[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16)02-0188-05 老舍的《四世同堂》在众多文学作品之中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地位。小说展现的市民阶层丰富,从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到生活在城市最下层的剃头匠、洋车夫、行商坐贾、卖艺人、娼妓、巡警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一应俱全,构成一个完整的、有鲜明特征的旧北平市民形象系列,体现了老舍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力和鲜明的生活感悟。《四世同堂》经过几十年的洗礼,版本非常丰富,其中既有早年老舍自己参与修订的版本和翻译,又有他去世后由出版社和其子女参与的再版。就老舍自身来说,最初创作的内外环境对《四世同堂》的后来命运有指向性的影响,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左右了他的情绪和决定,尤其是原始版本结尾的缺失,已经成为《四世同堂》版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老舍不幸成为中国“文革”时期的文化殉道者之后,人们对《四世同堂》的理解和再版又成为社会自省的证据。可见,对一部现代经典小说的版本梳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四世同堂》的诸多版本 《四世同堂》经过多次修订和再版,已存在的版本众多,但标志里程碑式演变的版本就只有如下几个:原始文字版本、美国节译本、1985年合订本、日文缩写本和50万字版本。 老舍《四世同堂》于1944年元月开始动笔,11月起在重庆报纸《扫荡报》上连载,预计创作100万字,分为3部分,共100段。第一部《惶惑》34.3万字,于1946年1月由良友公司在上海出版;第二部《偷生》30.7万字,写于1945年,发表在同年的重庆报纸《世界日报》上,仍由良友公司出版;第三部《饥荒》是老舍1947-1949年在美国创作完成的,于1950年5月-1951年1月在上海《小说》月刊上连载,但是缺少全文最后的13段,连载字数为13.8万字。虽然老舍的家人曾明确表示老舍确实完成了百万字,但是《四世同堂》的百万字原始文字版本事实上没有人真正见过。 五年之久的创作时间,如此辗转的创作经历,极其容易出现创作的“断裂”和“变异”,这为小说《四世同堂》版本的丰富性和变异性提供了基础。这个原始版本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除了基本的原始版本,还有以下几个有重要影响的版本。 美国节译本:老舍于1946年应邀去美国,在1948年春至夏,由老舍口述、美国人Ida Pruitt(中文名浦嫒·德)女士翻译完成,于1951年在美国纽约正式出版。由于这个版本是由老舍的原始手稿直接口述翻译的,因此结构完整,并包含国内版本中缺少的最后13段内容。但是老舍在口述时,把很多段落甚至是个别人物都省略了,因此字数减少了很多。美国纽约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出版时小说名为《The Yellow Storm》(《黄色风暴》)。由马小弥再翻译成中文,此译文连载于1982年的《十月》杂志上,全文只有50万字。 87段版本: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四世同堂》原文的前面87段,总篇幅87万字。 1985年合订本:1950年5月-1951年1月在上海《小说》月刊上连载时缺少的最后13段内容,由马小弥在1951年美国节译本中找回,再译回中文,在1983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以单行本《四世同堂补篇》的形式出版,1985年合订出版。所以,1985年合订本在内容结构上是完整的,但因为后13段是中文节译成英文,再译回中文,字数缩减了很多,合订本全文只有88.6万字,是现存最全的版本。 日文缩写本:1950年,日本中国研究所出版了《四世同堂》的日文缩写本,其中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的缩写,以及第三部的内容提纲。全文共67万字。这个版本在中国很少流行。 50万字版本:根据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80余万字的版本,经过大规模的删节处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1993年11月出版。这一版本重新分置了段落和标题,三大部分标题分别为《小羊圈》《偷生》和《事在人为》,内容段落分别为25段、25段和27段,全文共50万字。在200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精装再版。
《四世同堂》版本流变图谱 二、《四世同堂》原始版本结尾缺失之谜 从上图来看,《四世同堂》结尾13段的缺失对后来的几个版本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这个谜团是《四世同堂》版本演变的基础问题。原始文字版本为什么在刊载第三部分《饥荒》时缺失了后13个段落?老舍的《四世同堂》在2009年5月被第二次搬上荧屏之后,研究者对其文本的研究开始了又一波新浪潮,早年间悬而未决的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之前一直有种种猜测,老舍的妻子和儿子也曾经撰写文章《记〈四世同堂〉结尾的丢失和英文缩写本的复译》来说明解释,但终究都只是肯定了老舍的创作是完整的,完整手稿在十年内乱时尽毁,因此缺少后13段。但笔者认为,《四世同堂》在第87段戛然而止,这里不仅有十年内乱毁手稿的外界原因,还有老舍的主观选择倾向和所发表作品的刊物选择等原因。 老舍删节的主观原因。1946年,正在重庆写作的老舍接到美国国务院的讲学邀请,与曹禺共同前往美国。第三部分《饥荒》就是老舍在1947-1949年创作完成的,也就是说,老舍是在完全的美国背景下创作了富有浓郁中国老北京色彩的小说。但是,小说中除了丁约翰会稍微粘连一些“伪”西方政治文化的东西、富善先生始终作为解救和旁观者的角色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与美国相关的东西,这说明老舍的创作生活基本上是隔离于美国的。老舍既不必在乎美国社会怎样看待他的创作,也不必担心国内的政治气氛过于紧张压迫,不用在政党之间寻求某种平衡,所以,这一时期老舍的创作显得更加自由和随意。也正是因为创作环境的宽松,导致老舍的创作在国内显得不合时宜。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作品在上海《小说》月刊刊载的时候,他完全有理由因顾忌国内与海外政治气氛的区别以及时势的压力而在主观上有意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