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68(21316)01-0028-08 高等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关系到人类的长远进步、现实发展和文明承续,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培养人、探索未知和传承人类文明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可衡量的其他物质存在不同,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因为与“人”、“文明”和“未知”有关,因此很难用衡量其他物质存在通常用的具体数字表达,案例陈述往往成为人们描述和评价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但随着现代工具理性在社会各方面的运用和渗透,效率和数字亦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和描述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数字化的描述和评价方法客观上能够为人们提供更直接的考量高等教育及其价值体现的视角,但不可避免地,由工具理性自身带有的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的弊端,也体现在其可能导致将高等教育核心使命的描述零碎化、浅表化、庸俗化,对人们准确认识和评价高等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本文试图从一些具体的案例出发,阐释仅仅运用数字方式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所可能存在的不足。 一、案例呈现与分析 当前,国内用数字方式来分析和表达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很多,本研究选取目前较为普遍的就业与专业设置、学生评教与教学质量、量化指标考核与科研发展等三个方面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关注和分析。 (一)就业与专业设置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从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2014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7.5%,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2500万人以上[1],这也意味着每年会有数以百万计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因此,每到毕业季,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话题就会牵动社会各方面的注意力。为此,若干机构以不同形式发布了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数据和排名,也都会有不同的高校或专业成为舆论“讨伐”的中枪者。那么,这些数据排名是否科学合理呢?现以麦可思公司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年和2014年)为例分析说明。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年、2014年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的平均就业率分别为91.8%和92.6%;从专业角度看,两个年份中排名最高和最低的十个本科专业分别可见表1和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 第一,2013、2014年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的平均就业率为92%左右。这个数字是否属于国家、社会和高校可以接受的水平?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可知,自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一直实行计划分配制度,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都能够获得安排工作岗位(个别不服从分配的除外)。实行毕业生自主进入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后,没有人能够保证所有的高等学校毕业生都能够在短期内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这是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但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上大学—毕业—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毕业生家长和毕业生本人对毕业后的就业状态抱有较高期望;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和高等学校学生规模大,即使毕业生中出现小部分不能立即就业的群体时,其绝对数量也相当可观,因此易于激发社会多方面的反应;第三则是由于近年来的经济转型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难以一一对应,使得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颇有微词。可以说,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近年来的敏感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不到100%,这其中既有劳动力市场的因素,也有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6年的毕业生调查显示,学士和硕士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比例为85%;劳工部委托人口调查局在2007年的调查中发现,在24岁及以下青年中,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就业率最高,男性为88.1%,女性为90%,具有副学士学位和接受一定高等教育的青年的就业率居次,男性为85.4%,女性为75.1%。[2]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发布的《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2011年英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全职工作的比例也只有73.4%。[3]如果仅从就业率的数据上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水平明显高出美、英两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很高?我们是否可以对此表示满意?或者我们对此还有其他要求和期望? 第二,表1和表2显示的2013年和2014年高校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的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差距分别是13和12.3个百分点。在平均就业率达到92%,左右的水平上,最高和最低之间10%的差距,其实质性内涵应如何解释?特别是在2013和2014年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排名榜单中,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重合率都不高(50%),两年都列入最高前10位的专业有建筑学、安全工程、护理学、工程管理和矿物加工工程等5个专业;都列入最低名单的专业有法学、生物技术、音乐表演和应用物理学等4个专业。另外,教育部于2014年也公布了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4],这15个专业与前面的两年的最低专业名单重合率也不高,在三个名单中都出现的专业只有1个(音乐表演),出现两次的专业有3个(生物科学、动画和表演)。依此来分析,我国高等学校设置的专业中,是否真正存在就业率低的专业?教育部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有要求,即需要“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5],在巨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下,要对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设置预警制度。如果用明确数字表达出来的就业率排名结果不一致,甚至差别明显,这样的统计或排名结果是否可信?高校是否可据此调整和设置专业?这里同样有2011年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作对比,该报告显示,80.5%的英国高校学生毕业生从事的是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66.3%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教育体现了其自身的价值。[6]我国高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数字可否用来判断学生的就业去向,或者是否能够体现高等学校的教育价值?显然目前的数字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