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当各国媒体都在追念柏林围墙倒塌二十年之际,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则表示:与1989年相较,“而1979,这个‘奇迹之年’才是历史真正的转折点。”①因为这年的世界局势有了重大变化: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长达十年的战争;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复兴自由市场经济政策;伊朗推翻王室统治,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在中国大陆则有邓小平访美,之后将经济带向新的发展道路,在政治翻转之后,经济社会随之翻转,因此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受访时也表示:“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② 而为1979年中国转轨做前导的,是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此会议为改革开放路线提供立论根基,中共自此告别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时代,致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目标,大陆社会遂由封闭转向开放,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79年,中国确立改革开放路线后的第一年,发生许多深具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的事件,包括与美国建交、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平反冤假错案、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批准知青回城、创立沿海经济特区、召开第四次文代会等,这些虽多引来不同领域的分歧意见,但确实带起1980年代的新局。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1979年同样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因为198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迅速发展和丰富多彩,都与这年的变化息息相关,正如程光炜所说:“研究80年代文学史问题,我以为1979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年头。很多文学史线索,都可以从这里抽出来,而纷纭复杂的现象,也都可以向这一年集中。”③ 在新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环境下,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迥异于以工农兵文学为基调的前三十年,而1979年,因新政策、新媒体、新活动、新人新作等的开展,不啻为大陆文学由封闭单音走向1980年代开放复调的关键一年。但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文学年鉴编纂之初,并未关注到此具关键意义的一年④,直至近年,针对1979年文学和历史的相关研究,才较多见。例如:2004年起,萧冬连写有四篇关于1979年的“大转折纪事”,其中第三篇以“1979年文艺复苏与文艺界风波”为题,着眼文艺政策和论争⑤;2008年,程光炜发表“重返80年代”的研究成果,《“四次文代会”与1979年的多重接受》⑥呈现主流文学史论述之外的观察视角;2012年,程光炜主持的“八十年代文学的思想和学术问题”栏目,刊有李云《对“当代文学”的不同理解——1979年前后文艺界的分歧》⑦,论及当时文艺界对“十七年文艺”评价的歧异;2012至2013年,王岩森着眼于1979年的杂文,进行作品和文论的编整,撰有《拨乱反正:1979年中国杂文编年(上下)》⑧。2010年,王灵丽和柳茂森合著专著《1979:中国故事》⑨,选取1979年二十个重要事件,描述事件始末和影响,突显1979年的转轨意义。 本文为能较清楚探知1979年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将在编年史⑩脉络下,重新梳理省视1979年的文艺政策、创作环境和文学现象等,进而析论当年促使文学跳脱框架走向繁荣的历程——重整步伐的拨乱反正、摸索前行的开放立新和指标意义的官方定调。 一 重整步伐的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拨乱反正的工作已开始缓步进行,但文艺界明显感受到文坛气氛的变化,是从1979年初开始,包括胡耀邦出席文联迎新茶话会、《文艺报》讨论和刊发周恩来文艺工作讲话、平反文化部的大错案等。5月初,中共中央批准撤除文革《纪要》,是文艺界拨乱反正工作的核心。同月,陆续出版周恩来《关于文艺工作的三次讲话》、平反右派作家作品集《重放的鲜花》等,老中青三代作家也在正名、辩诬、回城后,重整步伐返回文坛,加入新时期文学的创作队伍。 1.去除“黑线”与撤销《纪要》 “文艺黑线”的说法,出自文革时期《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文中指出1949年以来的文艺一直被与毛泽东思想对立的“黑线”专政,此“黑线”为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文艺思想和30年代文艺的结合。此“极左”政策的执行,使“文革”时期的文学受到严苛限制,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文革”后,1977年底,《人民日报》编辑部邀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会,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1978年初,刊发文化部批判组的批判文章《一场捍卫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伟大胜利——批判“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11),5月,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进一步加以批判,并宣布文联、作协等文艺协会恢复运作,《文艺报》立即复刊。(12) 1979年1月2日,中宣部部长胡耀邦出席文联迎新茶话会,会中文化部部长黄镇宣布:“文化部和文学艺术界在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工作中,虽然在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过程中,犯过这样和那样的‘左’的和右的错误,但根本不存在‘文艺黑线专政’,也没有形成一条什么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林彪、‘四人帮’强加的诬陷不实之词,应该彻底推倒,还历史的本来面目。”(13)接着胡耀邦表示,林彪和“四人帮”将文艺界办成“管教所”,有诸多的清规戒律,今后要将宣传部改造为“服务站”。黄镇否定“文艺黑线”的存在,指“文艺黑线专政”为诬陷,胡耀邦示意改造中宣部的定位,皆已透露政治气氛由收转放的讯息。 2月底,中共中宣部具体落实文联迎新茶话会的谈话,批准为文化部的大错案平反,此案导因于1963年毛泽东的“两个批示”,批评文化部若不认真改正,就改名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此次平反的决定,肯定文化部十七年时期的成绩,重申不存在“文艺黑线”和“黑线代表人物”的问题,因此凡受此错案牵连打击者,一律彻底平反。5月3日,中共中央进一步批准撤销《纪要》,并指示因《纪要》被误判处理的人员和作品,实事求是地予以平反,宣传执行过《纪要》的组织和个人,也不追究政治责任。“文革”后文艺界的“拨乱”工作,由否定“文艺黑线”到实际撤除《纪要》,拔除“极左”文艺理论对文坛的影响,文艺创作的空间逐渐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