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6)01-0019-11 一、西方世界和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家” 西方人一直以矛盾的心理看待“家”(Heim,Heimat,Herd,Haus;home,house)。一方面,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基督教那里接受了要超越家庭甚至破除家庭以进入普遍、永恒和神圣境界的冲动,如基督所说:“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新约·马太福音》,10:35-38);另一方面,作为我们这种人类——现代智人——的成员,西方人又无法真正从家和家人关系之外找到领会生命终极意义的线索,于是古希腊人心中的世界和人生,就要由众神的家庭即亲子、兄妹关系而创造和维持,而《旧约》中全知的耶和华神还是要通过亲子关系才能测试出亚伯拉罕的信仰,《新约》的耶稣基督则一定要作为神的儿子来道成肉身。 这是一种根本性的纠结。因此,耶和华一方面无法不用亲子关系来测试他选择的亚伯拉罕,另一方面则要将这测试做成对亲子关系的消灭,也就是命亚伯拉罕杀掉他的独子以撒来献祭,以证明他是信神的;而作为圣父之独子的耶稣则要将人间的亲子和家庭关系变为某种意义上的“仇敌”关系。从古希腊起头的西方哲学想摆脱古希腊神话中混乱的或乱伦的家庭关系乃至它们在人间的悲剧体现,力求通过“本原”、“存在”、“理式”、“实体”的超越性滤掉那些性别特征和家庭繁衍的不确定,以思想上无性繁殖的方式来达到永恒。于是,西方哲学在两千多年中似乎摆脱了家的纠缠,希望在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哲学中找到不生不灭的东西,但也只是造就出了一个让笛卡儿、康德等人慨叹的观念间的战场,众说纷纭而莫衷一是。到了二十世纪,在现象学要“朝向事情本身”、“进入生活本身”的思想冲动中,在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这里,出现了或再现了“家”。海德格尔已经意识到:家的思想地位并不比存在本身低。 人们观察到,海德格尔的个人性格和他的哲学中有一种“系家性”(Heimatverbundenheit)②或“念家性”(Heimverlangen)(GA 16,10)③,并持续终生。从他晚年写的《田野路》、《钟楼的秘密》和三十年代写的《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等小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其挚爱家园——故乡、家乡山野、乡人——的人,将自己的思想工作看作与耕田、牧羊、修房的农人工作是一类的,而完全不同于城里人和媒体把事情搅乱和弄肤浅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这种系家性直达他思想的核心,不深入了解它,我们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解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维度,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阐发和评论还很少很弱。希望此文有助于改变此局面。 二、海德格尔对“家”的负面看法 由于海德格尔也是西方人,而且首先是一名在天主教家庭和社团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思想者,他在其思想“转向”(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之前,对“家”的看法基本上是负面的,起码从表面上看是如此。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通过分析“恐惧”(Angst)而触到“家”问题。恐惧是人类缘在(Dasein)具有的一种原发的处身情境(Befindlichkeit),我们在其中感到“无家”或“阴森怪异”(unheimlich或uncanny)。海德格尔就将其延伸为“不在家的存在状态”(das Nicht-zuhause-sein)(SZ,188-189)④。这种阴森怪异感提示人,他在日常公众的“大家伙儿”(das Man)那里得到的“在家”或“在家中存在”(Zuhause-sein)的感觉,实际上是幻觉或一种丧失真态自身的症状。揭除在家存在的遮蔽,摆脱大家伙儿的平均化裹挟,个体化的缘在才可能进入朝向自身死亡、倾听良知呼唤和做出先行决断的真态生存,也就是进入存在与时间的真理光明之中。因此,在此书中,与他人“共存在”(Mitsein)的“家”或“在家”是一个否定性的词。尽管不真态(uneigentlich)的生存与真态的生存之间有存在论的关联,不等于分析哲学中的假与真的真值关系,尽管海德格尔也极简略地说到真态的团体生存形态或共存在形态,但说到底,只有通过不在家的存在状态或这种状态参与造就的被个体化的缘在存在(SZ,265-266),理解人类本性和存在真意的视野才会被打开。 二十年代末开始,这种情况有了改变,但《存在与时间》中的这种看法仍然存在于他的后期作品中,从未被放弃,只是不再是唯一的或主导的了。 《形而上学导论》和《荷尔德林的赞歌〈伊斯特尔〉》通过审视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的剧作《安提格涅》的第一首合唱歌词,提出了人类无家状态的问题。海德格尔将此歌曲的开头翻译为: Vielf
ltig das Unheimliche,nichts doch über den Menschen hinaus Unheimlicheres ragend sich regt.(EM,112; GA 53,71)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