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16)01~0005~1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马佳妮博士为撰写本文做了基础性工作,谨致谢忱! 大学追求卓越需要卓越领导。没有卓越的领导,大学追求卓越是很难想象的。卓越领导涉及大学的领导体制和大学的治理结构,也涉及特定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下的领导团队和领导者个体。前者是领导的外部行动条件,后者是领导的内部行动特质。领导体制和治理结构受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体制的约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领导行为受团队和个体特征影响,具有较大的能动性和弹性。在外部结构性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人是最为能动的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按照德鲁克的界定,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的主要任务是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寻找可能性,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握未来方向,动员各类资源,既在已有的轨道上领跑,又能再辟蹊径,主导潮流,使机构不断改进,持续变革。鉴于环境迅速变化,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对未知的预判和界定,成为领导力水平的重要判据。认识分歧解决、沟通方式设计、角色权力行为、微观政治互动、领导变革路线等,构成组织领导力的观察面项。下面通过弗吉尼亚大学校长辞职风波对卓越领导问题作一具体分析。 一、引子:大学校长“被辞职”风波 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于1819年。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为大学的创始人。杰弗逊的建校理想是“推进新探索,发现新知识,保持态度和观点能够与时俱进”。弗吉尼亚大学目前是美国最优秀的公立大学之一,和中国大学有一定历史渊源。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圆形建筑风格和弗吉尼亚大学类似。在过去五十多年里,弗吉尼亚大学共经历了五任校长的领导,各自在任期内领导了大学的变革。香浓(Shannon,1959~1974)长校15年,确立了弗吉尼亚大学的学术地位,聘用了学术导向的教师。海尔福特(Hereford,1974~1985)长校11年,重视校友的角色,成功地从私人那里筹集到经费。欧尼尔(O’Neil,1985~1990)长校5年,展现了多样化劳动力和学生群体的价值。卡斯汀(Casteen,1990~2010)长校20年,使大学向外拓展,通过私人渠道筹集经费弥补公共经费不断下降的资金缺口①。沙利文(Sullivan,2010~ )金融危机后主政弗吉尼亚大学,其时弗吉尼亚州公共经费已经持续二十多年紧缩,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沙利文曾任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总教务长,是一位优秀的社会学教授。就任弗吉尼亚大学校长不久,即主持制定基石计划(Cornerstone Plan),力推国际化战略,看好中国市场,在上海成立中国中心。2012年,她还亲自率领考察团访问中国,拓展和中国大学的合作渠道。从中国回到美国不久,她在校董会主席副主席的小范围见面会上通知“被辞职”,随后校董会主席将消息向弗吉尼亚大学社区发布②。 沙利文是弗吉尼亚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学术成果颇丰,在教授和学生中口碑甚好。她突然“被辞职”,无论对弗吉尼亚大学社区而言,还是对美国甚至世界高等教育界而言,都是爆炸性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校长“被辞退”的决定在学生、教职工、校友、捐赠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利益相关者们史无前例的反对。校园内几乎每天都有各种规模的师生抗议活动。教师评议会(Faculty Senate)也迅速对该事件作出回应,高度肯定沙利文的工作,对校董会投出不信任票,要求校董会主要成员辞职,要求让沙利文复职。教师评议会和学生还组织了全校师生、校友的静坐以支持校长。教授群体多数表达“震惊和失望”,部分星级教授辞职以示不满;10个学院的院长及招生办公室主任联名上书校董会,要求考虑恢复沙利文的职务;学生、教授和校友还在Facebook和Twitter网上设立了“为沙利文校长请愿”“改组弗吉尼亚大学校董会”群,利用社交媒介第一时间发布校内外动态的详细文字和视频报道,实时发布有关信息。校内抗议活动逐步产生更大更广泛的影响。鉴于事件不断发酵,弗吉尼亚州州长罗伯特·麦克唐纳(Robert F.MacDonnell)于6月22日(星期四)致信校董会,提出四点原则③,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下周二必须作出决定,否则,周三即要求校董会集体辞职。2012年6月26日,即校董会要求沙利文辞职16天后,多格斯率先投票“毫不含糊地同意”(unequivocal yes)沙利文复职,其后校董会所有成员全票通过恢复沙利文的职务(Reinstated in Unanimous Vote)。沙利文因此继续留任。特别会议全程对公众开放,并在网络上直播。2012年8月20日,沙利文重修与董事会的关系(Aims to“Reset”Relations With Board)④。至此校董会和校长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风波渐息。反思这起事件,重审大学治理结构,观察大学领导,检讨大学追求卓越的动力形式和解决方案,由此延伸的关于大学领导的议题意味深长,深值玩味。从美国高等教育史看,一般大学校长任期都比较长,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发展早期,不乏长校30~40年之久的例子。进入21世纪,大学校长的辞职和被辞职事件时有发生。种族、性别、领导风格、刑事案件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校长辞职的导火索。九年前哈佛大学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2001~2006)是一个典型,近期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长葛兰姆·斯班尼尔(Graham Spanier,1995~2011)辞职是又一个典型。前者因为教师投不信任票辞职,后者因为学校橄榄球助理教练男童性虐待丑闻被迫辞职。无论是谁,终究可以找到辞职或被迫辞职的原因。但是,沙利文之被辞职,发生在上任后仅仅两年,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