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如今越来越成为学界共同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以“本土化”为出发点梳理文化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文化研究本土化意识的觉醒,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为背景的:一方面,我们的文化研究不得不借用西方的思想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要避免简单依附于西方理论,同时又要警惕不能陷入狭隘的民族排外观念。因此,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是要求在借鉴西方文化理论的同时不断进行反思和评判,逐步构建本土文化研究的理论品格。可以说,当代文化研究本土化的核心恰恰在于追求多元化,拒绝单一化,在于充分认识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和复杂性,结合本土经验、当代语境以及西方理论资源对本土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和阐释,建设具有本土特性的文化研究理论。 关于文化研究何时进入中国,有学者认为应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标志性事件则是1995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国际研讨会,这是国内文论界较早的一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①但也有别的学者指出,西方文化研究成果的第一次亮相应该是1986年美国学者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在中国的翻译出版。②还有学者认为,学界真正开始关注文化研究,是1994年《读书》杂志分别在第七、八期刊发了美籍学者李欧梵的《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与区域研究》,这两篇访谈文章对文化研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初步介绍。从1999年开始,李陀、罗钢、刘象愚、陶东风等人才逐渐开始出版大量的文化研究丛书和杂志。③这是文化研究进入中国的大致进程。但本文认为,翻译、介绍尽管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还构不成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推进应该与重要的文化论争现象有关,同时又和社会的整体进程共同起步。因此,文化研究本土化进程的两个关键点:一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另一个则是21世纪初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这两场文化论争对我国人文学界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也使得文化研究真正在中国逐渐扎根。从表面看,这两个文化现象似乎毫无联系,而且人文精神论争的焦点并不是文化研究的学科问题,那么说这场争论促进了文化研究的本土化似乎无从谈起。但如果仔细分析,人文精神大讨论既表达了市场经济转型期知识分子们对社会终极价值缺失的担忧,同时也表露出对大众文化的排斥性批判。这种态度延续到后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中,关于文艺学是否要越界扩容,其背后的争论点之一则是文学研究是否要把大众文化中的消费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这两场论争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简单排斥到逐渐接受的过程。但是,这与文化研究的本土化有什么具体联系?其论争的历史语境是什么?不同观点和立场交锋对文化研究的本土化进程产生什么样的促动性作用?这些问题将成为本文接下来阐述的重点。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30多年是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转型期,在历史大转型期,知识分子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立场站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社会转型必然带来新的结构性变异,由此原先旧有的社会分工、专业界限、学术定位、知识结构要么面临解体,要么亟待更新。因此,每一个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一开始大致上总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一方坚守于传统的精神形态,拒绝妥协于不断变化的现实;另一方则欣喜地迎接新的形态出现,积极参与到整体性的社会变革中。这一不同立场正是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根源。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知识分子们的角色经历了从社会变革的启蒙者到边缘者的转变。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中,知识分子在反思批判“文革”、大力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上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现代化的推进,市场经济逐渐兴起,知识分子精英们的价值理想、终极关怀被淹没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人们很少再关心价值理想,而是追求如何获取更多的财富、过更好的生活。因此,市场经济中浮现的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负面倾向使得知识分子们变得前所未有地惶惑,无法在突然而至的世俗化社会里找到自身的定位。正是这一历史语境使得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完成了第一次具有影响力的移植。 第一,人文精神的理想激情对大众文化采取了排斥性批判立场。人文精神大讨论源于1993年6月发表于《上海文学》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这篇文章指出了商业社会文学被逐渐边缘化的处境,更重点批评了王朔的痞子文学、张艺谋电影的商业化以及先锋文学重叙述形式而忽视思想内容的倾向,并将之归结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风气导致的公众整体道德的滑坡以及人文精神的危机,由此引发了巨大的反响。随后,《读书》《东方》《十月》《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相继发文。特别是《读书》杂志针对人文精神的缺失,以“人文精神寻思录”为标题连续刊发了多组不同学者的对话讨论文章。可以说,这是80年代以来西方大量理论涌入之后人文学者首次自发性的讨论。④必须指出的是,在《上海文学》以及《读书》上的多组讨论是以会议座谈形式进行的,具有浓厚的公共讨论色彩,虽然每个人的具体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共同表达了对市场化推进之后人文价值缺失的普遍失落感,并将世俗化视为知识分子的对立面。大众文化在他们看来等同于一种平庸的生活趣味、精神的粗鄙以及对感官欲望的追求。因此,人文精神大讨论一方面是对终极价值关怀的强调,另一方面则是对大众文化的质疑和警惕以及对文艺市场化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