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4X(2016)01-0033-23 [DOI]10.14093/j.cnki.cn10-1132/d.2016.01.003 双边和多边国际共识的形成,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无论从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最终成果,即相应的双边联合声明,还是在争端和问题解决中,行为体间经过协商、讨价还价以及内部交易等途径,最后形成并发表外在的共识,均表明对于共识的追求、落实和巩固,已经成为国家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实践目标。同时,共识的形成是促进双边关系发展、问题解决以及国际多边合作等的重要前提和潜在假定之一。比如,2014年11月,在中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日领导人经过气氛不太友好的会谈,共同发布了中日四点原则共识,形成双方对于中日关系和争端的共同态度。①这表明,弥合分歧、形成共识,对于促进中日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是促进合作、减少冲突的一个重要外交策略。从这种实践观来看,共识具有重要的正面国际战略效应,即能够促进合作和减少冲突的可能。 从理论层面上看,国际合作理论一般都着重讨论合作的起源和形成,进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比如利益的一致性、信任的形成、身份的认同以及制度的存在等)对于合作形成的重要因果意义。在这种理论逻辑下,一个潜在的假定就是,无论是对于利益一致的共识,还是对于身份和地位的共识以及其他情感上的认同,都是合作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此,已有诸多的国际合作理论和实践案例分析研究,包括国际制度的研究等。②但是,如果对此传统智慧进行深入思考的话,可以提出更具有反直觉的问题:共识是否可以区分为真实共识和虚假共识的基本类型?在缺乏(真实)共识的情况下国际合作是否也能形成?虚假共识或部分共识在什么条件下能促进合作,而在什么条件下会引发国际冲突?对此问题的回答,构成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讨论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问题。国际战略互动包括国际合作和国际冲突两种基本类型,基于此,我们将国际战略中的共识心理学议题区分为两个问题领域,即国际合作和冲突中共识的战略效应分析。首先,讨论国际共识的基本概念及其类型,揭示国际共识的战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议题,继而分析共识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在评析共识对于合作的促进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虚假共识是如何促进国际合作的。其次,分析虚假共识或部分共识在一些情境和条件下也能引发国家间的危机,尤其是涉及争端领域,从而引发相应的国际冲突。由此,我们将进一步总结虚假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提出共识的战略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在本文的结论中,指出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对于当前中国解决相关的国际争端(如南海争端、钓鱼岛问题等)具有理论价值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一 “共识”的概念及其战略心理学理论 传统上,国际关系研究认为共识即行为体间的共同认识,并将“共识”作为一个既定的概念加以使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共识是一个常见但未得到充分讨论的核心概念。鉴于此,我们首先从概念层次分析基于主体间认知角度的共识内涵,从而进一步揭示共识的类型,为后文讨论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提供一个逻辑基础。 (一)国际共识的概念及层次 共识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外交实践中一个普遍使用的概念,这个概念一般都是基于一种潜在的假定,即共识表示行为体之间的共同认识,但少有对共识的概念内涵进行详细的讨论。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在于强调共有知识和观念的作用,对共有知识、集体知识等相关概念有过详细辨析,为我们对“共识”进行简单的概念分析提供了指导。根据上文的简要传统界定,“共识”是指行为体之间的共有知识或共同认知,就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共同知识涉及行为体相互之间关于对方理性程度、战略、偏好以及外部世界状态的认知”。③但是,仅仅是行为体均持有某种认识,或认定某项命题、事实等为真也不能构成共识。共识还必须涉及一项重要的主体间认识和相互理解的问题,只有当行为体认识到并确认对方的认识也是真实的时候,才能真正形成共识。④如果我们观察到行为体均自我认识到相应的命题为真,但行为体间并不认为对方的认识是真实的和正确的,这就构成了虚假共识类型之一(见表1)。这种虚假共识可能是有意的,即一方或多方行为体认识到或认为对方的认识并非真实;也可能是无意的,即行为体并没有认识到对方的认识虚假性。我们依据国家间共识的核心维度对共识的类型进行区分,一种维度分类标准为共识的内容是利益还是身份,另一种标准为共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第一,利益一致性共识。国际合作的实现基于利益的解释,主要是行为体间利益的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可以促使行为体间对于利益一致性产生共识,从而形成对于合作能够共同促进双方的利益回报的预期。⑤利益成为合作的基础,也是合作的重要目标。比如,在经济外交中,发展经贸合作能够促进各自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双方政治关系的发展。利益成为合作的根本动力。当然,合作既可以建立在利益的完全一致性基础之上,也可以建立在部分一致性之上。因为很难达到利益完全一致,更多的情况是,在可以达成部分利益一致性的共同预期的情况下,合作就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能。什么样的因素影响利益一致性,这就成为重要的问题,比如国内利益联盟、双层次博弈和知觉等均是重要的解释变量。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