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举,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受限于现代化军事人才之不足,军队急需一批具备一定文化程度或技术能力的青年。为此,从1950年底到1951年7月,中共连续三次动员青年报考军队院校,在全国发起参军参干运动。运动的初衷是解决各军事院校的招生问题,主要面向大、中学校的学生,工人参与者则较少,因而一定意义上可被视为青年学生的携笔从戎行为。参军参干运动为军队储备了一支人才队伍,既推动了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更对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影响。 学界对这一运动尚缺乏专题分析,只在抗美援朝运动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相关研究中略有涉及。现有研究成果有两个倾向:第一,将该运动归入抗美援朝运动之中,而没有看到其独立之处。例如,有学者将其视为抗美援朝运动中参军、支前的一部分;有学者虽然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年参军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分析青年报名参军的多种动机。第二,对该运动在军队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意义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例如,有学者详细总结了抗美援朝期间军队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但未深入分析参军的知识青年对军队建设的贡献。① 以学生为主的青年人报考军队院校的问题值得深入分析。它既受抗美援朝背景下保家卫国的国家意识激励,特别是受到当时爱国主义热潮的推动;也受新中国初建之时青年个人理想因素的影响,折射出青年人在携笔从戎问题上的复杂心态。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市此项工作成绩显著,仅1950年就有3507名青年学生和工人被军校录取②。本文依据中共中央及北京市两级文献、《人民日报》相关新闻报道、北京市档案馆资料,从微观角度构建参军参干运动的历史图景。 一、双重背景: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抗美援朝运动 20世纪50年代初,青年人报名参加军队院校,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军队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军校招生工作的紧迫性,是催生此次运动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在抗美援朝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运动又受益于全国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努力探索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的途径,以建设强大国防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强现代化的陆军,并建设空军和海军,以巩固国防。”③虽然“现代化”的标准在当时尚未被界定,但有知识、懂技术无疑是现代军事人才的基本素质。当时解放军在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东南沿海的岛屿争夺时,“部队缺乏基本的潮汐气象知识,给作战造成极大的危险”④,从一个侧面暴露出解放军现代化军事人才的严重不足。为此,建立军校、培养军事人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50年7月20日,周恩来主持军委会议,提出“改造战争年代创办的学校,要新建一大批适合现代战争需要的各类正规院校”⑤。1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召开,批转《关于军事学校建设与军队训练问题》的报告,决定建立一批军校。 为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在战争年代建立的各类军政大学、干部学校、军政大学分校的基础上,各类新式军事院校相继成立。1951年1月,全军第一所综合性高级军事学府——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中央军委要求其“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而奋斗”;朱德也为其题词:“为建设现代化的、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⑥。这表达出中共在军队建设方面的新思路。到当年7月,“共办有各级步兵学校24所,其中,高级步兵学校5所,步兵学校19所”;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化学兵等专业学校相继建立;海军方面,早在1949年8月便成立了大连海校,新中国成立之初,南京海校,快艇学校,海岸炮兵学校,第一、第二航空学校先后成立;空军建立了7所航校。⑦军校建立后,自然带来了一个从何处招收学员的问题。 吸收地方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年参军,以提高部队人员素质,中共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自建军以来,中共一直重视提高部队人员的文化水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军政大学、解放战争时期各地的革命大学,均是中共在军队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探索。随着军事斗争水平的提升,中共对军队人员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为此,1939年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等文件,要求军队人员充分认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大量吸收他们。1949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尽量收录知识青年入我所办学校的指示》,要求华北局和北平、天津两地积极吸收知识青年进入华北大学、人民革命大学等学校学习。这均为参军参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历史参照。 号召青年从军,尤其是动员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年参军,既是上述历史经验使然,更符合新兵种建设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初,海军、空军、装甲兵、炮兵、防空部队、工程兵等新的兵种、军种相继建立,他们对知识青年的需求量较大。例如,1950年8月,海军召开第一次建军会议,在制定其建军路线时,决定大量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同时,鉴于解放军官兵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中央军委曾于同月下发《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但此举不能迅速填补军队人才缺口。12月,中央军委军事训练部部长萧克就化学兵学校生源问题请示中央,建议吸收地方青年知识分子入校⑧。毛泽东、周恩来同意这一提议,认为从地方招收有知识、懂技术的青年学生和工人,是快速完成军校招生和推动新兵种建设的可行方式。 正当我国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起步之时,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适时激发了青年参军报国的热情。但在抗美援朝运动前期,中共并未把动员群众参军作为硬性要求,也没有动员青年学生和工人参军。1950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北京市委关于抗美援朝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北京市委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不应强调动员群众参军,尤其不应勉强群众参军。”⑨为此,新闻总署、新华社也要求各地媒体对“各地人民要求参加志愿部队,或到朝鲜战地参战”等情况,“除接近朝鲜的东北地区以外,其他各地目前不必多所报道”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