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5)11-0117-07 一、创业倾向影响因素分析及假设提出 Phillip H.Phan(2002)和Franke(2003)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倾向是指大学生自主选择创业的可能性[1][2]。本文认为:创业倾向首先提示了潜在创业者未来创业的可能性,是驱动未来创业实践活动的个体心理趋向,体现为心理意愿和创业可能;其次,创业倾向还表现为创业能动性,即在创业心理倾向驱动下拟采取的创业行动准备,如打算或正在拟定创业计划、想要接收创业教育、拟开展市场调研等。本文拟从以上两方面对大学创业倾向进行研究,并设创业倾向为因变量M1。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罗森尔塔期望效应理论以及社会交换理论等对动机与行为取向的关系分析,个体行为趋向取决于行为动机和成就需求,大学生成就动机理论会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生成存在显著影响,据此,设置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个人成就动机为自变量Z1、社会成就动机为自变量Z2。 Schumpeter(1934)认为创业无论其本质还是手段其实就是创新,创业是新的产品、工艺、组织及其市场的某种组合[3];Shame(1974)从过程论角度提出创业是全新的单位或公司建立,或者是全新的某种产品以及某种服务供给市场的动态过程[4]。Woodman和Schoenfeldt(1990)认为创造力是个体较为恒定的一种特质[5]。据此本研究设置创新个性特征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自变量Z3。 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启动,2002年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成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高校,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各种创业平台,创业教育进入高潮,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提高。陶书中(2008)提出创业是大学生为追求独立,将通过创业教育获取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运用到创设某种企业的过程[6]。据此分析,本文将大学生接收创业教育与实践设置为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自变量Z4。 高建伟(2007)认为创业是学生在社会政策与形势影响下,基于其知识与能力,充分运用政策资源以及其他相关要素,创造新的产品以及服务的过程[7]。国家、地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以及创业文化环境对大学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行动提供了条件支持,因此国家与地区政策与文化激励对大学生创业有促进作用,设置国家及地区政策与文化激励为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自变量Z5。 高校除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还制订种种鼓励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如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平台等,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陈震红(2006)提出创业是对环境政策与潜在机会的把握,是运用某种组织形式,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活动[8]。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对其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学校政策及创业激励影响着大学生创业倾向,在此将学校政策与激励设为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自变量Z6。 同学、朋友、父母、亲戚的鼓励与帮助是大学生能直接感知到的社会支持。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理论受到心理学界关注,Cassel和Cobb(1976)将社会支持作为专业概念在精神病学文献中首次提出,此后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讨。Sarason等(1991)提出,社会支持是获得社会帮助的期望在头脑中的主观反映,他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或能感知到的,可与他人交流并在需要时能够得到的帮助[9]。基于以上分析,父母、亲戚、同学、朋友的鼓励带来的群体效应,即大学生感受到的积极社会支持是大学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将社会支持与鼓励设为自变量Z7。 大学生由于长期在高校生活、学习,社会认识、社会经验往往缺乏,一些学者研究了社会经验对创业的影响,认为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社会经验而存在创业畏难情绪。Stuart和Abetti(1990)发现如果大学生社会经历较为丰富或者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那么其参与创业的表现会更加积极、主动;另一方面,社会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社会认知、社会成熟、社会经验积累,这种综合性的社会认知、社会经验和社会素质,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会成熟度。社会经验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成熟度是学生创业倾向性生成的因素之一,本文将社会经验与成熟度设为自变量Z8。 综上所述,本文梳理了大学生创业倾向生成的一些影响因素:个人成就动机Z1、社会成就动机Z2、创新个性特征Z3、创业教育与实践Z4、地区文化与政策Z5、学校政策与激励Z6、社会支持与鼓励Z7、社会经验与成熟度Z8,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倾向M1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 本文拟进一步关注:第一,理论分析的影响创业倾向M1生成的各因素在实证研究中能否得到验证。第二,因素间生成演化机制在创业倾向生成过程中如何表现。既有研究往往只关注创业倾向单因素影响,因素间生成机制研究却鲜有关注。本文提出相关实证模型(见图1),并拟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观察以下假设能否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