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顿乃画家出身,美术系毕业,却迷上文学,改行做了作家,能做出这种决定是不容易的,也足以说明他具备那种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他的作品《生活无罪》、《我们像葵花》、《湖南骡子》等为他赢得了广泛声誉,他本人也像一头湖南骡子,背负重载,坚忍不拔,一声不吭地行进在创作的崎岖山路上。我们可以把作家分高调和低调两种,前者是活跃的,时常发表言论,也容易在各种场合见到;后者则不然,动辄销声匿迹数年,不知去向,可是有一天突然发表一部沉甸甸的新作,被四处传说,你才知道他还在写东西。何顿自然属于后者。我了解何顿要写一本关于湖南抗战的长篇小说,那是几年前的事,记得当时听了便很赞赏,觉得是个很有意义的计划,现在,他终于重现文坛,带来了一部不同凡响的《来生再见》。①正像预想的那样,这部书很有分量,其价值并不止在文学上,也关系到现代史的重述。何顿生于、长于长沙,在那片土地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发生过最激烈的民族战争。写这部书,回顾和记载那个关系民族危亡的时刻,可视为他代表湖南和长沙作家在尽一份历史的责任。他命定承担这份责任,不仅由于他最熟悉湖南和长沙,更由于他对历史的正义怀有深深的敬意。庆幸的是,他能在还不算太晚的时候启动写作计划,采访那些活下来的当事人,使这部著作建筑在较坚实的基础上。 一、民族气节的雄浑颂歌 这是一个令人宽慰的年代。2014年,全国人大再次确定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全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一些原因,过去我们对正面战场的功勋宣扬不够,近年来这个局面大为改观。《来生再见》在这个时刻出版,也算恰逢其时。这部作品主要记述了一个抗战老兵的经历,但作者努力通过个人视角写出了当年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等战役的宏伟场面,很大程度上展现了这些战役的原貌,现场感强烈,表现出何顿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其中许多情节是真实并惨烈的。如日军进攻一座村庄的一座祠堂,久攻不下,死亡三百多官兵,打出一百多发炮弹,直至将祠堂炸成瓦砾堆。进去搜寻,才知里面只有国军125师一个排三十几人守卫,已全部阵亡。这个排的官兵在历史瞬间展现的民族气节,不能不令日本人也感到震惊和尊敬。这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例,三十几位官兵的姓名也许没有留下来,但是今天有一部书郑重地提到他们,深切纪念这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做出牺牲的英灵,是民族之幸。书中也记述,当年蒋介石命令57师死守常德3天等待增援,结果这个师坚守了19天;蒋介石命令第十军在衡阳死守7天等待增援,最终这个军坚守了47天。这里面虽然暴露了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不团结,但同时也无法抹杀守卫部队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当年没有这些部队的抵抗,中国是否会沦陷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说《来生再见》中的战争描写与过去许多抗战题材作品有什么不同,重要的不同是它在写大规模的阵地战,对一片地区、一座城池、一所村庄、一个祠堂的坚守,用血肉筑成长城的坚守。考虑到当年中日双方武器装备的悬殊差距以及中国军队内部的重重矛盾,就可理解进行这些每寸土地之间的争夺的战役是何等艰苦卓绝。事实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引起了盟国,特别是英、美的广泛关注,罗斯福很快发来贺电,并宣布再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贷款,其后还邀请宋美龄到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常德会战最激烈的时段,正值中美英首脑开罗会议期间,由于守卫常德的57师几乎以全军覆灭的代价换取了最后的胜利,致使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会议席上频频向中国陆军表示敬意,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和中国战场的地位。衡阳保卫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延缓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的步伐,加剧了日本政府的危机,最终导致东条内阁的垮台。这三大战役都在湖南境内发生,当然也体现了湖南人民的不屈不挠、英勇抗敌。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爱国主义精神需要做许多事,其中一件事就是应该尽量使人们铭记每一场卫国战役、每一个为国捐躯的官兵,需要涌现更多像《来生再见》这样的雄奇诗篇。 二、俘虏抗战的新鲜视野 以往的抗战作品,很少写到中方俘虏,这是因为传统观念中作俘虏是不光彩和不值得同情的事,甚至有悖战争伦理,使作者难于把握。可是《来生再见》大胆涉及了中国俘虏的遭际,对他们的抵抗行动给予积极的正面评价,无异于开辟了一片新的创作视野。书中写到,第十军坚守数十天后,弹尽粮绝,山穷水尽,最终在方先觉的带领下投降。作者站在客观立场上,具体描写了方先觉于绝境中自杀未遂、后为保全残余将士做出决定、被俘后逃出依然恢复对日作战的经过,肯定了他的功绩。何顿对一个有过辉煌战功又投降过敌人的将领的描写,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回归。我们知道,关于方先觉的大节,学界曾颇有争议,把他视为怕死叛国者大有人在,而当年,方先觉逃脱敌阵回到重庆时,是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的,蒋介石授他青天白日勋章,全国上下对他的评价没有分歧。分歧出现在几十年后,这正说明时过境迁的厉害,历史有时因久远而清澄,有时因久远而混沌,全依靠史论者的史识。应该承认,《来生再见》对方先觉的评价,是公允和严肃的。此外,书中也详细描写了许多普通被俘官兵在俘虏营里的表现,他们大都是不屈的,如田将军奋力出逃,龙营长坚持指挥,马得志则因不愿为日军运送炮弹死在枪口下。主人公黄抗日两次被俘,皆与俘虏们暗中勾通,准备再战。他们互相鼓励着争取活下去:“因为只要你能活着,你就还可以拿起枪为弟兄们报仇。死了,你就什么都干不了了。”②他们在战俘营里随时可能死于非命,每临危机,都会以“来生再见”互相告慰。一旦脱逃,则大都走上了继续抗日的道路。何顿对这一批人的写照再现了那场战争的复杂情境,丰富了抗战的内涵,从一个特殊角度写出了抗日战士的坚韧不屈,这部分内容也成为此作的一种显著特点。有战争便会有俘虏,对于交战双方都是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真正的问题出现在战后,出现在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对俘虏的评价。他们享受了战争胜利的成果,却不肯接受战争的代价,反而使黄抗日等人抬不起头来,继续忍受战争的后果。“来生再见”是俘虏们不无豪迈的道别语,何顿取之为书题,也是在为他们说话,还他们一个公道。 三、人物与命运的双重刻画 在题材处理上,何顿付出的努力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他要通过人物的经历写出战争,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战争写出人物。在后一方面,作者同样取得了成功。黄抗日是个英雄,但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英雄,他“长得像猩猩”,爱哭,胆小怕事,刚开仗时候还吓得尿了裤子,属于老实人,又有几分狡黠。但正是他,从战争里活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具有匠心和富于创造意境的。他无意写一位战神,只想写一个面临外敌入侵的普通农民。这个农民不喜欢战争,对战火感到恐惧,但他有基本的是非观念、正义感和民族意识,在投入战斗时尽到本分,努力保卫自己的祖国。着重写这个不扎眼的农民,意义其实是无法低估的。他不是战神,没有惊天动地的战绩;他当过俘虏,但没有当过逃兵;他不想升官,安于当兵,但断断续续打死过几十名日本鬼子,他做得难道还不够吗?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千千万万个普通民众的身影,体悟到抗日战争如何成为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在主人公的设计上,何顿的创作思想是具有先锋性的,内涵也是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