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5)12-0138-09 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兴盛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坛现象。对此,多年来很多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涉及性别与文学关系的现象则较少为人们注意,这就是女性作为批评主体在80年代文学界的竞相涌现以及她们所做出的可贵努力。尽管后来一些影响较大的文学批评史著作和教材对女性批评家所做的工作有所提及,但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在文学实践活动中的影响很少为人关注;在有关80年代文学批评的论述中,性别意识作为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也往往被遮蔽。为此,有学者指出,“文学研究中的性别意识淡化,抑或无意识中的男性中心主义作祟”是造成“80年代的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处于暧昧和尴尬的状态”的主要原因。① 既有的与80年代以来女性批评主体有一定关联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侧重于考察明显接受了国外女性主义思潮影响的文学批评活动,例如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译介、运用以及本土化探求的轨迹;二是从理论建设、思想文化以及学术史等角度,对包括文学批评在内的女性文学研究加以审视。前者基于特定的研究目的,在对历史资料做出取舍时,淡化了不便纳入女性主义批评的实践;后者侧重于从整体上和理论上探讨女性文学研究的得失。两者的立意均不是将80年代女性批评主体的实践作为考察重点。鉴于此,本文在20世纪80年代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大略呈现当时女性批评主体参与女性文学研究活动的概貌,探讨其特色及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80年代关注女性创作并积极参与文学研究实践的,当然不只限于女性,女性研究者也并非仅仅关注女作家的创作,而是往往同时在其他方面亦有成果,不过限于篇幅,本文的考察对象主要是80年代女学人围绕女作家创作展开的批评和研究。 一、80年代女性批评活动概貌 在提及20世纪80年代以女性为主体的女性创作研究时,学界相对比较熟悉的,首先是朱虹发表于《世界文学》1981年第4期的《美国当前的“妇女文学”——〈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这篇文章在国内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妇女运动以及文学创作、研究发展情况,虽然主要是谈美国女作家的创作,但明确表达了有关“妇女意识”、“妇女文学”的看法。其次为李小江主编的“妇女研究丛书”②。该丛书的8部著作,半数出自女性之手,其中孟悦、戴锦华所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一书在文学文化领域影响最为广泛。再者,白舒荣的《白薇评传》(与何由合著)和《十位女作家》也有一定影响。前者真实细腻地展现了“五四”女作家白薇的悲剧人生、创作生涯和文学个性;后者评述现代文学史上十位女作家的生平和创作,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和启发。③ 当然,80年代参与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女学人远不止前面提到的几位,而是达数十人之多。她们大都就职于高校、作协、杂志社及科研机构。其中既有多年从事文学研究的资深批评家和学者,也有刚开始踏上研究道路的年轻人。例如李子云、王淑秧、苏者聪、吴宗蕙、陈素琰、盛英、马瑞芳、金燕玉、牛玉秋、赵园、任一鸣、马婀如、钱荫愉、黄梅、张抗抗、吴黛英、钱虹、王友琴、乔以钢、赵玫、陈惠芬、季红真、翟永明、王绯、于青、艾云、林丹娅、姚玳玫、刘慧英、禹燕、吕红、施国英等。此外,还有部分女学人当时未曾以女性创作为主要关注对象,但在其他方向的研究中取得了成绩,如应锦襄、乐黛云、吴小美、刘思谦、饶芃子、陶洁、陈美兰、艾晓明等。80年代女性创作与批评的共同发展,几代女学人的积极参与,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景观。 80年代前期,有关研究经常以评论文章的形式出现。一些女学人对当时女性文学创作蓬勃兴起的现象做出了敏锐思考和及时回应。1982年,刘慧英在《谈女作家作品的主题倾向》一文中指出,女作家崛起之因不仅在于社会时代的转型,更源于女性自身的诉求。她们的创作“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是女性要求有人的尊严、平等的表现”④。次年吴黛英发表《新时期“女性文学”漫谈》,认为“我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崛起,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文学现象,它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离不开社会历史的转型,也有文学创作自身发展的因素。⑤对于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王安忆的小说创作,陈惠芬以“从单纯到丰厚”加以概括。她捕捉王安忆创作的内在变化,指出“作为一个近年来在文坛上脱颖而出的青年作家,王安忆在艺术上的成长显然是和她审美理想、追求目标的不断提高和延伸联系在一起的”⑥。陈素琰《论宗璞》以知人论事的方式展开论析,认为宗璞的创作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阶层的气质、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特有的幽雅、淡泊、洒脱、内省的精神风貌。⑦这些研究程度不同地融入了女性主体的生命感知。 除了跟踪新时期的女性创作之外,也有不少学者专注于考察现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及其创作。王淑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历史地位》联系新文学史和丁玲的创作道路,对这部长篇小说的文学史地位做出评价。⑧赵园《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将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视作洞察“近现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侧面”的窗口,认为对人性、洋场生活特殊本质的艺术性追问体现出张爱玲小说独有的深度与魅力,她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位置不可替代。⑨林丹娅《试论庐隐创作个性中的“自我”》将“五四”的时代背景与女作家的创作人生彼此观照,认为庐隐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自我”情绪的抒发与表达。这种“自我”的张扬表达出特定时代下人性诉求的文化背景,而过于偏激的“自我”也给她的创作带来局限。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