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669(2015)05~0005~07 汉代镜铭及汉印文字所见习用语“宜子孙”,反映社会意识对家族人口的普遍追求[1]。当时社会的“常宜子孙兮日番昌”[2]理想,使得未成年人的生存状况受到重视。宗法责任也要求对“生子”健康的关注[3]。传世史籍和出土文献均可见“小儿医”进步的迹象[4]。但多种原因导致不同社会层面的未成年人夭亡,依然相当严重①。公元二至三世纪中原疾疫导致人口大量减少。以此为背景,汉赋可见以“伤夭”“悼夭”为主题的作品。曹植的“稚子”“哀辞”亦表现出深切的艺术感染力。汉碑亦有“夭没”儿童的石刻纪念。“年甫五岁”的早夭童子许阿瞿的墓志与游乐画面的结合,成为研究汉代未成年人生活的重要资料。以文化考察的视角分析相关现象,可以发现汉代社会对生命、对未来的看重,这体现出了积极的时代意义。上述文化迹象在中原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值得我们重视。 一、汉末“疫病” 汉末政局动荡有诸多原因,“大疫”也是重要的社会灾难缘由。《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胡昭传》裴松之注:“时有隐者焦先,河东人也。”又引《魏略》曰:“先字孝然。中平末,白波贼起。时先年二十余,与同郡侯武阳相随。武阳年小,有母,先与相扶接,避白波,东客扬州取妇。建安初来西还,武阳诣大阳占户,先留陕界。至十六年,关中乱。先失家属,独窜于河渚间,食草饮水,无衣履。时大阳长朱南望见之,谓为亡士,欲遣船捕取。武阳语县:‘此狂痴人耳!’遂注其籍。给廪,日五升。后有疫病,人多死者,县常使埋藏,童儿竖子皆轻易之。”[5]363焦先流落于大阳县(今山西平陆),得以注籍给廪,建安年间大疫,“人多死者”,有研究者关注该史籍记录,以为:“这是汉末典型的流离故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焦先在建安十六年(211年)移居大阳之后,大阳县长给他的工作便是埋藏因‘疫病’而死的尸体。因此可知在建安十六年或其后数年之间,大阳地区必有疫病流行。”② 正史明确记载影响地域更为广阔的“大疫”,有《后汉书》卷九《献帝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是岁大疫”[6]389,《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是岁大疫”③[5]1145。据《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王令曰:“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军兴于外,垦田损少,吾甚忧之。其令吏民男女:女年七十已上无夫子,若年十二已下无父母兄弟,及目无所见,手不能作,足不能行,而无妻子父兄产业者,廪食终身。幼者至十二止,贫穷不能自赡者,随口给贷。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复不事,家一人。”[5]51建安二十二年“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已致使“垦田损少”,致使孤寡老弱及“幼者”面临生存危机。曹植《说疫气》记载的疫情更为严重:“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7]177 数年间,一些文化名人的生命也走向终点。《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桢传》:“(阮)瑀以十七年卒。(徐)幹、(陈)琳、(应)玚、(刘)桢二十二年卒。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5]602《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吴质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二十三年,太子又与吴质书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何可言邪!’”[5]608《文选》卷四二魏文帝《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题注:“《典略》曰:‘初徐幹、刘桢、应玚、阮瑀、陈琳、王粲等与质并见友于太子。二十二年,魏大疫,诸人多死,故太子与质书。’”[8]591《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记载,王粲也在这一年去世[5]599。“至此,则建安文坛中曹氏父子之外最灿烂的七颗明星乃全告陨灭,而疾疫则扮演了致命杀手的角色。”[9]45 二、王粲、曹丕的“伤夭”“悼夭”之作 “大疫”使社会经历了严峻考验。在“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的灾难中,未成年人自然不可能幸免。因幼弱不具备抗击疾病的能力,相当多的儿童过早夭折。汉赋中的《伤夭赋》《悼夭赋》即是就此发表的哀伤感叹。 《艺文类聚》卷三四引魏王粲《伤夭赋》,可将读者带到“昏夭而夙泯”的感伤中: 惟皇天之赋命,实浩荡而不均。或老终以长世,或昏夭而夙泯。物虽存而人亡,心惆怅而长慕。哀皇天之不惠,抱此哀而何愬。求魂神之形影,羌幽冥而弗迕。淹低徊以想像,心弥结而纡萦。昼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10]600~601 “昏夭而夙泯”与“老终以长世”对应,言幼年折毁。“昏夭”又作“夭昏”。《左传·昭公十九年》:“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杜预注:“短折曰夭,未名曰昏。”孔颖达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谓未三月而死也。”[11]2087 《艺文类聚》卷三四又引魏文帝《悼夭赋》,同样是对“夭逝”儿童的深切“追悼”: 族弟文仲,亡时年十一。母氏伤其夭逝,追悼无已。予以宗族之爱,乃作斯赋。气纡结以填胸,不知涕之纵横。时徘徊于旧处,睹灵衣之在床,感遗物之如故,痛尔身之独亡。愁端坐而无聊,心慼慼而不宁。步广厦而踟蹰,览萱草于中庭。悲风萧其夜起,秋气憯以厉情。仰瞻天而太息,闻别鸟之哀鸣。[10]599~600 《三国志》卷二〇《魏书·武文世王公传·邓哀王冲》写道:“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后来曹丕即皇帝位后,于黄初二年(221年)安排迁葬,并发表了言辞沉痛的策文。裴松之注引《魏书》载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