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孟冬纪》有如下记载: 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高诱注:“其数六,五行数五,水第一,故曰六也。”[8]524这里还是把水与六相配,将二者整理在同一个系列之中。其中提到的颛顼、玄冥,指的是水帝、水神。《吕氏春秋·序意》篇写道:“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对此,陈奇猷先生作了如下解说: 吕书《十二纪》、《八览》、《六论》,非成于一时,亦非成于一地,《纪》、《览》、《论》各自为帙。《十二纪》成书最早,……秦以水代周之火,则秦之纪元当从庄襄王灭东周之次年癸丑(公元前二四八)起算,明此所谓“秦八年”者,系秦代周有天下之第八年,即秦始皇即位之六年(公元前二四一)庚申岁。[8]655 照此推算,《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写定是在秦王政六年(前241),下距秦统一中国尚有二十年之久。《十二纪》以五行说为基本框架,《孟冬纪》明确地把六与水德相配,这种理念当时已在秦地生根。 《史记·李斯列传》对于李斯西入秦有如下记载:“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入秦是在庄襄王卒、秦王政即位之初。钱穆先生称:“斯初为小吏,后乃从荀卿学,入秦盖三十馀岁。”[9]551李斯任吕不韦门客是在秦王政当权的最初几年,当时正是《吕氏春秋·十二纪》的编纂时期。李斯有充分可能在此期间重新接触五德终始之说,其中包括以六配水德的理念。 秦地对五德终始论的接纳,以及把秦定位于水德的做法,在《吕氏春秋·应同》篇已见端倪: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这是从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出发,把灭掉东周的秦国定位于水德。《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应同》篇的上述文字,是为秦的改朝换代、统一天下作舆论准备。对此,谭戒甫先生写道: 此盖吕氏劝秦早日受命为帝改制易色之辞,故下文曰“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意谓天数已至,如不知应之,天意又将他属矣。“水气盛”三句,即言其数已备,当速从水德王而应之也。迨后始皇混一,即用吕言。[8]685 谭先生所论极其确切。秦自命为水德,至迟在《吕氏春秋》写定期间就已经开始酝酿。在此阶段李斯先是在吕不韦门下为郎,后又在朝廷任职。李斯是辅佐秦王统一天下的重要人物,由此可以设想,他对当时认定秦为水德的思潮,必然推波助澜,努力促成它的实现。 《史记·封禅书》有如下记载: 秦始皇即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名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 张守节正义引张晏说:“水,北方,黑。水终数六,故以方六寸为符,六尺为步。”[4]1366秦统一天下之后,那些认定秦为水德的人士,所持理由与《吕氏春秋·应同》篇所言大体相同,所增加的证据只有秦文公出猎获黑龙的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李斯先是任廷尉,后为丞相,在朝廷拥有强势的话语权,许多重要的决策最终由他敲定,并且得到秦始皇的认可。既然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如果说秦统一前李斯是认定秦为水德、数以六为纪的有力推手,那么,秦统一中国之后,地位显赫的李斯就成了秦为水德、数以六为纪法令的制定者、发布者和执行者。秦朝自命为水德,数以六为纪属于文化改制,涉及到许多层面。数以六为纪,故以六寸为符,六尺为步,车辆以六尺为制,天子之车由六匹马牵引。数以六为纪,是法令,是必须遵循的规则,渗透到各个领域。李斯所秉持的秦为水德、数以六为纪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他在陪从秦始皇这位水德天子外出巡游,所撰写刻石文的结构模式,也在多个层面渗透数以六为纪的理念,可用下表加以显示。 {J2AA219.jpg} 从上表可以看出,李斯撰写的刻石文采用以六为纪的结构模式,可划分为四个层面。第一是七篇刻石文总体格局层面。在七篇刻石文中,采用三句一节结构模式的作品六篇,琅邪台刻石文则是两句为韵。这是把六作为基本的计量单位,三句为一节的刻石文在总量上控制在六篇。第二是作品段落层面,琅邪台刻石文、会稽刻石文均七十二句,单篇作品的句数是其他各篇的二倍。这两篇作品,由六段组成。第三是作品章句结构层面。七篇刻石文无论是三句为一节,还是两句为韵,都是每章六句,无有例外,这是单章内部的句数以六为纪。第四是用韵层面,以六韵为基本单元。李斯撰写的七篇刻石文,在贯穿以六为纪的理念方面可谓精心调遣,不遗馀力。从总体格局到具体章句,无论作品篇幅的长与短,总是想方设法纳入以六为纪的结构模式之中。就此而论,李斯撰写的刻石文,是贯彻落实秦朝“数以六为纪”文化政策的典范,是秦朝文化改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组以六为纪结构模式的刻石文,是以水德与六相配的具体实践,是以撰写刻石文的方式实践朝廷“数以六为纪”的政令。 《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叙述秦朝以水德自命的一系列文化改制举措之后写道:“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司马贞称:“水主阴,阴刑杀,故急法刻削,以合五德之数。”[4]238这是把秦朝的严刑峻法与水德建立起因果关系,实际上,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可是,从李斯撰写的刻石文来看,秦朝自命为水德,数以六为纪,却是形成刻石文法家风格的重要契机。 秦朝刑罚酷烈,李斯是法家人物,又在秦王朝身居要职,所以,人们自然要对他的文章加以思索,力图找出属于法家的因素,近代有的文学史著作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尝试。有的援引《文心雕龙·封禅》篇对刻石文的评价,称它“法家辞气,体乏泓润”,[10]104至于法家辞气在刻石文中如何体现,则缺乏具体论述。也有的文学史著作注意到李斯前后期文风的变化: 李斯说服了秦王,他执掌了秦国的大权,之后,他就成了典型的法家,搞思想文化专制,禁绝诸子之说,其文风也大变,变得质朴峻峭,无复往昔之华丽,成了典型的秦朝本色文字,如二世时李斯有《论督责书》云:……此后李斯又有一些歌功颂德的赞、铭等文,都写得千篇一律,陈陈相因,没有多少价值。[11]832 通过考察李斯政治地位的变化,指出他前后期文章的不同风格,这个思路是可取的。李斯后期文章确实具有鲜明的法家风格,是“典型的秦朝本色文字”。但是,历代对李斯刻石文所作的评论,未能涉及到它在结构模式上以六为纪的做法,因此,这组作品的法家特色也就无法揭示出来。李斯刻石文的法家风格,主要不是体现于思想内容、辞气意境,而是凝结于以六为纪的结构模式。作品的总体格局、段落划分、章句数量、押韵方式,均按照以六为纪的准则加以安排,不仅秩序井然,而且法度森严,具有鲜明的法家特色。李斯在秦二世时被捕入狱,他在狱中上书陈述自己三十年来在朝廷所作的建树,其中第五项如下:“更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4]256秦统一天下之后,“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4]239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文告是由李斯起草,向天下发布,这与他撰写刻石文的结构模式以六为纪互为表里,体现的都是对秩序、法度的遵循,凡事有法可依。由于以往对李斯刻石文的观照未能从结构模式方面进行深入开掘,没有接触到数理逻辑层面,因此,这组作品在谋篇布局方面的森严法度,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它所体现的法家风格也难以得到切实的揭示。舍辞气而关注章法结构,是还原这组作品法家本来面目的必由之路。 三、三句一节、六句成章结构模式的历史原型 李斯撰写的七篇刻石文,无一例外都是六句成章,每章六句。在传世的七篇刻石文中,有六篇是三句为韵,也就是三句为一节。李斯刻石文六句成章的结构模式,主要是以三句为一节的结构单元加以支撑,以六为纪的结构模式,主要通过运用三句为一节的结构单元得以实现。两个三句为一节结构单元的组合,形成六句成章的体制。 按照数理逻辑推演,三乘二得六,属于最简单的乘法。按照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文本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本经。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对于它的由来,《说卦》作了如下解释: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12]691 按照这种解说,《周易》本经每卦六爻,由两个单卦组成。单卦三爻,分别代表天、地、人。两个单卦相叠而成为复卦,便构成每卦六爻的文本形态。《系辞上》称:“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陆绩云:“天有阴阳二气,地有刚柔二性,人有仁义二行。六爻之动,法乎此也。此三才极至之道也。”[12]548陆绩是按照《说卦》的理念对每卦六爻的由来加以解说,认为六爻生于天、地、人三才,是由三而推演出六。从《周易》本经的实际情况考察,许多卦的六条爻辞确实是以三为基本的结构单元,《乾》卦就是如此。初九以“潜龙勿用”发端,九二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至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已经基本完成一个阶段的叙事,可以相对独立。上卦九四以“或跃在渊”发端,是又一个阶段开始的标志。中间经九五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最终以上九的“亢龙有悔”结束,这三爻也是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乾》卦六爻,由两个三爻单卦构成,这正是三句一节、六句成章结构模式的最初形态,也是李斯刻石文三句一节、六句成章结构模式的历史原型。 李斯的绎山刻石文作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是传世刻石文写作年代最早的一篇,全文如下: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方,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庙,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尃恩,亲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修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逌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3]121 全文三十六句,每章六句,共六章,严格遵循以六为纪的准则。各章六句,三句为韵,由两个三句一节的结构单元组成,相当于《周易》本经由两个三爻单卦叠合而成的复卦,可以说是对《周易》本经结构模式的复制,是以三句一节为基本结构单元,进而实现六句成章。然而,绎山刻石文对《周易》本经结构模式并不限于原封不动地复制,而是还有扩充和伸展。这篇刻石文可分为前后两部分,每部分三章。前三章叙述秦始皇翦灭六国的历程,以及祭祀高庙、巡游远方的举措,是相对完整的叙事单元,类似于《周易》本经的单卦。后三章是又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单元,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依次推移,展示由分土建邦引发的战乱到秦朝统一天下的历程,并对这篇刻石文的写作缘起作出交待。绎山刻石文的两个板块,可以说是《周易》本经复卦结构模式的扩展板,每个板块是经过放大处理的单卦。为了把这两个板块加以区分,在用韵上作了调遣。前一个板块三章,以王、方、强、明、方、长为韵,用的是阳部韵。后一个板块三章,以理、始、止、起、久、纪为韵,用的是之部韵。 泰山刻石文三十六句,分为六章。按照所用韵部进行划分,也可分为前后两个板块。前一个板块三章,以饬、服、极、德、式、革为韵,用的是职部韵。后一个板块以治、诲、志、事、嗣、戒为韵,用的是之部韵。泰山刻石文与绎山刻石文章数、句数相同,各章以三句一节为基本结构单元,全文则是《周易》本经结构模式的扩展板。之罘刻石文也是三十六句,分为六章,每章六句。前三章用之部韵,后三章用职部韵,全文也分为前后两个板块,每个板块三章,各用一个韵部,不相重复。之罘东观刻石文同样是三十六句,分为六章,每章六句。前三章用阳部韵,后三章用之部韵。总之,李斯所撰每篇三十六句的刻石文,都在两个层面复制和扩充《周易》本经三爻成单卦,六爻成复卦的结构模式。通过对三句一节、三章一个板块结构单元的组合,达到以六为纪的目标,几篇刻石文的结构模式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会稽刻石文七十二句,计十二章,每章六句。全文可分为六段,每段两章、十二句。这篇刻石文各章是三句为韵,六句成章,沿袭的是《周易》本经的结构模式。从全篇用韵的情况考察,前三段六章用的是阳部韵,后三段六章用的是耕部韵,也是明显分为两个板块,是《周易》本经结构模式的扩展版,与上述三十六句成篇的刻石文在结构模式上大同小异,都可以从《周易》本经那里找到它们的历史原型。 琅邪台刻石文七十二句,分为六段,每段两章,每章均六句。不是三句一节,而是两句为一节。全文六段,每段用一个韵部,依次是之部、之职合韵,锡部、阳部、职部、鱼部。体现的是六位成章理念,是这种结构模式的扩展板。 三句为一节而六句成章,这种结构模式在《诗经》中可以见到。《齐风·猗嗟》首章如下: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清人陈奂写道: 吴惠士奇《春秋说》云:庄四年春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其年冬,公及齐人狩于禚。齐有《猗嗟》之诗,为庄公狩而作。[13] 惠士奇认为这首诗是齐人为鲁庄公赴齐狩猎而作,陈奂赞同这种看法,其说可从。鲁庄公仪表堂堂,又精于射艺,上面这章诗就是从两个方面对鲁庄公加以刻划。这六句诗由两个三句一节的结构单元组成,形成大体明确的分工。前三句为一节,对鲁庄公作静态描写。猗,言其高;昌,言其壮。鲁庄公身体魁梧,虽然弯屈身躯却好似上扬,仍然显得伟岸高大。后三句是动态展示,从表情、行走、射艺等方面加以刻划。这是两个三句一节的结构单元加以组合,六句成章,与李斯六篇刻石文的章节结构模式是一致的。《齐风·猗嗟》共三章,后两章基本上也是采用这种结构模式。 李斯的会稽刻石文共七十二句,分为六段,每段由两章组成,各章均是六句,三句为一节,是把四个三句一节的结构单元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板块。这种结构模式在《诗经》中也可以见到。陆侃如、冯沅君先生在论述《小雅·采芑》(原书误作《采薇》)一诗时写道: 此诗押韵的格式与别篇异,它是每三句押一韵的,只有第三章末段是例外,其中有误字也说不定,这种格式便影响到后来的秦刻石。[2]43 这里指出《小雅·采芑》的结构模式与李斯刻石文的关联,追溯这种结构模式的历史原型,可谓真知灼见。不过,文中对《采芑》章次的划分有误,须加以更正。《采芑》共四章,除第四章之外,前边三章采用的均是三句为韵、十二句成章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