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5)05-0067-07 OECD的最新研究报告《2014年教育概览》(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4)显示,1995-2011年OECD成员国的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份额平均为1.5%(其中加拿大、智利、韩国和美国超过2.4%);成员国的大学生人均年度教育支出平均为9262美元,美国以超过19000美元而居世界第一,其次是瑞典、丹麦、瑞士等国;除澳大利亚、巴西、捷克、匈牙利、以色列和瑞士少数几个国家外,大多数成员国的大学生人均教育支出都呈上升趋势(5%~10%)[1]。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体系,其教育费用为何会持续增长?维达(R.Vedder,2004)曾对美国的高等教育财政状况提出过批评,他认为“美国高校学费增长速率已经远远超过通货膨胀率,但高等教育的生产力却没有大幅度提高”[2]。金布尔(B.A.Kimball,2014)指出,虽然美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处理高等教育成本及学费的上涨问题,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懂得如何控制这种持续增长现象[3]。事实上,时至今日,经济学家对到底使用何种经济学模型和理论正确认识和解释高等教育费用持续增长现象还争论不休,本文对用于解释这一现象的一些理论(如班尼特假设、鲍莫尔效应和鲍文法则)作一讨论。 一、班尼特假设:政府对高校学生的补助导致高校学费的增加 一些美国研究者发现,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措施是导致高校学费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这正是“班尼特假设”(Bennett hypothesis)的核心内容。班尼特假设的由来源自美国原教育部长班尼特(Bennett,W.J.)1987年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那篇著名社论《我们贪婪的院校》(Our greedy colleges),之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且持久的争论,现在被简称为“班尼特假设”。在这篇社论中,班尼特宣称:“如果说近年来财政援助的增加能使高校轻率地提高其学费的话,相信联邦贷款补贴将更加促进学费的增长”[4]。按照班尼特的说法,虽然从1978年开始政府就对高校提供补助金(Subsidies),这大大增加了高校的学生数量,但自1980年之后,高校学费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通货膨胀率的增长。此后,“财政资助的增加会使学费增加”就成了班尼特假说的代名词,这就招致了激烈的争论。不少学者认为这个观点是荒谬的,因为大部分学校是公立或非盈利性的,他们怎么可能贪婪地追求“利润”呢?但也有人却认为,这个观点准确地描述了现实。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班尼特假设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使其再度引起学界关注。例如,吉仑(A.Gillen,2012)用经济学方法验证了班尼特假设的有效性。吉仑认为,用经济学供需曲线能够表明高校可能存在不同情形的“市场”,这有助于理解班尼特假设中的深层道理。吉仑认为,班尼特假设的核心思想就是假设当政府增加对高校的财政资助时,大学就会增加收费。但是,所有关于班尼特假设的争论和所收集到的证据都只是对该假设过于简单化认识的结果,即每当政府支出一美元的经济补助将会使得高校增加一美元的收费。事实上,一美元的补助是否真会导致增加一美元的收费有待检验。吉仑认为,政府经济补助对高校学费增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规模容量(供给曲线的性质);政府对高校每提供一定金额(G)的经济资助,则学费以及学生人数的变化会出现三种情况(见表1),具体用图1~3来说明。[5]
在下列三个供需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学生的数量(Q),纵轴表示政府对高校的财政补助金额($)。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D)说明,当学费下降时,想要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数量将会增加。在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相交处有两个相交点,T为学费,Q为学生注册数。在图1中,假定某高校受规模容量限制,学生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供给的变化(垂直供给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政府对该校的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总金额为G的资金补助时,原有的需求曲线D向右上方平移至D补助,与供给曲线S的相交点由原先的T上升到T补助。这意味着当政府对该校的经济补助金额增加时,将直接导致该校增长相同金额的学费,即ΔT=G。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政府增加了对该校的资金补助,使得学费的上涨,但却不会导致学生注册人数变化(ΔQ=0)。因此,这个曲线图最为贴切地反映了班尼特假设的原初假设,即政府对高校每增加一美元的经济补助,将会引起高校同时增加对学生一美元的学费收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使高校增加了自身的选择性,即录取更优秀的学生。这是因为学校规模容量受到限制,只能接收一定数量(Q)的学生注册入学,若入学申请较多,高校需要采用定额招生的方法来控制入学人数,而最常用的筛选方法时通过评估学生过去的学业成绩录取较为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