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identity),原来的意思为相同或同一,后来用于心理学中,指的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的趋同。许多学者对海外华人的认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王庚武教授将现今正在变化中的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状况分成历史认同、中国民族主义认同、村社认同、国家(当地)认同、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和阶级认同。他指出可通过多种认同(multiple identities)这个观念来处理华人的认同问题。①庄国土教授倾向于将东南亚华人的认同分成政治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两类,其他包括文化、历史、阶级、法律、社区、种族等在内的认同全部归入其中。②本文认为认同(identity)包括自我认同与集体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乡土认同等都属于集体认同。历史、性别、阶级、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地域等是建构集体认同的主要依据。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指的是对一个群体或文化的身份认同,又指个体受其所属或所在群体或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包括对本民族祖先、宗教、语言、历史等的认同,也包括对某种象征物作为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认同。对于海外华侨华人而言,文化认同是个复杂的存在,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的提高,新时期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海外华侨华人中将近90%居住在东南亚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泰国、马来西亚三国华侨华人的绝对人数最多。印尼是世界上华侨华人人数居首位的国家。据印尼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印尼有2.38亿人,其中华人占5%。③在东南亚诸多国家研究中,印尼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研究范围涉及印尼的经济、政治、历史、宗教、民族、教育、语言等问题。在有关印尼华人语言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关注重点多在汉语学习与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曾真来(Antoni Suhardi)的《印尼学生汉语语篇逻辑衔接词语的习得研究》、④赵悦的《印尼留学生的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⑤安德(Andesta)的《印尼学生汉语介词“对、对于、关于”习得研究》⑥和林优娜(Jona Widhagdo Putri)的《印尼语、汉语定语语序之对比研究》⑦等文从语法学角度对印尼华裔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偏误、印尼语与汉语双语对比及印尼华裔的语言习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王爱平的《印尼华裔青少年语言与认同的个案分析——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⑧则调查了来华印尼华裔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在有关印尼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中,学者运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将印尼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美国等国家进行对比,研究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境遇,探讨印尼华人的文化认同,如李其荣、王春的《美国等五国“华人三重性”的比较研究》⑨一文;或从华人信仰的多教混合来研究印尼华人的文化认同,如许国栋《从华人的宗教信仰探讨印度尼西亚的同化政策》⑩一文;或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能力等方面调查分析印尼来华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比如王爱平的《文化与认同:印尼华裔青少年调查》、(11)《汉语使用与华人身份认同——对400余名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12)《印尼华裔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13)等。学术界对以上两个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有的研究始于十多年前,有的问卷调查样本较少,调查对象以来华印尼留学生为主体,缺少对在印尼的华裔青少年的关注,还有些研究并未注意华人代际之间的对比,因此印尼华人语言使用与文化认同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印尼政府自1965年“9·30”事件之后,将清除华人的文化特性作为重点,彻底推行强制华人同化的政策,严厉禁止华人说华语、用华文,以清除华人的文化特性。有学者曾对印尼来华的出生在全面强制同化期的华裔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首先,作为第三、四代甚或第五、六代华人的印尼华裔学生,虽然历经数十年的严厉禁止,但在印尼现仍存在一个有汉语言文字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次,印尼华裔青少年一代是以使用印尼语为主、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的语言使用者,他们能够因谈话的对象、话题及场合的不同而分别使用印尼语、汉语和英语;第三,上述汉语的使用主要是指汉语方言而言,印尼华裔学生多少不一地习得了汉语方言(不同地区之间有较大的差别);第四,华语影视、歌曲(包括大陆、港台)的影响较大。”(14)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印尼关系的改善,印尼政府不再禁止华人说华语、用华文,那么印尼新生代华裔的语言状况如何?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其祖辈、父辈相比有何不同? 基于此,自2012年7月开始,笔者随机抽取印尼首都雅加达地区的五所华侨学校,就新生代华裔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有21大题,108小题,内容涉及被试对象的个人情况、语言、文化等方面。除个别题目不涉及爷爷/奶奶、父母外,其他题目均有对被调查者的家庭成员的调查,在问卷调查之外,还辅以访谈以便补充完善调查结论。本文即就印尼华人家庭的语言使用现状与文化认同的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调查情况说明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552份,回收问卷55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47份,有效率99.1%。本调查问卷分别设有汉语版和印尼语版,新生代华裔青少年或因自身汉语水平原因或因阅读习惯,均选择印尼语版问卷进行作答。 本调查对象新生代华裔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男生275人,占50.21%;女生272人,占49.79%。印尼籍524名,占95.75%,其中印尼籍华人375人,印尼籍华人混血149人;中国籍23名,占4.25%,其中华人混血9人。从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学历情况来看,有492位调查者填写了此题,其中大学生8人,占1.63%;高中生282名,占57.32%;初中生196人,占39.84%;小学生2人,占0.4%;其他4人,占0.81%。 调查问卷显示,新生代华裔青少年父母多数从事商业活动,其中,310名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家庭情况一般,占56.73%;189名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家庭经济情况很好,占34.58%;28名新生代华裔青少年选择了不好说,15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有5人来自富裕家庭。所有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均生于1990年以后,至2014年,年龄最大者24岁,最小者12岁,平均年龄15岁多一点。学习汉语最长的达18年,最少的为1年,平均学习汉语7年。从本次调查问卷的填写语言发现,能熟练运用汉语的人并不多,只有7.99%的新生代华裔青少年参加过“汉语桥”、“中华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他们的爷爷/奶奶均出生在上个世纪40—50年代,父母出生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