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5)05-0063-06 草根文化并不是一个在文献中得到过精确界定的概念。在文化研究中,学者们更多使用“民间文化—贵族文化”这对概念来表征古典时代的文化二元格局,正如他们以“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来表征现代性的文化二元格局[1]。但这正是本文使用草根文化这一术语的意义所在——虽然有某种相似性,但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当代草根文化,既不同于有组织生产的商业化大众文化,同时也不是传统社会民间文化的复活。它的“草根性”,首先体现为它是大量普通网民在互联网这一“体制外”话语空间中,以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而进行表达的产物,这意味着它不同于“体制内”的官方文化生产,即一般而言被称为主流文化或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的部分;也不同于文化精英在专业壁垒、标准、规范之下进行的文化生产,即构成了一个社会精英文化高级文化的那个部分。其次,这里的草根性还体现为生产方式的非组织性(或者弱组织性)、生产与消费过程的同一性。在这一点上,互联网草根文化与大众传媒等商业文化生产机构有组织的文化生产有着根本的差别。尽管后者曾经被认为消灭了传统社会的民间文化,从而成为现代都市社会的主流文化生产模式,但互联网推动了普通民众表达的复兴并由此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日常意义生产与消费,对有组织的大众文化生产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所讨论的互联网草根文化,即是基于互联网系统内各种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平台,尤其是以论坛、微博和社交媒体为载体的,以广泛的网民参与表达、分享、对话为基础的文化,尤其以那些带有较强的公共性与流行性(popularity)的文化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基于开放文本的集体生产——其作者并不是特定的个人或机构,其文本的生成与演变往往是无组织的,不受中心控制的——是网络草根文化在生成机制方面的核心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网络草根文化成为从根本上区别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体制内主流文化的另一重意义表述空间。 一、互联网草根文化的兴起 中国内地网络草根文化的起源应追溯至1990年代末兴起的网络论坛(BBS)。虽然在连接方式的多样性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上与今天的各种社区空间无法相比,但论坛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网络文化得以萌生的载体和技术手段。首先,它提供了一个个人用户可以自生产内容的公共空间,在这里,参与者可以就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创作各种各样题材的作品。在以往任何时代,公共空间的资源都是稀缺的,因此公共空间的表达往往被精英阶层所垄断,并为政治和经济的权力高度操控,绝大部分普通人生产的思想和创作都无法如此轻易地展现在公共空间中。即使在教育民主化之后的大众传媒时代,公共空间中的表达也要通过有组织的把关人选择,比如学术成果或文艺作品的发表,就必须经过专业期刊的编辑同行的评审。这些机制提高了公共表达和文化生产的参与门槛,并且塑造了一个精英文化阶层,他们垄断了文化空间中的权力。而论坛的意义则在于,它第一次让这种公共空间大规模地民间化了,任何人只要具备了基本的上网条件,便能够到公共论坛中去言说和创作。有没有听众和观众,是另外一个问题。其次,网络论坛已经具备了高度的公开互动性。所谓“公开互动性”,即在一个可被所有参与者观察到的公共空间中,任何个体都可以与其他个体展开“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话。这种公开的互动性是互联网技术能够造成巨大社会影响的关键要素之一。之后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社区形式或社交应用,其互动性并没有在本质上超出网络论坛的样式。公开的互动性,让人们可以以个体的方式进行交流,但这种交流又超越了私人交往,变成公共空间中被展示、被观察、被评论的对象。于是,基于最私人的经验,却让一种公共性得以发生了。尽管网络空间中的公共性的生成仍然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其未必会形成理性的公共领域。但是至少,它为公共性生成找到了一个切实的基点:活生生的个体经验。这种活生生的个体经验也是草根文化产生的基础。而在以往,我们只有在传统社会的特定社群的共享文化中(民间文化)才能找到这种基于草根经验的表达。 而从形式上来看,论坛实际上包含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应用形态的雏形,比如个人文集有点类似于博客,精华区类似于现下一些知识社区对UGC内容的整理输出(比如知乎日报),网友之间的私信交流类似于即时通讯工具,新闻版则类似于门户网站等等。在BBS中,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化介绍,有个人说明档、签名档,有自己的网络ID、昵称。人们上讨论区发帖灌水,看文章,上聊天室聊天,有事情就发个消息给线上的朋友,要问什么问题就在对应主题的版面发帖,这就是最早的网络生活。深入观察过中国互联网论坛文化的人都会被其丰富性所吸引,它包含了花样百出的符号和文化形式,不胜枚举,比如跟帖(网易甚至将新闻跟帖作为其最主要的卖点来吸引网民)、“围观”、多种形式的恶搞(早期出于技术因素,恶搞对象仅限于文字文本和图片,后来扩展到视频)、创作段子、流行语和“造句”、人肉搜索,以及各种各样新颖的或怪异的网络词汇和符号,等等。 作为结果,这些符号与文化形式生成于网络社区中的交流互动,同时,它又让参与者得以用网络特有的形式对世界作出反应、表达意见和情感状态以及形成社会联系。因此,互联网的草根文化并不仅仅以某些特定文本形式存在,甚至可以认为,特定文本在互联网草根文化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它依托于共享了某些符号、话语风格和意义的社区而存在,即存在于社区持续的对话之中。这是草根文化区别于有组织的文化生产的关键之处,后者无论是精英的或是大众的(流行的),都是以确定的文本形态存在或者以其为核心。在这个意义上,网络生活形成了某种文化的整体性,网络文化是一种“生活”和“交流”意义上的文化,而不是作为文化产品的文化;文化产品只是为流动不息的草根文化提供了某些作为原材料的文本。事实上,这类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看上去缺乏质量的自发交流场域,经由日积月累的、细密的社会互动,形成了独特的话语方式,这套话语方式不但对公共讨论中的议题选择和意见倾向产生了影响,也是草根网民集体的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的反映。 二、开放文本:网络草根文化生成的特点之一 网络草根文化的研究者往往被该文化的自由散漫、创造性、易变以及反权威性所打动。这些不同层面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内在的文化精神,或者至少是话语风格。笔者试图以“开放文本”这一观念来整体性地表述它,所以,这一观念至少也包含了下述几层意思。 首先,开放文本指的是草根文化的文本本身是无边界的,不断演化过程中的。并非说在网络中不存在某个具体的文字文本(或图片文本、视频文本等),而是说,这些具体的文本并非草根文化精髓之所在,只有在与其他文本以及语境的联系中,它才是有意义的、可解读的。典型的例子是,网络社区中的帖子,无论主贴文本如何,跟帖与主贴的对话、跟帖与跟帖之间的对话、乃至转帖都是整个文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意义并不是完全由主贴创建的,主贴只是一个初始文本,而不断参与进来的对话者和延续的对话不但协商对文本的解读,而且不断重构初始文本,形成新的文本。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主贴被忽略了,跟帖中的某段对话、某些意想不到的插曲甚至整个对话本身成为了一个引起了众多网民“围观“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