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5)05-0138-08 竹枝词的“女儿”传统由来已久,作为民歌民谣的“竹枝”,歌咏男女欢爱是一个普遍的主题;从唐人创作开始,作为乐府和“声诗”的一部分,入乐并配有歌舞,常常用于娱乐的场合,文人拟作中描摹女性情态的作品居多;由于男性接触女性的公共空间和场合并不多,而竹枝词中的女性群像,除了田园生活中的农家女性外,更多的则是“商女”的形象。明清时期,竹枝词中吟咏女性的题材不断增多,创作者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明清以后的竹枝词中,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女性生活史料,还可以通过竹枝词的描写,看到女性对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主流社会对女性某些贡献的认同。 一、女性参与家庭经济的记述 如同乐府诗歌中有歌咏采桑女子的传统,竹枝词中吟咏女性,自古就有记述女性参与家庭经济的内容。明代以后,这类题材开始丰富起来,可以看到在江南地区,相当一部分的女性除了家务之外,也是从事家庭副业的重要生产力。例如仲恒《塘西竹枝词》: 家住塘西西河界,阿侬晨夕自经梭。入市待翁沽酒去,闲挑野菜唱山歌。[1]380又如周永言的《吴江竹枝词》: 清水池边水似泉,惯将灰洒做丝绵。郎添文武茈尖火,侬踏缫车抱茧牵。[1]425 养蚕、缫丝、纺织以及各种经济副业,是传统农业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通常承担的工作,这可以在许多“耕织”的记载中看到。我国农业历史古籍中有《耕织图》之类的“图说农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绘本式的耕织指导手册。“耕织”即谓男耕女织,因此,这一类的图书中,也有对女性从事的家庭副业的描述。199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耕织图》,收录了60余种存世的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历史上的《耕织图》,最早见于著录的是南宋楼璹的《耕织图》。楼璹的《耕织图》,宋本已不可得。自宋以后,依照楼璹的《耕织图》而描绘、临摹和翻刻者为数不少。据楼璹之侄楼钥《攻媿集》记载,可以推断楼璹绘制并进献给高宗皇帝的《耕织图》约在绍兴年间(1131-1162): 伯父时为临安于潜令,笃意民事,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为耕织二图。耕,自浸种以至入仓,凡二十一事;织,自浴蚕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事为之图,系以五言诗一章,章八句,农桑之务曲尽情状。虽四方习俗间有不同,其大略不外于此,见者固已匙之。未几,朝廷遣使循行郡邑,以课最闻。寻又有近臣之荐,赐对之日,遂以进呈。[2]卷76 楼璹的《耕织图》问世后,配图的五言诗曾在嘉定三年(1210),由孙子楼洪、楼深刻石,侄楼钥为之书丹,刊行以传。明代万历间刊印《便民图纂》时,则把《耕织图》二卷中的图稍加删改后全部收入,但删去了原作的五言诗,原题的诗歌改成了《竹枝词》,其中农务图十五首,女红图十六首。[3]邝璠的序言写道: 宋楼璹旧制《耕织图》,大抵与吴俗少异样,其为诗文又非愚夫愚妇之所易晓。因更易数事系以吴歌,其事既易知,其言亦易入;用劝于民,则从厥攸好,容有所感发而兴起焉者。人谓民性如水,顺而导之,则可有功。为吾民者,顾知上意向而克于自效也欤。[4]181 原题的五言诗歌,改成竹枝词,不仅因为吴地的耕作条件和方法有异于北方,需要强调江南的操作方法,更说明竹枝词通俗易懂,容易为普通农家所接受。这里也透露出一个潜在的信息,就是竹枝词创作实用功能的开拓,预示着竹枝词的发展在明代以后,会更多地运用到社会实际需要的事务中去,从而促进它从边缘向主流的迈进。 改后的竹枝词称作《农务女红竹枝词》①,写得通俗易懂,如“农务”中的“浸种”和“耕田”: 浸种竹枝词 三月清明浸种天,去年包裹到今年。日浸夜收常看管,只等芽长撒下田。 耕田竹枝词 翻耕须是力勤劳,才听鸡啼便出郊。耙得了时还要耖,工程限定在明朝。[1]181-182 “女红”一类,是从养蚕一直写到缝制新衣,每个工序都有详尽的描写: 下蚕竹枝词 浴罢清明桃柳汤,蚕乌落纸细茫茫。阿婆把秤秤多少,彀数今年养几筐。 喂蚕竹枝词 蚕头初白叶初青,喂药匀调采要勤。到得上山成茧子,弗知几遍吃艰辛。 蚕眼竹枝词 一遭眠了两遭眠,蚕过三眠遭数全。食力旺时频上叶,却除隔夜换新鲜。 采桑竹枝词 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头分管两相当。 大起竹枝词 守过三眠大起时,再拼七日费心机。老蚕正要连遭喂,半刻光阴难受饥。 上簇竹枝词 蚕上山时透明体,吐丝做茧自经营。做得茧多齐喝彩,一春劳绩一朝成。 炙箔竹枝词 蚕性从来最怕寒,框框煨靠火盆边。一心只要蚕和暖,囊里何曾惜炭钱! 窖茧竹枝词 茧子今年收得多,阿婆见了笑呵呵。入来瓮里泥封好,只怕风吹便出蛾。 缫丝竹枝词 煮茧缫丝手弗停,要分粗细用心精。上路细丝增价买,粗丝卖得价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