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5)05-0066-11 DOI:10.14138/j.1001-4519.2015.05.006611 同伴和同伴影响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存在方式。同伴影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①但是,已有研究多涉及中小学生,对大学生同伴影响的研究,近年才出现。②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生平首次离开家庭生活,脱离父母的庇护和干预,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长、频率更高、自由度更大。另一方面,大学时期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教育是人力资本集中积累的时期,③明显区别于中小学时期。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主要在西方社会背景下进行,鲜有来自我国社会的经验考察。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中,从幼儿教育开始,孩子逐步建立和形成独立个体意识,形成明确的个体自我感。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孩子则被鼓励服从和尊重其家庭,遵守社会规范。④在集体主义文化较强的我国,大学生之间的同伴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在学习成绩方面,这是本文的比较研究目标。 同伴影响的因果性是不难理解的,但统计证明却遇到了很大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同伴特征和行为的趋同性。比如,许多男性艺术家们都留长发,但是要证明是由于他们之间的互相影响而留长发则是困难的。这是因为,特征相似则相互吸引,形成选择、产生联系,但是选择与联系未必产生影响,很可能是相似的人有着相似的表现而已,⑤同伴影响并不存在。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数据的非实验性,无法控制人们的选择性活动,无法保证样本的随机性,这就使得同伴影响的因果证明长期以来成为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探索,认为实验法是因果证明最为理想的方法;而在实验法不可能的情况下,自然实验或类实验是可能的选择。⑥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我们追随以往的研究者,发现我国的大学生宿舍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类实验的场合,因为宿舍的分配是随机的,室友是非自我选择性的。 本研究试图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一是在中国社会背景下进行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在解决自选择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对同伴影响进行因果证明,增加经验研究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二是同时考察宿舍群体和班级群体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既可与西方的研究进行比较,又可结合中国大学具体的组织管理方式,对不同同伴群体的影响进行比较。三是将多层分析模型引入研究,通过使用交叉随机效应模型,提高估计的科学性。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背景 (一)同伴影响的含义与研究困难 理论上,当个体行为受其与同伴的互动影响时,则同伴影响存在。但是在经验研究中证明同伴影响的存在则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是确定恰当的同伴群体;二是确定对同伴影响敏感的行为表现;三是解决因果性问题。⑦ 确定恰当的同伴群体,指识别出真正对个体发生影响的群体。社会接近性是同伴影响发生的前提条件,⑧它可能是规范与信息的作用、资源的作用,也可能是认知的作用。⑨而在实际研究中,几乎没有人提供有力证据说明如何确定影响群体,往往是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与研究的方便性,选择影响群体,⑩如班级、宿舍。 确定对同伴影响敏感的行为表现,指正确选择对同伴影响敏感的行为特征。高等教育阶段,同伴影响的主要观测变量是学习成绩,(11)也有许多研究涉及了酗酒、吸毒、性交、(12)抽烟、(13)作弊、(14)社团参与、(15)专业选择、(16)职业选择(17)等。 同伴影响的因果性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即选择性问题、映射问题和共时性问题。选择性问题指个体对同伴的选择性。由于这种主观选择性,很难将同伴影响与未观测到的个体特征对自身的影响区分开来,从而无法证明同伴影响的存在。映射问题和共时性问题指个体行为与同伴行为具有同步性,二者是相互决定的,在统计上很难区分并做出无偏估计。(18)假定群体中的A和B是相互影响的,当我们研究B对A的影响时,很难排除A对B的影响反过来影响A自身,其本质是解释变量连带地由因变量决定,即双向因果关系。(19)为此,很多学者寻找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这一问题,使用SAT成绩作为学习能力的工具变量,用以研究同伴影响。(20) (二)高等教育阶段同伴影响的实证研究与特征 教育领域的同伴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科尔曼研究了同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21),不仅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且使得美国政府实行校车制度,将不同社区、不同种族的学生混合入校、分班,对中小学教育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哈里斯认为,同伴群体而非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唯一决定因素。(22)但这种讨论与影响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阶段同伴影响的关注并没有多长时间。 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主要在西方社会背景下进行。这些基于经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总体上呈现出两个矛盾的特征:一是关于同伴影响是否存在相互矛盾。一方面,部分研究表明同伴影响是存在的,同伴能力对大学生学习成绩有稳定的显著影响。萨切尔多特对达特茅斯学院数据的分析,(23)赫尔等在瑞德学院的分析,(24)以及来自印度南部某大学的研究。(25)另一方面,不少研究则显示同伴能力对个体学习成绩影响微弱甚至没有影响。如齐默尔曼在威廉姆斯学院进行的类似萨切尔多特的研究,(26)克雷默等与思汀博瑞克那等则强调同伴能力对个体学习成绩没有影响。(27)二是关于同伴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相互矛盾。福斯特在对马里兰大学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同伴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同伴能力对男性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女性学生当中并不存在。(28)与此相反,韩莉等的相关研究却表明,同伴能力对女性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这种影响在男性学生当中并不存在。(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