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欧美历史学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持续深入,呈现出令人瞩目的鲜明特色。新的研究项目不仅为欧美抗日研究流入新的活力,而且正在改变欧美研究力量分布的格局;欧美主导的国际合作共同研究经久不衰,中国学界正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欧美在转移研究重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研究视角。这一切使近年来欧美学界的抗日战争研究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国内学界同人关注。 在欧美学界的抗日战争研究中,美国、加拿大向来为执牛耳者,他们设立前沿研究项目,组织国际学术活动,涌现出傅高义、麦金农、卜正民、戴安娜·拉里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知名学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以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中心,欧洲对抗日战争的研究也迅速崛起,成为国际上不可小觑的抗日战争研究的力量。 自2007年起,在英国利华休姆信托基金(Leverhulme Trust)资助下,牛津大学设立“中国抗日战争研究项目”(China's War with Japan),由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主持,团队成员有赖小刚、海伦·施奈德、聂洪萍、马修·约翰逊、艾伦·威廉·穆尔等近十人。该项目致力于通过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研究,分析战争对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影响,促进西方社会对战时、战后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有全面客观的了解。 该项目自成立以来非常活跃。首先,发表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拉纳·米特等研究人员在《近代中国》《欧洲东亚研究》《近代亚洲研究》《中国历史评论》等杂志发表诸多论文,并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学术著作,如赖小刚的《跃向胜利:山东省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财政力量,1937~1945》(荷兰:布里尔出版社2011年版),拉纳·米特的《中日战争1937~1945:为生存而奋斗》(企鹅出版社2013年版),阿伦·威廉·穆尔的《书写战争:士兵记录下的日本帝国》(哈佛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等。其次,主办或合办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国际学术会议,推动欧美、中国、日本等国在中国抗日战争研究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如2008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的“二战在亚洲和欧洲:战争、记忆与和解”会议,2009年在威尼斯召开的“欧洲、意大利与中日战争”学术会议,2009年在牛津大学召开的“如何讲述故事:东亚战时一代及其战后历史记忆”讨论会,2010年在牛津大学举办的“中日关系长弧:三个时代中国看与日本战争、合作和冲突”会议和“全球化世界中的跨国历史:过去与现状”会议,2011年在荷兰莱顿大学召开的“东亚的战争与冲突:关于战时中国的历史、政治新思路”会议和在牛津大学召开的“1937~1949年战时和战后中国的救济与重建”会议、在杭州举办的“蒋介石与二战”会议,2012年在牛津大学举办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国际研讨会。再次,邀请国际上一些知名专家到牛津大学举办关于抗日战争研究的学术报告,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例如2008年邀请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入江昭作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研究新动态”的报告,2009年邀请剑桥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专家方德万研讨“二战的结束与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邀请华威大学克里斯蒂安·赫斯博士研讨“从殖民港到生产城市:战争、工业化与大连的定位,1937~1955”,2011年邀请莱斯特大学托比·林肯作关于“占领局限的映像:1938~1941年长江下游三角洲的恢复与重建”的报告,等等。复次,积极参加欧洲及国际间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学术活动,或撰写学术论文,或举行学术讲座。该项目还联合蒋经国基金会、牛津大学出版社约翰·费尔基金、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近代亚洲研究》编辑部,组织欧洲的抗日战争研究人员撰写了9篇文章,作为“二战中的中国,1937~1945:经历、记忆与影响”(China in World War II,1937~1945:Experience,Memory,and Legacy)专刊发表于《近代亚洲研究》2011年第2期。通过这些活动,“中国抗日战争研究项目”聚集和培养了一批熟悉中国、客观公正地研究中国抗战史的学者,成为目前西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最活跃的学术组织之一。 此外,在欧盟研究基金组织——欧洲研究委员会(ERC)的资助下,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学院设立了“战争罪行与帝国项目”(War Crimes and Empire),致力于研究日本战争罪行、日本帝国主义的衰落及战后东亚为合法性而奋斗拼搏的历程,探究东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如何自我重新定义并于1945年后走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阴霾。该项目由日本研究专家顾若鹏主持。自2013年至今,该项目组织召开了三次国际学术会议,主题分别为“国际战争罪行审判中的台湾战犯”“战后日本的衰落”“媒体对东亚历史形成的影响”,并邀请中国、美国等知名学者开办一系列讲座,同时发表与出版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顾若鹏的著作《人鬼人:日本的战争罪行与中国的公平正义》(哈佛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集中研究战后关于日本战争罪行的司法审判和政策取向,分析最终造就冷战期间东亚现实政治格局的、复杂的中日政治较量,展现出当时形成的冷战因素,有助于了解当下西方史学界对日本在华战争罪行及战争罪行审判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欧美学者一贯注重通过国际合作,来推动中国抗日战争研究。早在2000年,哈佛大学傅高义就联合日本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山田辰雄、中国大陆近代史专家杨天石共同发起组织“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项目”(A Joint Stud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1931~1945),旨在促进中国、日本、美国和其他国家学者和研究机构之间在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上的合作。该项目成立后,已经于2002年在美国波士顿、2004年在美国夏威夷、2006年在日本箱根、2009年在中国重庆、2013年在中国重庆连续召开了五次国际学术会议,主题分别为:战时中国地方问题,中日战争军事历史,战时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战时国际关系,二战背景下的中日战争。目前该项目已经从最初包括中国(大陆)、日本、美国、加拿大4个国家的学者,扩展到涵盖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印度、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切实成为国际学者共同参与的跨国学术平台。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为中国学者参与其中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中国学者关于抗日战争研究的成果逐步进入西方主流学界。在2009年的会议上,“重庆抗战工程”和“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概念首次推向国际学术论坛,得到积极回应。会议发出了《重庆倡议》,充分肯定重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到2012年1月,英国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项目邀请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4位成员参加在牛津大学举办的“抗日战争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