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15)03-0110-20 一、MOOCs的内涵与特征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音译为“慕课”)目前有两种。一种叫cMOOCs,由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史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两人于2008年创立,之所以在前面加“c”,是因为其理论基础是“关联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论”。另一种是xMOOCs,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杜伦(Sebastian Thrun)和吴恩达(Andrew Ng)等人于2011年创立,并有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公司的平台为支撑,其理论基础一般认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cMOOCs相比有较大的“扩展”,所以通常也称为xMOOCs(这里“x”即表示可扩展性)。下文将在探讨MOOCs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cMOOCs和xMOOCs予以比较,并对MOOCs在线学习本质特征的关键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关于MOOCs的基本内涵 关于MOOCs的基本内涵,国内外学术界多倾向于按其名称“MOOCs”包含的四大特点论述[1][2][3]: 1.大规模(Massive)。MOOCs之所以被称为“大规模”,是因为其注册学生往往多达数千、数万乃至数十万计,针对一门课程开展如此大规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2.开放(Open)。所谓“开放”,是指它突破了人群、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任何一个人,只要能上网、有时间、有学习意愿,都可以进行MOOCs的学习。 3.在线(Online)。MOOCs是通过在线形式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而“在线”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或手机无线网络来从事各项活动。 4.课程(Courses)。MOOCs是在线教育与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是远程教育类和在线教育类课程,与传统课程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例如比较强调讨论、交流与互动(MOOCs中的互动是涉及“人机交互”、“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的多重深度互动),而且有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支持。 (二)对cMOOCs和xMOOCs内涵的比较 国内外学者对cMOOCs和xMOOCs的内涵做过比较研究[4-5],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学者袁莉和斯蒂芬·鲍威尔等,按照上述四方面作如下对比: 1.大规模(M)。其含义在cMOOCs中是便于形成各种学习社区和支持关联主义学习,在xMOOCs中则是指数量庞大的学生。 2.开放(O)。其含义在cMOOCs中是指开放获取(免费)和开放版权(可将内容下载并应用于其他场合),在xMOOCs中仅指开放获取而对版权则有限制(课程内容有版权保护)。 3.在线(O)。其含义在cMOOCs中是利用多种平台及服务在社区网络中学习(讨论式学习),在xMOOCs中是在统一的平台上独立学习(个别化学习)。 4.课程(C)。其含义在cMOOCs中是指共同分享实践、分享知识和理解(期望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参与到更广泛的学习社区去分享学习资源,并参与知识的创造),在xMOOCs中是指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消化)。[6] 上述比较既抓住了主要问题又简明扼要,但是对某些方面内涵的论述还不够全面、不够充分。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课程”方面的内涵,袁莉等主要是从“课程性质”的角度出发,认为从课程性质上看,cMOOCs主要是基于学习者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动态生成式课程,而xMOOCs则是完全由教师主控的讲授型课程(要求学习者必须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但是对课程的“指导理论”、“课程内容”特点和“课程实施”方式等完全没有涉及,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 二是关于“开放”方面的内涵,袁莉等主要是从已有“教育资源”的开放获取和已有“课程内容”的开放版权角度出发,认为在cMOOCs中拥有“开放获取”和“开放版权”这两种开放性,而在xMOOCs中仅有“开放获取”,对版权则有限制(课程内容有版权保护)。但是由于cMOOCs的课程性质是“基于学习者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动态生成式课程”,因此在其实施过程中特别关注知识的协同建构与创造——在基于“多重交互”在线学习方式的条件下,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共同分享的过程,学习者群体将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并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主题。这表明,在cMOOCs中除了已有“教育资源”的开放获取和已有“课程内容”的开放版权这两种开放性以外,还具有生成全新“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这种新学习内容既涉及“课程内容”也涉及“教育资源”);而在传统课程以及在xMOOCs中,像“课程内容”与“教育资源”这类学习内容与学习对象由课程事先规定(或由教师事先选定),因而都是有边界的、非开放的。可见,MOOCs的开放性还应包括生成全新“学习内容”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