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15)04-0034-08 近年来,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关注热点。尽管中外学界对于通识教育的严格定义尚有许多分歧,但一般来说,作为一种大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使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①因此,它对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质、广博学识和人文素养的重视有助于匡正长期以来片面强调专业教育的偏颇,纠正高等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我国一些大学如今也已通过借鉴哈佛大学等西方高校的运作模式开展了通识教育实践。然而,当前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在国内还存在着很多分歧和争议,各校的改革实践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遇到了许多问题与困境。究其根源,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与我国固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张力(tension)。这就使得我们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可避免地带有种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偏差,也成为制约其本土化实践的重要瓶颈。 在制度和政策研究中,“张力”这一概念常被用来表示由于一系列冲突与矛盾的存在而在制度内部或制度之间形成的一种对峙、拉锯式的紧张状态。同时,张力本身也蕴含了对立统一性,其形成双方虽互相冲突却彼此依存,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互相协调甚至转化。在哲学意义上张力是普遍存在的,它在我国当前的通识教育改革实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同中国传统的“君子不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模式它却是纯粹的西方舶来品,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无异于一种制度移植。因此,通识教育所带来的张力不止局限于课程层面的冲突,更有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制度结构等方面的激烈碰撞。能否正确认识和有效缓解这种张力,将直接决定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实施效果。 学校组织在结构层次上可分为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②。据此,本文在教育发展理念、管理体制和课程教学这三个层面上,对通识教育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间的张力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探索协调统一之道、深化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通识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间的张力 首先,在理念认知层面上,通识教育与我国当前主导性的教育理念、价值观、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之间都存在着明显分歧。认识观决定行为。这种核心理念层面上的张力如果无法消解,对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如果认识不清,就难以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架构之中给予通识教育以应有的合法性、恰当的定位和有效的融入途径,进而导致其实践过程困难重重。 (一)价值取向之争: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国家教育都不是中性的或超然于政治社会制度之上的。它必然会带有某些主观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并兼具两方面的价值和功能:一是保守功能,教育承担着政治社会化的责任,政府及其他统治机构需要通过教育来保存、巩固和传递主流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知识体系,传承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维护现有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秩序;第二,教育又必然带有促进自由的功能,以培养出富有自由精神、开拓意识和创新思想的公民与劳动者。一般情况下,国家教育都是要在自由和保守之间协调比例,努力寻找并保持一个良好的平衡。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和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两个常被相提并论的概念。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并不完全等同,但后者是前者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自由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自由主义(liberalism)。它契合了自由主义追求理性和高尚、完整人格的目标,也符合了其保障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选择权的政治诉求。因此近代以来,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正是在自由主义思潮的支持下才得到了传承和长足发展,并不断维护着自由主义在西方社会中的思想基石地位。强烈的自由主义倾向导致通识教育常与人们既有的政治生活方式产生冲突,甚至在原则上必须产生这种冲突③。因为对政府及其他统治权威的监督、质疑与批判正是自由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教育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持与弘扬,希望通过教育抵制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侵蚀,在教育的自由与保守功能之间偏重后者,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强调社会向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在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上,通识教育就和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直接冲突。前者所内蕴的自由主义精神会挑战政府所期望的教育的保守政治功能。 (二)教育发展思潮之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是近代西方的两大学术体系。但20世纪以来,后者的发展势头和影响力均远胜前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同样呈现出科学主义一边倒的局面,片面重视理工学科建设,轻视甚至边缘化人文学科。这种重理轻文的思潮固然是对中华文化传统中长期轻视科学精神的一种匡正,但过犹不及,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当前整个社会范围内人文精神的缺失。而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正是人文主义。它体现了向古典教育的回归,常被寄予复兴人文精神、提高社会道德修养的厚望。因此,提倡通识教育的努力会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上造成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分歧,在各高校的发展规划上也会长期存在着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和继续加强理工学科建设之间的方向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