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15)05-0038-13 “现实性(die Wirklichkeit)”或“实在性(die Realit
t)”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张世英主编的《黑格尔辞典》总结了“逻辑学存在论中从分析‘定在’发展出来的”现实性的意义:“①‘现实性’是按照其存在或肯定性去理解的‘定在’”、“②现实性是存在着的质”、“③上帝是一切现实性的总和”、“④较高意义的现实性”、“⑤现实性的多义性”。①英伍德撰写的英文版《黑格尔词典》列举了“现实性”的四种意义:“(1)本体论意义:按照逻辑思想(因果秩序的,现实的,等等)结构而存在的事物;(2)神学意义:实现了神圣计划的事物;(3)认识论意义:完全被理解和认识的事物;(4)价值意义:合理的、合乎理性标准的事物。”②德文版《哲学历史词典》的“现实性”词条第7款以“理性与现实性”为标题摘录了黑格尔著作中的29个观点,但未加概括。③如何在黑格尔众多著述中比较全面地概括“现实性”范畴的多种意义是一个难题,而且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能否以及如何在“现实性”的多种意义中找出一个中心意义。 哲学概念之“多种意义”与“中心意义”的区分和关联来自亚里士多德。他说,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为“是”(亦可译作“存在”)自身,然而,“在很多意义可以说一个事物‘是’,但所有这些‘是者’都关联于一个中心意义,一种确定的事物,它的‘是’不只是歧义性”。④然而,现代很多哲学家只承认概念的多义性,而否认其中心意义。比如,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概念有很多意义,它们的关联犹如“家族相似”,即家族成员“身材、面貌、眼睛颜色、步伐、脾性,等等”特征的相互交缠。⑤再比如,德里达认为,解构是“贯穿一个文本的全部和其他文本的详尽阐述,它必须围绕这些文本的形式,破译它们内在冲突的规律、它们异质性和矛盾”。⑥如果一个哲学家的文本中的核心概念没有一个中心意义,那么不但他的哲学思想是不成体系的,而且研究者对其思想的解释必定歧义丛生,对历史上毕生建立思想体系的哲学家而言,这些解释是不公平的。而亚里士多德既承认核心概念的多义性,又寻求中心意义的建造形而上学的方法,值得现当代哲学解释者认真对待。下文即按照这一方法,解释“现实性”在黑格尔体系中的多义性与中心意义。 黑格尔生前发表了四部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每一部都是一个体系。面对德里达把解构“贯穿一个文本的全部和其他文本的详尽阐述”的挑战,下文将在这些文本中解释“现实性”范畴在黑格尔体系中的多种含义,以及在《法哲学原理》中首尾一贯的中心意义。 一、作为主体运动过程和伦理实体的现实性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开始部分就阐述了“实体即主体”、“真理是全体”等基本原则。他说:“关于‘绝对者即主体’的揣测不仅不是这个概念的现实性,而且甚至使得它的现实性成为不可能的了。因为所谓揣测就是把概念设定为一个静止的点,但现实性却是一种自身运动。”他接着“特别强调:知识只有作为体系才是现实的,才能呈现出来”。⑦就是说,现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实体(如上帝)的属性,而是主体自身的运动过程,此过程展现的阶段、环节和状态同时也是科学认识的对象,即用概念或范畴把握的存在客体或认识对象。“现实性”范畴把握客体运动过程和科学体系的整体性质,它们都没有完全的现实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构成客体运动或知识体系的那些部分或要素没有现实性,而是说它们享有程度不等的现实性,因而构成了世界或知识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现实阶段或环节。 现实性既是主体的运动过程,也是现实的运动过程达到的相对固定的实体。《精神现象学》既没有把上帝、也没有把自然界当作现实实体,直到“伦理世界”阶段,自我意识才开始达到一个现实实体。黑格尔说:“伦理实体是一个现实的实体”,“这个绝对精神是一个共同体”,“作为一个现实的实体,精神是一个民族”。这里所说的伦理实体或精神共同体的社会历史形态是希腊城邦。希腊人的城邦生活被美化为:“是一些实在的精神,是一些真正的现实性,它们不仅仅是意识的形态,而且也是世界的形态”。⑧然而在黑格尔看来,希腊城邦只是相对固定的伦理实体,缺乏充分的社会现实性,因为它包含着以家庭为代表的“个别性”与以国家为代表的“普遍性”的矛盾,最终导致对抗分裂,造成希腊城邦的悲剧命运。 希腊人的美好城邦被扬弃之后,现实的社会诸形态继续在历史中前行,但没有达到完全的现实性。《精神现象学》第六章“精神”对希腊城邦之后的社会意识诸形态辩证运动的考察结束于法国大革命的“绝对自由与恐怖”。黑格尔在这一节的结尾处写道:“绝对自由从它的自我毁灭着的现实性过渡到另一片天地,过渡到一种自觉的精神,在这个新的王国里面,不具备现实性的绝对自由被当作真实的东西,而精神则是通过新王国的思想而重新振作起来”。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