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15)03-0071-04 1939年5月爆发的随枣会战是第五战区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所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最终以恢复双方战前态势而告终。汤恩伯军团,即国民革命军第31集团军,是此次会战中第五战区唯一一支嫡系集团军,武器装备优良,人员编制完整,战斗力居于战区其他部队之上,在整个随枣会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汤恩伯军团是日军作战的主要目标 武汉会战后,日军战区扩大,补给线延长,兵力不敷分配,有陷入泥淖之势。与之对峙的中国第五战区则因派系复杂,军队装备、素质和作战能力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部队在参加武汉会战时受损严重,重武器缺乏,战区直辖炮兵几乎损失殆尽,也无力对日军进行大规模的反攻。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双方就在桐柏山、大洪山地区形成了对峙状态。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抗战力量,1939年3月12日,蒋介石电令汤恩伯部即第31集团军在枣阳集结“归第5战区指挥”[1](P117)。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第五战区的实力,加剧了第五战区对武汉方面日军的威胁。 第31集团军下辖第13、85军,以及独立第1、2旅,共计6个师、2个旅近10万人。其中,第13军是汤恩伯的基本部队,也是该集团军的基干力量,该军在抗日战争中战绩显赫。抗战爆发时,第13军赴北平南口布防,在南口保卫战中顽强抵抗日军,坚守南口20余天,一时名声大震。后第13军的部队自北平、河北至山东转战,1938年1月18日扩编为第20军团,汤恩伯任军团长,下辖第13、85军。该军团曾隶属第五战区,参加台儿庄战役,切断矶谷师团后路,解台儿庄之围,为台儿庄大捷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无论是国军还是日军对该军团的评价颇高,这也是该军团转入第五战区会使日军倍感威胁的原因之一。 恰在此时,为了确保武汉外围的安全,日军第11军决定深入第五战区,打击中国军队主力,发动随枣会战(日军称“襄东会战”)。 1939年4月17日日军第11军制定了作战指导策略,其发动此次会战的主要方针是“捉住敌军准备进攻的态势,采取快速奔袭给予反击,一举在枣阳附近捕捉和歼灭敌军”[2](P127),同时,还要求“军在完成作战目的后,迅速回到大概原来态势,整顿警备的最前线……但必须确保随县一带”[2](P128)。可见,日军此次会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歼灭或削弱第五战区的有生力量。其具体策略是采用“分进合击,锥形突破,两翼包围”的战术,以日军第3师团为主力,沿襄(阳)花(园)公路向枣阳、随县发起攻击,企图将第五战区主力吸引在枣阳东北一带;日军第13、16师团沿大洪山以西、汉水东岸向北突进,切断国军向襄阳的退路,然后向北迂回包围;日军信阳方面一部进逼桐柏,以切断国军向北退路。这三路日军企图将国军围歼于枣阳东北地区。由此可见日军主要目标是位于桐柏山和大洪山之间、襄花公路沿线的国军部队,而这一地区是第五战区左集团军所在,防御的国军部队主要是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和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日军在其作战指导中也提到“此次作战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重点兵团第31集团军”[2](P129)。 所以无论是从日军发动“襄东会战”的原因来看,还是从日军制定的作战方针和策略上来看,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无疑是此次日军作战的主要目标。 二、汤恩伯军团是第五战区攻势防御的主要力量 中国统帅部和第五战区采取了“长久保持桐柏、大洪两山地带,以攻为守,予敌以打击”[3](P847)的作战方针。具体部署是:“配置有力部队于江防及汉宜公路正面,保卫宜沙;战力弱小部队使用于次要方面担任守备;战区主力控置于襄花公路方面,以作进攻退守的依据。”[4](P284)也就是说,第五战区所采取的策略是实行攻势防御,在抵御敌军进攻的同时,伺机对敌发动攻势,消耗、歼灭敌军。同时第五战区将战区左翼,即襄花公路地区作为攻势防御的重点地带。 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第五战区将兵力分成左集团军、右集团军和江防军。第31集团军在第五战区现有军队中战斗力较强,人员也较为完整,所以战区希望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将其视为对日军发动攻势的主要力量。1939年4月下旬,战区在樊城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采取攻势防御,适时在随县、枣阳中间地区采取攻势;“同时,并以机动兵团第三十一集团军拨归左翼兵团指挥,加强左翼兵团的作战力量”[4](P285)。根据李宗仁的设想,将汤军团置于左集团军的左翼,即襄花公路以北的桐柏山南麓,以桐柏山为倚托,在侧面监视敌人。“待我军正面将敌人主力吸入随枣地区后,汤军团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自桐柏山冲出,一举截断襄花公路,会同正面我军,将敌人包围而歼灭之。”[5](P562)所以,汤军团在左集团军的侧击是此次会战中国军发动攻势的重要力量,也是围歼敌军的关键力量。 但是在关于汤恩伯军团的部署和使用上,第五战区与统帅部产生了分歧。早在4月3日,军事委员会曾电告李宗仁,“对汤集团应作机动部队,须呈候本会核准,方得使用”[3](P848)。所以第31集团军虽在名义上归第五战区直辖,但实际上战区也无法随意使用。4月下旬,当李宗仁将战区制定的战略计划电告军令部后,得到的答复却是“汤恩伯集团军可在襄花方面,为战区总预备队,使用时机,不可过早”[3](P849)。蒋介石希望这支嫡系部队能够长久保持较强的战斗力,作为一支机动部队,可以随意调动,以支援各战区作战。所以从长期抗战考虑,蒋介石不愿意一开始就将汤军团放在抵御敌军的第一线,当然也不能排除其想保存嫡系军队实力的目的。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贻在此期间也曾请示军令部刘斐次长,请求使用第31集团军以支援左集团军战斗。但刘斐认为第31集团军是“委座为准备长期战争,及策应贵战区与第一战区危急状况时之事先部署,故坚决不准轻易使用”[3](P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