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南方出版传媒、花城出版社推出《民国文学史论》丛书一套六卷,主编之一张中良先生在题为《还原民国文学史》的“总序一”中说:“2006年,秦弓提出‘从民国史视角看现代文学’,意在把现代文学还原到民国史的历史语境中去重新审视。2009年,李怡阐述现代文学的‘民国机制’,将问题的讨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同为主编的李怡教授在题为《民国文学史,如何立论?》的“总序二”中则说:“中国大陆最早的‘民国文学’设想出现在1997年(陈福康),最早的理论倡导出现在21世纪初(张福贵)。”2014年9月19至21日,吉林大学文学院与《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合办“中国文学的‘现代’与‘当代’高峰学术论坛”,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力坚先生在提交的论文《回望“民国文学”》中说:“‘民国文学’并非新概念,早在上世纪20年代,周群玉《白话文学史大纲》(上海:群学社,1928)已将中国文学发展分为‘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古文学’及‘中华民国文学’四编;到90年代,葛留清、张占国亦有专著《中华民国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①,陈福康则在《应该“退休”的学科名称》一文倡导‘民国文学’②;然而,真正在学界引发连锁反应的是,2003年,张福贵在香港《文学世纪》发表论文《从意义概念返回到时间概念——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命名问题》,明确提出:‘现代文学最后必将被定名为民国文学。’”③ 大陆地区提出和讨论“民国文学”的来龙去脉,看来还须仔细梳理,但这并非此处关心的问题。现代文学学科这场由命名引发的讨论其实不妨先引入“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些思路。比如,当潘旭澜先生1993年在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他主编的《新中国文学词典》,将习惯所谓“当代文学”称为“新中国文学”时,就已经考虑到从国家体制角度命名某个阶段的文学史了。“当代文学”既可称为“新中国文学”,“现代文学”顺理成章也可称为“民国文学”,只是潘先生没这样表述罢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界开始了“文学制度研究”“文学生产方式研究”或“文化研究视野的文学研究”,也可能刺激现代文学研究者更多从体制、制度角度反思过去以作家作品研究为主的模式。一旦着眼于体制和制度,“民国文学”概念也就呼之欲出。 上述努力,都以各自方式实践着80年代初王瑶先生在《关于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一文中提出的“必须解放思想,扩大研究领域”④的主张。王瑶先生当时提出这个主张,部分地也受到当时的“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总体氛围的推动。 提出“民国文学”概念,除了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的灵感刺激,也受惠于近来活跃的民国史研究。这是来自文学研究外部更大的影响。但我不熟悉这方面情况,中良先生“总序一”提到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李新总编《中国民国史》(12卷16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我都未曾寓目,只好略过不谈。 “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还有第三个刺激。近年来,整个现当代文学或20世纪中国文学学科发生了醒目的变化,过去很热闹的“现代文学”“新时期文学”两个高原日渐沉落,一个学术洼地(“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迅速崛起,而原本破碎漂流的一块土地即“海外(世界)华文文学”也不断要求获得整合与定位,所谓“向中心”与“去中心”、Sinophone(史书美)、“根”与“势”的争论(王德威)热火朝天,俨然已成新的“显学”,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也来势凶猛,而“新时期文学”“后新时期文学”(“90年代文学”与“新世纪文学”)和“现代文学”一样,则颇受冷落。立足于大陆地区汉语写作研究的当代文学批评界于是乎急欲提前作古,强调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和历史化叙述,比如程光炜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多年如一日“回到八十年代”的学术考古。现代文学受此影响,也不甘寂寞,赶忙收拾金银细软,继九十年代“文化怀旧”之后,开始踏上文学史领域“民国范”“民国风度”的寻梦之旅,试图以此继续保持相对于“当代文学”和“海外(世界)华文文学”“网络文学”的那种传统上挺然翘然的学科优势。 主张1911至1949年的文学以“民国文学”之名入史,不为无因。文学史要么以历史发展阶段叙述,如上古、中古、近代、现代,要么以朝代命名,如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这是修史惯例,故“民国文学”概念无疑可以成立,且可与“现代文学”并行不悖:后者也并非不合修史惯例。 但“正名”固然重要,“正名”之后还必须解决名实关系。谁也不会满足于仅仅更换文学史某一阶段的名称,或满足于研究某一阶段文学史得以展开的制度、机制、文学政策、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化政治的生态环境,而回避“意义主导”的文学史研究基本诉求,否则“民国文学”只是“时间主导”的一次单纯名称变换,作为文学史模式本质上还是跛脚的。 民国时期的文学成就高,诚如中良先生在《回答关于民国文学的若干质疑》一文中所说,“如此自由、开放,与其说表现了现代性,毋宁说显示了‘民国风度’”,“民国风度将与弘放汉风、魏晋风骨、盛唐气象、宋朝的理风雅趣一样载入中国文学史册”。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