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5)03-0026-07 进化论,是一种现代的世界观。它在19世纪末从西方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历史观念和思维方式,在中国现代反封建思想斗争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新青年》倡导新文化运动,所用的一个思想武器就是进化论。但查阅相关报刊资料可以发现,《新青年》并非宣传进化论的主力,而是实践进化论思想的一个主要阵地。它从思想启蒙的实战需要出发对进化论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影响了进化论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其内在的思想裂隙则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给人们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贡献、确立中国发展方向时带来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顺势而为之:把进化论思想付诸实践 据晚清与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1897年12月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于《国闻汇编》(天津)刊出后的两年时间里,报刊上文章的标题中没有“进化”的字样。1900年,有12篇文章提及进化问题,主要是《清议报》连载的日本人有贺长雄所著的、由璱斋主人翻译的《社会进化论》。这表明进化论开始在思想界引起重视。迄至《新青年》(第1卷《青年杂志》)创刊的1915年,报刊上关于进化论思想的文章总计335篇,进化论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产生重大影响,成了整个社会及思想变革的重要工具。 考察这一时期报刊上关于进化论思想的文章,大致属于翻译和学理探讨为主。发表这方面文章较多的报刊有:《新民丛报》22篇(集中在1902-1904年,如连载的《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等),《万国公报》29篇(集中在1901-1906年,如连载的《格致进化论》《论欧洲进化源流》和《论红种人之进化》),《新世纪》21篇(集中在1907-1908年,如《进化与革命》《论习惯之碍进化》和连载的《互助:进化之大原因》),《东方杂志》9篇(集中在1905-1915年,如《社说:论中国进化》《社说:物质进化论》《社说:工业进化论》《社说:论中国政教宜求进化》《华赉斯博士道德进化新论》和《人群进化观》),《大同报》17篇(集中在1908-1914年,如《论着:人类进化说》《论着:天然和平进化之世界说》《社说:家庭进化论》《社说:世界进化之先导》《论说:论人类天演进化之理由》《论着:论古今进化退化之机关在于道德》和《论着:世界学术思想进化编叙略》)。另外还有一些刊物发表过少量的关于进化论的文章,比如《外交报》1903年第3卷第20期发表的《论外交之进化》和1904年第4卷第30期发表的《日本研究国际法之进化》,《人道周报》1903年第3期发表的《人道进化之动机》和同年第4期发表的《如何而渡此危险:中华民国之隐忧,世界进化之大梗》,《甲寅(东京)》1915年第1卷第10期发表的《道德进化论》,甚至《绣像小说》杂志也发表了由惺庵所著的连载小说《世界进化史》。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新青年》也参与了进化论思想的宣传。有意思的是,到1920年,它发表关于进化论思想的文章仅见4篇,即1917年3卷3号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1918年5卷4号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1919年6卷6号朱希祖译的厨川白村《文艺的进化》和1920年7卷3号胡适的《国语的进化》。同一时期其他各报刊发表的关于进化论思想的文章却总计178篇。1921-1923年,全国各报刊发表的关于进化思想的文章篇数达到了历史高峰,分别为163、124、104篇,总计391篇。在20世纪上半叶,这是空前绝后的,可以说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交锋的新形势,即新文化运动迅猛展开后遭遇了保守势力的抵制,相应地促进了启蒙的先驱对进化论思想的高度重视,加大了宣传进化论思想的力度。但同样非常有意思的是,1921-1923年《新青年》发表关于进化论的文章仅2篇,即王星拱发表于1921年9卷3号的《生物进化与球面沿革之概说(附表)》和周佛海发表于1921年9卷2号的《从资本主义组织到社会主义组织的两条路:进化与革命》。 这个统计数据表明,因为进化论强调进化的观念,众多新兴的报刊大力宣传,成为晚清和民初推动社会变革、批判封建文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化的观念从此开始被知识界中的进步力量广泛接受。《新青年》基于这种寻求变革的社会思想形势则更进了一步,把关注重点从进化论思想的宣传转向用进化论思想来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因而虽然它发表的关于进化论的理论文章相对很少,但它所推动的新文化运动却处处借助于进化论的观念,用进化、发展的思想来批判旧文化和旧文学,提倡新文化和新文学。 这一办刊宗旨,反映了民初社会的复杂矛盾和陈独秀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独特思考。“中华民国”的成立开创了亚洲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新纪元,但随之而来的袁世凯专权在革命派看来使辛亥革命成果付之东流,因而他们在军事上掀起讨袁行动的同时,在思想文化界开始酝酿更集中地批判封建专制所依赖的儒家思想体系。①陈独秀提出:“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非予之所忍言者……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②陈独秀看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危机已相当严重,关键在于旧的思想依然牢固地统治着民众的头脑。而要解决这一危机,则必须在晚清的思想启蒙运动基础上以一场新的文化运动来彻底批判封建思想,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体现的是青年胜于老年的进化论思想,但他关注的重点显然是辛亥革命后积累起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也就是说,他是用进化论思想来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心目中堪当中国社会变革大任的“青年”,必须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样的青年,与中国传统思想熏陶下培养出来的士大夫完全不同,是新时代具有新思想、新视野、新人格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