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高等教育承担着培育高级专门人才、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促进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是社会建设之根基。作为社会思想高地的大学,理应自觉推进治理体系综合改革,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此垂范。然而,在大学治理中存在着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角色定位模糊、科层制管理权力僭越、大学校长领导力薄弱、治理制度难以与时俱进、功利主义侵蚀治校理念等诸多困扰,以致阻碍了大学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大学相继推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综合改革方案,旨在理顺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为建设合理的大学治理结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顺畅优化的治理过程与卓越的大学校长领导力密不可分。在大学治理困局中,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无疑是一剂制度药石。对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大学校长而言,在重新明晰角色定位和任务,从而实现对大学的现代化治理等方面,必须迈出实质性的关键步伐。为此,2015年4月14~15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学”一级学科基地、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了“大学领导力与大学治理现代化”高峰论坛,以期学界就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更多切实探讨。 ——原刊主持人阮凯 高苑敏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该组织第143个成员。教育属于服务贸易领域第5类,受到《服务贸易总协定》约束。作为具有很强竞争性的高等教育在加入“世贸”后,虽然机遇和挑战同在,但对尚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我国大学而言,面临的挑战更巨大。“入世”后不久,有位在美国攻读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因其导师要求学位论文做“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而回国做专门调研。在遭遇北京几所著名大学校长和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访谈要求婉拒后,由于我关于《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一书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故时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的陈学飞教授推荐她到清华大学找我,当时我的身份是清华大学伟伦特聘访问教授。听了该博士候选人的介绍后,我给她的建议是回去与导师商量换选题,因为这个选题太敏感。其实我未直说出的原因除了如前所述的不少大学对“入世”后将会面临怎样的国际竞争和挑战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外,另是不少大学校长尚无领导力的概念,故也就没有针对大学领导力改善、提升的任何考虑。坦言之,即便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多年,当时我也是首次接触领导力概念。然而近10年来,领导力培训班如同领导学书籍一样在国内泛滥了。 “领导力”与“领导”不是同一概念,但两者高度相关。关于“领导”,领导学大师沃伦·本尼斯说:领导的概念既复杂又难以掌握,所以人们用很多词汇试图加以解说,结果是越描越黑;领导就像“美丽”这个词汇很难界定,但一旦你看到它时就会了解。“领导力”与“领导”概念一样,似乎很难说清楚,但人人又似乎知道它意味什么。何谓领导力?我个人持“领导力是领导能力的总和”的观点,即领导力不是单一的领导能力概念,而是覆盖领导全过程,对管理全要素施加有目的、系统性影响所产生的组织合力。换言之,领导力不只是领导者之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领导艺术产生的影响力,更是领导者或领导团队在领导过程中对诸多管理要素科学整合、配置等形成的领导合力即领导力场。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者的特质和领导过程的方法、技能和艺术反映,因此不能把领导力简单等同于领导者个人特质产生的影响力,更不能等同于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上述领导力界定可以演绎出如下结论:领导力不只是领导者个人影响力的反映,更多时候是一个组织影响力的反映。领导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决策层、领导层对该组织及其个人产生的组织领导力,这个层面的领导力包括组织的理念、决策、结构、制度、资源、文化等领导力要素产生的影响力;二是个体领导力,即由领导者个人产生的领导力。领导力的核心就是影响力,其对组织资源能否高效利用、组织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领导力的特别重要性预示着领导科学的研究将由领导行为研究范式转向领导力研究范式。 在明晰了领导力概念后,我们回到大学领导力的问题。何谓大学领导力?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Amanda Goodall教授在研究“研究型大学与校长的关系”时访谈了英国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23位校长,绝大部分校长认为领导力就是确定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及规划学校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这个表述并没有从大学领导力的内涵本质上提炼概念。什么是大学领导力?我以为大学领导力是:大学领导者根据组织环境、运用个人特质及其合法职权组织资源,为实现大学组织目标,对大学组织及其成员实施的综合影响力。大学领导者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确定办学特色、明确大学目标定位、寻求充足办学资源、有效组织管理和追求学术卓越。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学领导者不仅要发挥影响,而且需要拥有合法的领导权和相应的资源基础。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马丁·特罗在《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与领导力》一书中,把高等教育领导力归纳为形象领导力、政治领导力、管理领导力和学术领导力。所谓形象领导力意味着以强有力的方式去表达、展示和诠释大学的办学特色、核心目标和价值观;政治领导力指缓和众口难调的矛盾、化解内忧外困的压力,为大学发展大计获得各方支持的能力;管理领导力为指导和协调大学内部各种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能力,包括选聘管理人员的正确判断力、制定和管理预算,规划未来发展,以及建设和维护校园的能力;学术领导力指成为在教学科研中的伯乐,适时适地以合适的方式介入以优化学术构架,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并支持管理团队聘请具有潜质的教师和学者。[1]在这里,马丁·特罗根据大学的领导要素虽然重构了和前瞻与规划、善断与决策、沟通与协调等截然不同的领导力框架,但其有过于宽泛、笼统之不足。根据本人对大学领导力的界定及大学领导力要素的提炼,提出对大学领导力建构模型。如图1,这个领导力构架毫无疑问对已有的领导力理解具有颠覆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