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青年朋友一起读鲁迅杂文。因为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家读鲁迅的作品,都读他的小说、散文,这些年又比较关注散文诗《野草》,但很少人读鲁迅杂文。现在中学的语文教材里鲁迅杂文作品越选越少。但是有一个事实却不能回避:鲁迅全集里的小说、散文、散文诗只是第一卷、第二卷的一部分,第一卷、第二卷多半以及从第三卷到第八卷都是杂文,也就是说,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主体。那么,忽视杂文也就涉及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学术界也确实有人认为鲁迅杂文不是文学,鲁迅由写小说、散文、散文诗到写杂文是一个选择错误,甚至是他创作力衰退的表现。所以很多人都只承认小说家的鲁迅,散文家的鲁迅,不承认杂文家的鲁迅。还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鲁迅杂文都是时事评论,是对当时的现实发表意见,也许当时是有意义的,但是时过境迁,随着历史的推移,他的杂文就失去意义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读鲁迅杂文的理由,就是我们不了解鲁迅杂文的背景,就读不进去,也读不懂。但是鲁迅自己不是这么看的,他一再说,我的杂文“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却有着时代的眉目”。他还说,“中国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看得出鲁迅是非常看重自己的杂文的。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认识鲁迅的杂文?在我看来,杂文不但不是鲁迅才华衰竭的表现,恰好是他终于找到的一种最适合他自己,以及他和自己时代关系的一种文体。我们讨论鲁迅杂文,首先要注意他的杂文和时代的关系,具体说就是要注意鲁迅杂文和现代报刊、现代传播的密切关系。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曾经这样回忆鲁迅晚年的写作:白天如果没有客人,他就在书房里遍翻各种各样的报纸和杂志。在翻阅过程中,他受到刺激,有些想法,就开始酝酿写文章。海婴最难忘的,就是鲁迅构思时的神态:经常眯起眼睛,躺着靠着藤椅上打腹稿,反复地琢磨,不说话,这时候谁也不敢打扰他。他考虑成熟了,往往在深夜里提笔成文。有些重要杂文常常通宵达旦地写一晚上。写完以后,过两三天杂文就在报刊上发表了,而且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响。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有人欢喜,有人骂,还有人怕。每年年终的时候,鲁迅要把这一年的杂文全部收集起来,编辑成册,还会有个长长的序言或跋,详尽揭示杂文背后的时代背景。杂文可以说是一种报刊文体,是跟现代传播媒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最具有现代性、先锋性的文体。 其实,杂文很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网络文学,所以大家不要觉得鲁迅的文学很神秘,他的杂文就是今天的网络文学,只不过是发表在纸质上。我曾开玩笑说,大家不要小看网络文学,说不定网络文学作者中将来就会出现一个鲁迅。鲁迅就是当年的现代传播媒体培育出来的。杂文是鲁迅作为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通过现代的媒体和他所处的时代,中国以及世界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一种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鲁迅正是通过杂文,自由地出入于现代中国的各种领域,最迅速地吸纳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然后作出政治的、社会历史的、伦理道德的以及审美的评价与判断,作出自己的回应;然后又借助传媒影响,而立即为广大读者所知晓与接受,并最迅速地得到社会的反馈。随着现代媒体对现代生活日益深刻的影响,杂文就真正深入现代生活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杂文作为媒体写作的一种方式,不仅使鲁迅终于找到了最适合他的写作方式,创造了属于他的文体,而且在一定意义上,逐渐成为鲁迅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大家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在网络时代,网络写作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鲁迅应该是一个先驱吧。 当然,不是任何的媒体写作都是文学,这是我读鲁迅文学的最直观的一个感觉:同样自称是“杂文”,许多人(包括今天一些著名的杂文家)写出来的,在我看来,都只是思想政治文化学术评论,而不是文学;而鲁迅的杂文却是真正的文学。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鲁迅杂文的文学性表现在哪里?这是一个研究难题,坦白地说,鲁迅研究界至今还没有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鲁迅杂文美学”还是鲁迅研究的薄弱领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同学们有兴趣,可以研究,这是一个极好的博士论文题。我自己也是在准备研究,今天说说我体会到的鲁迅杂文的一些特点。 一、鲁迅杂文类型化写作所具有的超越性 先从前面提到的鲁迅杂文不知道背景读不懂的疑问说起。鲁迅杂文确实有这样的特点:它总是对现实问题作出及时回应,有很强的具体针对性,不了解背景,就不知道在讲什么。鲁迅杂文的取材、构思的起点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个别的现象。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对现象形态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他有极强的形象记忆能力,这是最能表现他的文学家特质的。但鲁迅同时是个思想家,具有思想的穿透力、联想力,从个别到普遍,由具体到抽象,提升、概括出一种社会典型现象或社会类型,从“这一个”到“这一类”。但仍保留现象形态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以及感情特征。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它是一种“类型化的写作”,是“这一个”和“这一类”的统一。它的最大特点,是“开口小而开掘深”。关键是“开掘深”。鲁迅对任何问题的开掘,都深入历史文化的深处。鲁迅所具有的渊博的知识,使得他具有很强的联想力,会想到中国的历史文化种种类似现象,所以他在解剖任何社会现实现象时,都能挖掘到历史文化的根源。所以他的杂文,不仅是“社会批评”,更是“文明批评”。对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有鞭辟入里的审视。另一方面,鲁迅对社会现象的开掘,又总能深入人性的深处,其中包括了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正是这两个深度:历史文化的深度,人性的深度,就使得他所概括出来的类型,就具有了普遍性与超越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既是从自己生活的现实出发,具有时代性与历史性;又超越时空,一直延伸到今天、当下,具有当代性。这是鲁迅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地方。 这些年很多人总想把鲁迅送进博物馆,成为“过去式”的人物,是代表历史文化高度的伟人,大家尊敬的对象,但与当代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希望鲁迅成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而非现实的存在,但要做到这一点,恐怕很难。至少我自己在读鲁迅杂文的时候,就常常觉得他还活在当下的中国。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杂文摘录出来,加上一个标题:“鲁迅论21世纪中国文化”,在报纸上发表以后,大家都觉得鲁迅就是针对当下中国文化种种怪象在发言。所以我说鲁迅是个“正在进行式的作家”。他的作品,特别是杂文,对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具有很特殊的启发性。我自己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去重读鲁迅作品,总有新鲜感。鲁迅的许多精彩论述,过去读的时候因为没有这样的问题就不注意,现在带着问题读,一看,眼睛就发亮了,仿佛茅塞顿开,引发出许多新的思考。所以我有一篇演讲,题目就叫“活在当下中国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