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思想文化界发生了新的转型,80年代轰轰烈烈的“新启蒙”思潮受挫后中断进程,与此相应的则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文化保守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价值立场。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对激进变革、回归民族传统,重新重视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使之成为现代生活的思想与精神资源。这种以“国学热”和“儒学复兴”为表征的文化保守思潮,从反思80年代的“文化热”到反省“五四”以来乃至近代以来的激进主义思潮,它开始了对20世纪知识分子文化立场和学术态度的全面反省。 一、“文化保守主义”兴起的原因及其表现 9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对世界范围内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一种文化反应。思想文化界开始了对“激进主义”的清算,如李泽厚说:“现在海外也好,海内也好,都在对政治激进主义进行再认识。”①美籍学者艾恺在《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里认为,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的文化背景正是文化守成主义。 此外,海外新儒家的影响也不容小觑。1986年,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首次在大陆出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90年代大陆思想界的走向。该书对“五四”激烈反传统持强烈的批判立场,认为它直接导致了“20世纪中国知识界在意识认同方面的深刻危机。”1988年,另一位海外学者余英时在香港做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演讲,中心观点是批判激进主义。1990年12月,哈佛大学教授、海外新儒家代表学者杜维明在香港《二十一世纪》发表题为《化解启蒙心态》的文章,这与他多年来提倡的“儒学复兴”互为表里。它不仅是对80年代“新启蒙”思潮的批评,是对五四运动的批评,更是对两者的精神来源——西方启蒙主义的批评。这些海外文化保守主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对大陆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显然有着重要影响。 但是,文化保守主义再度兴起的根本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国际局势的影响,或者是海外一批新儒家作用的结果,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就是两股此消彼长、彼此纠缠的社会思潮,当下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复兴也是近现代保守主义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延续和发展。与此前文化保守主义相比,9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虽然没有像20世纪前半叶那样产生出有一代影响的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更没有产生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著述,但今天的文化保守主义仍然以不同的形态申明了自己的文化主张,呈现出较为鲜明的新特色。 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用一整版篇幅发表了一篇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的文章,两天后又在头版刊出了《久违了,“国学”!》。随之,北大老教授季羡林提出,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1994年,《原道》创刊,明确地打出了“保守主义”的旗帜。进入新世纪,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蒋庆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读经运动”。蒋庆还选编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丛书共12册并公开出版。 2004年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年头。“2004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72位各界名流参加,闭幕会上通过和公开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宣言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官方和民间的造势下,研究机构和学院也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2005年宣布成立国学院,承担国学专业的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81岁高龄的红学专家冯其庸被聘为院长。稍后不久,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宣告成立。海外以传播中华文化为旨归的“孔子学院”也纷纷设立。 启蒙知识分子由“激进”趋向“保守”,是当下“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另一特色。“新启蒙”思潮在80年代末被迫中断,一批启蒙知识分子开始对“五四”以来的激进启蒙进行反思,他们由对“五四”精神的自觉承继转为对“五四”激进思潮的反思。作为80年代新启蒙领袖人物,李泽厚的“救亡压倒启蒙”为新时期启蒙思潮出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90年代之后,李泽厚一改原有学术立场,“放弃激进的社会/政治批判话语,转而采取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话语”;②另一“反传统”代表人物甘阳,曾对自己80年代以来的思想转变进行了详细自述:1985年-1986年是提出“发扬传统的最强劲的手段就是反传统”的阶段……而1988年的《儒学与现代》已经全面肯定儒学与中国文化传统,明确为“文化保守主义”辩护。③新世纪之后,他更是提出了“通三统”④的主张,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还有80年代主编过《新启蒙》杂志的王元化。曾发表过著名论文《为五四精神一辩》的王元化先生,90年代也提出“反思激进主义”、“克服启蒙心态”的文化立场。⑤ 回顾百年来的思想史,当巨大的社会变革开始时,主张变革的激进思潮会占据上风,而一旦这种变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尤其是遇到挫折和转折时,思想文化界乃至整个社会则会涌动起一股“向后看”、“向回转”的呼声。以这种角度,我们也可以大略理解90年代国内思想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出现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