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国际冲突起源的众多理论中间,近年来出现了把不同理论结合起来的趋势。美国学者布兰特利·沃马克提出的“不对等关注”理论,就是将结构现实主义与政治心理学相结合,它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际关系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对称权力结构是国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其是否一定会引发不对等关注并诱发国际冲突?从国际政治的经验事实来看,可能并非如此,大国并不一定会漠视小国,存在权力差距的两国也完全有可能和平相处。本文引入共有观念即无政府文化的变量,认为在霍布斯文化和康德文化背景下,不对称权力本身并不会导致不对称关注,而在洛克文化背景下,不对称权力易于导致不对等关注,从而产生错误知觉和国际冲突。当前,中国与周边小国同处于洛克文化背景之下,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与周边小国的权力不对称格局也是客观事实,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小国的关系、改善中国在周边国家的形象、进一步优化中国的周边环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沃马克不对称理论:内涵与问题 沃马克的不对称理论从国家间互动层次出发,将政治心理学与结构现实主义相结合,指出不对称权力结构下的国家间的不对等关注,将成为国际冲突的可能来源。不对等关注理论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对权力不对称的双边关系里,两国权力的差异意味着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面临的风险大小不同,从而引起彼此的不对等关注。较弱的一方由于有更大比重的利益攸关,因而会更加重视同强国的关系,倾向于更加投入,同时,其自身敏感性、脆弱性也更强。在这一不对称权力结构中,强国却没有同等程度地重视另一端的国家,而是相对而言表现出政策的不协调、时断时续的关注,实力较弱的国家会倾向于将其解读为刻意行为,并容易导致对后果的严重估计。一方的过度关注与另一方的过于漠视彼此强化,进一步产生错误知觉,弱国的行为会被强国看作是挑战,而强国表现出的敌意则被弱国视为致命的威胁。① 如图-1所示,以强国A、弱国B为例,沃马克进一步阐释了不对等关注的成因。在A国和B国构成的不对称关系中,实际上包含着A对于B、B对于A两对子关系。相对于A对B的关注角度,B对A的关注角度要大得多,即A国对B国更为重要、影响更大,B国对A国的影响则较小。对弱国B而言,A国的一举一动关系到B国的切身利益,B国有充分的理由关注A国、重视同A国的关系。但在A国看来,B国不占据A政策议程的重要位置,B国的一举一动也不会危及A的安全与核心利益,由此强国A、弱国B之间产生了不对等关注。②
图-1 不对等关注成因 图表来源:Brantly Womack,"Asymmetry and Systemic Misperception:China,Vietnam and Cambodia during the 1970s",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Vol.26,No.2,2003,p.112. 显然,在强国A与弱国B的双边关系中,两国对彼此的关注程度并不相同。即使在关系稳定时期,由于B国实力较弱、规模较小,两国在交往中产生的同等大小的利益或损失,在B国都占有更大的比重。B国的整个领导层都对A国保持较高的关注度,而不仅是B国内研究A国的专家。由此,B国针对A国制定的政策就更加协调,对A国行为的反应也更加敏感。③换句话说,不论A国的意图如何、两国关系如何,A国相对强大的权力就使相邻的弱国B产生了天然的脆弱性。 相对而言,A国对这对双边关系的关注度则较低。与B国相比,对A国来说,两国关系中同等的利益或损失都不那么利害攸关。在对外关系方面,那些实力更强、对A国更为重要的大国占据了A的政策议程,A对B较高程度的关注更可能是阶段性的、集中于特定议题,而通常情况下,A国内只将少部分注意力集中于B。A国规模较大,有更多的国内问题亟待处理,这也限制了它对B的关注。 在这样的不对称关系中,两国对彼此相对地位的敏感性也不同。B国会更重视两国关系的“平等”性,并试图通过获得A对本国自主性的承认,加强与他国的集体身份,来提升自己的相对地位。另一方面,A国则希望获得B的顺从,这意味着B国在接受并承认不对称关系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在彼此关系良好的时期,A承认B的自主性,B则不反对彼此的不对称关系。但如果两国关系出现紧张,在一方要求“自主性”与另一方要求“顺从”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二者的目标变得不可调和。④一方过度关注,一方却过于漠视,加上两国对相对地位敏感性的差别,就容易造成双方的错误知觉。 沃马克进一步解释了错误知觉产生的关键因素。两国对彼此行为的理解依据是“金规”(the Golden Rule),即B国站在小国位置上看待A国,认为对方拥有更强的实力,同时会表现出与自己同等程度的关注,而A国总是站在大国角度来看待B国,将其看成是挑战者。A和B认识上的差异以及A国国内政治的多样性,导致B对A的政策变化保持着高度警惕。而B希望降低不确定性的行为,例如与更强大的国家接近或结盟,就会引起A对B的警觉,前者试图将后者拉回到原来的身份立场,但这一举动后果却适得其反,小国B感觉更加不安全,会制定更为激进的政策加以应对。两国对彼此的知觉进一步扭曲,更从彼此的行为中解读出螺旋上升的敌意,由此,两国的冲突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