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9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1-380X(2015)04-0014-08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支点,即忠与孝。忠、孝文化以践行者自我为原点,遵循由上而下延伸的单指向文化维度。作为封建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极力推崇忠、孝文化,以达至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目的。忠、孝文化看似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支点,二者之间实则并不对等,中国古代士大夫在忠孝无法兼全的特殊情境下,往往作出厚此薄彼的选择,即以全孝来回避尽忠。从古代士大夫在忠孝难以两全情况下的选择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对孝道文化的偏重超过了对尽忠文化的偏重。如果把观察视角由统治者或正统思想转移到民众或民间文化,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民众或民间文化对孝文化的推崇远远超过对忠文化的推崇。由此观之,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似乎可以归结为“孝文化”。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先秦钟鼎文中反复出现会意的“孝”字,为省略下部的“老”与“子”二字上下结构组合成会意字,意为“子承父也”。[1](P328)作为儒家伦理文化的内核,孝道在民间的普及,往往通过老百姓家庭、家族与宗族的“慎终追远”的“孝行”(如年节祭祖、清明扫墓、冬至祭祖活动)与民间宗教信仰两种方式来实现。秦汉以来的学者对儒家伦理孝道思想的诠释,可以用浩如烟海的成果来形容,但对民间孝文化的关注则相对不足,研究成果比较单薄,多在方志或家谱的传记中附带记载。民间信仰中把历史上或传说中的纯孝之人供为神灵,为之建立专门的寺庙,让孝文化上升到一种民间信仰。这种存在于赣西北湘赣边客家分布区的孝仙信仰,可以看做是我国孝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网上检索,发现学术界对这种特殊区域孝文化现象缺少关注。本文探讨赣西北湘赣边境民间杨孝仙信仰,应该属于孝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小小盲点。笔者希望通过对处于偏僻边境乡村的民间杨孝仙崇拜的研究,揭示出与儒家孝道文化有所区别的民间传统与形式。 一、杨孝仙信仰的地域范围 杨孝仙信仰是以杨孝仙为主神、以麻衣庙或孝仙庙为依托、以传承民间孝道文化为宗旨的一种区域化民间信仰。这一民间信仰主要流传于赣西北湘赣边境客家分布区域或客家文化辐射区域,涉及两省5市6县,两省即江西省与湖南省,3市指长沙市、株洲市、宜春市、萍乡市、株洲市,6县(区)包括湖南的浏阳县、醴陵县、平江县与江西的袁州区、万载县、铜鼓县。这一范围在自然地理上的南北界限——幕阜山以南、罗霄山脉五峰山以北之间,北界平江,南抵醴陵;东西界限——湘赣边境区域的南北狭长山区地带,铜鼓、万载在其东,浏阳平江在其西;基本地貌——山区丘陵地貌,山崇岭峻,交通闭塞;人口分布特征——湘、赣两省居民,包括了三大民系,赣语民系、湘语民系与客家民系,语言民系都比较复杂,属于客家文化区域或客家文化辐射区域;该区域的产业特点——属于我国最重要的烟花鞭炮生产区域,不论是浏阳、万载、萍乡还是醴陵,在历史上与现实中都以花炮生产为主业,当地民众大多从事危险的花爆与烟花生产及与之相关联的土纸业手工生产。 杨孝仙信仰分布范围涉及三个区域概念,即信仰核心区、信仰散布区与信仰辐射区。 孝仙信仰核心区在湖南的浏阳县城区。孝仙信仰是浏阳县及县城仅次于陈大仙信仰的第二大民间信仰,其主神杨孝仙本为浏阳市城区人,浏阳县城区是孝仙信仰的始发地。浏阳县城区建立杨孝仙庙的时间可以远溯唐代,孝仙信仰流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浏阳市区如今还保留了两所杨孝仙庙:一是县城淮川街道办事处劳动路鹿角冲飞行山杨孝仙人庙,这是浏阳市范围内最大的杨孝仙庙,其孝仙信仰活动最为频繁、香火最为旺盛;另一个是县城关口街道办事处丁家坪平袁山杨孝仙人庙,是城区保留最为古老的孝仙庙。① 孝仙信仰的散布区是指除浏阳县城中心区域外、以孝仙庙为依托的布点区域。根据调查及相关资料,湖南省的麻衣孝仙信仰散布点最多,如浏阳县大围山镇白沙杨孝仙人庙、达浒镇麻衣庙、澄潭江镇麻衣庙、太平桥镇麻衣庙;②平江县麻衣庙分布于全县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如位于县南的安定镇小田村麻衣庙,位于县西北的岑川镇麻衣庙,位于县东偏南的献冲乡麻衣庙,位于县北偏东的湖佩乡麻衣庙以及位于县中的县城所在地的麻衣庙,同治《平江县志》卷55“艺文志”载清末平江训导李泽泮“访杜工部”诗有“我从耒阳来,曾拜杜工墓。今住孝子祠,遗冢谈工部;相隔祗里余,老僧导先路”[2](P32-33)之句,载明有孝子祠在杜甫墓附近;麻衣信仰在民国时期曾经是醴陵县最为普遍的四大民间信仰之一,据民国版《醴陵县志》“宗教志”载,“其流行民间最为普遍者曰龙神,曰天符,曰包公,曰麻衣”,[3](P21)当时有麻衣庙分布于县治的南、西、北,据说总数达42座,数量之多仅次于龙王庙,民国版《醴陵县志》中“宗教志”中“诸神神祠表”[3](P22-27)对此有详细记载,醴陵现今依然保留了不少麻衣庙,如县古城区“南门口”的麻衣庙,县中南部嘉树乡的麻衣庙,县西神福港镇麻衣庙;长沙市古代也有孝仙信仰,据同治《平江县志》卷末载,“乾隆间有假神惑众者,知县赵嘉程禁之,不可,复毁其庙,肉身亦付劫灰。未几,官民复祀之。醴陵善化皆有祠,平江则庙”[2](P15),善化,即后来的长沙县,属于今天长沙市;株洲市的麻衣庙较少,仅云田乡附近有麻衣庙。江西的麻衣庙主要分布于与浏阳、醴陵交界的沿边县市,如萍乡市湘东区五峰山的麻衣庙靠近湖南醴陵,袁州区水江乡小洞村麻衣庙属于湘赣两省交界地,万载县株潭镇获富村麻衣庙靠近浏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