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 陈占江(浙江师范大学)《/ 云南社会科学》,2015.3.142~14 差序格局是一个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双重意涵的概念。大传统与小传统在微妙而复杂的互动中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又互不统摄、互相否定的关系,中国文化也因此成为一个相容相克、极具张力的二重性系统。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主要体现为在大传统的道德理想与小传统的道德实践之间公与私、内与外、阴与阳的亲和却又紧张、暧昧而不明爽的特征。在百余年的反传统和现代化过程中,大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遭到工具理性的解构,而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在权力与资本的共谋机制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深深地嵌入到中国现代性之中并成为中国现代性的萌发、生成和扩展的资源、规则和逻辑。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势在必行。症结在于,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工具理性相冲突,导致中国难以从匮乏经济向丰裕经济转型,而现代工具理性的扩张在促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又可能引发社会解组的危机。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现代转型陷入了公共性、公正性和真诚性等三重困境难以超越。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文化何以戍边? 徐黎丽(兰州大学)、宗晓丽(兰州大学)/《西北民族研究》,2015.2.121~128 文化戍边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学术争论与共鸣。争论有二:一是文化特性之一就是交流和传播,用文化戍边一语,即是用古代汉语中极富防御色彩的词语“戍”来表达文化的静态防守功能,这与现代文化动态的通边功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在整个地球国家向区域性组织过渡,国家边界逐渐模糊的条件下,提出文化戍边观点,与现代国家边疆观念的改变不相适应。共鸣也有二:一是虽然古代与当今国家边疆问题不同,但人类创造的文化就是为了保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边疆文化尤其如此;二是在现代国家戍边方式从军事向文化演变的背景下,文化戍边这一观点在边疆某些具体问题频繁发生的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从国家发展的历史和类型来说,单一生态文化区的国家边界与文化边界重合,适应生态环境的文化自然具有戍边的性质;多种生态文化区域构成的国家边界的文化形态多样,戍边的文化方式多样,功能相同。从文化的本质来说,文化的各种因子与文化整体价值观是人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支柱,人只有在创造、享受和反思文化中才能生存。因此,人在,文化在,边疆就在。从文化外在特征来说,文化交流与传播促进不同国家的边民互相学习、包容理解、认同尊重,从而在通边中达到固边的目标。从国家利益来说,文化是当代解决边疆诸多问题的软实力,国家治边策略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文化戍边的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行业协会研究 张兆林(山东聊城大学)《/ 美术观察》,2015.4.112~117 行业协会是由各行业成员自愿组成的界于各行业主体(主要指企业和个人)与政府之间的中介组织,由于其既紧密联系行业主体,又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政府传话筒的角色,因而一直受到政府和各行业的高度重视.新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历时不过十年,而且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保护主体(主要是政府、学术界)和传承主体(主要是具体项目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领域的行业协会关注较少,尚未认识到行业协会在保护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与我们日益推进的保护工作是不相符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行业协会建设需要对协会的定位、职能、方向有准确的定位,依据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的经验,结合国内的情况进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仅靠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行业自身就能完成,需要政府的培育扶植和管理监督、学术界的力探索和实践指导、其他社会组织的帮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