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5)5-0075-07 一、问题的提出 关注弱势学生的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作为弱势群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1994年高校收费政策改革以来便受到了国家、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伴随高等教育的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迈入了大学校门,如何使他们获得与普通学生同等的发展更成为各类政策和研究的焦点。 从已有研究来看,目前关于高校贫困生的研究成果颇丰,总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包括贫困生认定、生活与资助等[1][2];第二类是高校贫困生特质研究,包括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社会支持、学业与就业等[3][4][5]。两类研究相对独立,资助研究更关注程序本身的科学性和量化标准及其所带来的积极效应,而这种“科学”与“量化”本身所具有“鉴别”属性已然赋予高校贫困生独立于普通学生的“群体身份”。实质上,大学时期是个体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同一性的良好发展基于个体对群体中自我的稳定积极的认识。在国外,大学中的特殊群体(如低社会经济地位、少数族裔、有色人种等)对个体-群体关系的认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6],从社会文化和多重身份角度关注特殊大学生的发展正在成为学生经验研究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然而目前国内从个体-群体关系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研究的相关著述还比较鲜见。因此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和文化视角对高校贫困生个群关系进行初步考察,从不同角度来描摹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贫困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高校收费和资助政策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身份是如何被建构的?他们对这一群体身份的认同度如何?群体认同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应对?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以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为理论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校资助政策文本的分析和对高校学生群体(包括贫困生群体和非贫困生群体)的深度访谈,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澄清,以期为我国高校特殊(弱势)群体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二、理论视角 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表征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s theory)是相对于个人表征、集体表征而言一种新的理论与研究范式,它主要从社会文化层面探讨人们对各种现实问题的社会共识(common sense knowledge),以及这种社会共识对日常行为的内在规范作用。莫斯科维奇(Moscovici)在《社会表征》一书中,将社会表征界定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围绕一个主题制定一系列的命题,让事或人可以被分类,让他们的特性可以被描述,他们的感情和行动可以被解释[7]。社会表征范式强调了两个主要过程:锚定(anchoring)与具体化(objectifying)。锚定是负责整合原有知识与意义并将其变成新系统的过程,是对不熟悉的事物合名或赋予特性并以熟悉的名词来解释和定义,使其可以被解释和沟通的过程。具体化则是将各种元素形成社会框架,如规范、价值、行为等,在沟通压力下形成并组织在表征元素中,它使人们那些模糊和抽象的观念变得具体[8]。社会表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人们通过沟通协调,调整自己已有的内在认知表征,逐渐形成社会共识。 简言之,社会表征是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互动和沟通而需要通过认知、交流和共享知识等途径来表达的对一定社会性客体的集体性理解和认知。本研究之所以选用社会表征理论,源于在这一框架下可以从高校贫困生群体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定者、非贫困生群体、社会大众等共享和对话的逻辑中寻找高校贫困生群体素描、分类和建构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是泰弗尔(Tajfel)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研究群体行为的理论,主要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该理论最初产生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ethnoentrism),即对内群体的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的歧视(out-group derogation)[9]。但最初的理论未能解释个体不认同内群体时的心理和行为。艾布拉姆斯(Dominic Abrams)和霍格(Michael A.Hogg)进一步把自尊假设引入社会认同理论[10],认为群体关系形成了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在群体比较的过程中,优势群体可以带给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较高自尊,反过来也强化了个体对群体的较高集体认同;而弱势群体在群体比较中处于劣势,群体很难带给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和高自尊,因此个体往往不容易产生对群体的高集体认同。同时为了避免消极体验,个体依据他们对自己群体与其他群体关系的知觉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提升个体自尊,如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 三、高校贫困生身份建构、群体认同与应对策略 (一)高校贫困生身份建构:污名化倾向 在社会表征的理论视野中,身份建构过程首先是一种对话式的表征形态(dialogical representation),它体现了建构者与被建构者之间施加与承受、理解与反馈的互动对话关系。在建构过程中,建构者的认知和评价形成了对建构对象的社会表征和相应的话语体系。高校贫困生的社会表征正是来源于外部群体(包括政策制定者、非贫困群体及社会大众)主流性话语、人际互动及解释体系,最终形成社会共识现象。 1.锚定和具体化。正如莫斯科维奇所认为,锚定是一种规约化和世俗化的过程,是将我们感兴趣的、异质的和不甚熟悉的事物纳入到特定的分类系统中,并把它当做我们认为合适的一个类别的范例,它是用一套既有的规则模式来解释身边的事物,也即意味着对原有知识与意义的整合,以形成新系统的过程。在过去,由于国家承担高等教育培养经费,尽管学生依然存在家庭背景差异,但大学是没有“贫困生”一说的。大学收费改革后,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开始见诸报端。从笔者所获得的资料来看,与贫困生相关的文献出现在1994年,这也正是我国大学收费制度开始试点之际。早期的称谓有“穷大学生”[11]、“困难学生”[12]、“贫困生”[13],后由官方文本统一谓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常简称为“贫困生”。这一词汇由“贫困”和“学生”两个常见词语组合而成,共同表征这一群体的两个核心特征,就像“农民工”、“留守儿童”一样,成为具有特指的一类群体的称谓。这可视为对“贫困生”这一新兴群体的“锚定”,其具体化的过程则呈现在多种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