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2015)03-0052-07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朝应用型大学方向转型发展,出现了两大阵营,一是应用技术大学,二是教学服务型大学。随着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成立,人们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开始热了起来,而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关注则较少,以致人们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教学服务型大学进行理性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类型:以服务为宗旨的应用型大学 (一)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历时性追溯 胡适说:“我们无论研究什么东西,就必须从历史方面着手。要研究文学和哲学,就得先研究文学史和哲学史。”[1]58这话有道理。所以,要想对教学服务型大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与认识,也有必要对其进行历时性追溯。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直接源头是19世纪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其校长范海斯在威斯康星大学就职演讲中提出的“为州服务”的理念,开启了服务型大学的新纪元。但是,“服务型大学”概念则是在20世纪中后期才正式提出的。最早提出“服务型大学”概念的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的阿瑞德·特捷达夫。他认为,服务型大学的主要特征是:“对其学术劳动力的管理是通过与外部客户在购买研究、教学或咨询服务时所达成的合同来控制,依赖于它所得到的合同以及它在市场上的持续竞争力。”[2]147特捷达夫还根据服务型大学实践,将其发展的形态归纳为三种模式:超市性服务型大学、学术性服务型大学、退化性服务型大学。并且他还进一步认为,学术性服务型大学才是服务型大学发展的理想模式,因为这种大学“能够正确对待大学学术自治与服务社会的关系,一方面与政府、企业尽可能保持最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不断追求学术研究的独立,保持学术的国际标准,能在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建立良好的平衡。”[3]27在国外,服务型大学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典型的模式[2]147-149主要有:一是开创性服务型大学。这类大学倾向于对学术劳动力进行控制与管理,反对以大学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二是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是介于公共学术机构与私人公司之间的大学,其学术核心常常被避开,重视应用性和商业性研究。三是公司大学。这类大学的特征主要是引入经营的理念,在学术上追求灵活的商业管理,在平衡学生与教师权利上采取动态模式,废除终身教职的制度。四是创业型大学。这类大学的特征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尤其具有很高学术水准、能力较强的核心领导层;组建服务地方的专门机构,以确保各种服务活动的开展;引入企业文化。这类大学特别重视学术心脏地带即学术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教授具有创业家的精神和能力,使其不惜牺牲他们的学术完整性而不断开拓创新。五是批判性服务型大学。批判性服务型大学具有创新型大学的特征:有大胆的想象和想法;有富于变革并善于协调的领导核心层;具备可拓展的外围空间;有一个形成中的创业型文化和合理的自治管理形式。 服务型大学在我国的发展形式,就是教学服务型大学。首次在我国提出“教学服务型大学”概念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刘献君。他在其《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一文中明确指出:“在现有高等学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分类中,应增加教学服务型大学,列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之后。”[4]32刘献君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沉寂了好几年,直到黑龙江科技大学的赵国刚、浙江树人大学的郑吉昌、徐绪卿等人再次把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提出后,教学服务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才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先后有黑龙江科技大学的陈静媛、毕强,吉林师范大学的王鹏、王秋芬,华中科技大学的余东升,武汉纺织大学的尚钢,宁波大红鹰学院的沈云慈,嘉应学院的陈明等对教学服务型大学进行了讨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树人大学,他们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研究是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在进行,阵容庞大,除郑吉昌、徐绪卿外还有陈新民、王一清、魏刚焰、诸葛剑平、尚晓燕等,其中徐绪卿一人先后发表了3篇文章对教学服务型大学进行专题研究。由徐绪卿主编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理论研究与制度框架》一书已于2014年出版,结束了我国没有专门著作研究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历史。刘献君在2013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一文也值得一提,表明教学服务型大学再次引起了他的关注,他在这篇文章中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必要性与合法性、内涵与特征,以及转型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教学服务型大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实践方面,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全国率先迈出了第一步,赵国刚校长早在2010年就发表了《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初探》,结合学校的实际对朝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浙江树人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铜仁学院等,也先后朝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方向转型发展。到目前为止,尽管把学校定位在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并不多,但是可以预测,随着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朝应用型大学方向发展的深入推进,必将会有更多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道路,教学服务型大学“孤独的冬天”很快就会过去。 (二)教学服务型大学共时性分析 我们知道,共时性分析倾向于从横向的角度考察。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横剖面,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 1.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大学。这是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第一个层面的逻辑考证,也即是对教学服务型大学一般性的认识。不管对教学服务型大学如何定义,它首先应该是大学,也就是说它首先应该符合大学的基本要求,具有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英国19世纪的红衣主教纽曼是最早对大学是什么进行追问的人。他认为,大学就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纽曼强调的是大学的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则认为,大学是学者与学生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是千方百计探求真理的地方。他强调的是大学的科学研究。美国的弗莱克斯纳和我国的蔡元培也有类似的观点。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学问的中心,是做学问的场所。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从这些学者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大学中的一种类型,也应该是培养高级人才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只不过,教学服务型大学培养人才和研究学问不是终极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在美国,大学一般只要具备这样三个条件:一是能够提供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提供本科教育;二是应该至少拥有一个以上的本科学院;三是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进行学术研究并发表研究成果。没有严格地区分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学院”。我国则不同,人为地把大学和学院区分开来,以致是学院的都想方设法地要求更名为大学,没有真正把功夫花在学校内涵提升上。因此,国家应该淡化大学与学院的区别,只要具有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能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从事一定的社会服务的学校,都属于大学的范畴,都可以叫大学。至于是叫大学或者是学院,那是学校自身的事。如果说要还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定名权是最应该下放的权力。事实上,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包括应用技术大学和教学服务型大学等都属于大学。如果说这些本科院校不是大学,那又是什么?其实,我国学校校名中是否有“大学”二字并不是判定是否是大学的标准。所以,笔者以为,所有本科院校都是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当然也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