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2014-12-18 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5)02-0174-08 一、背景与问题 教育与代际流动(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的关联一直是从事社会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重要的关注点之一。由于学科属性的差异,不同领域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旨趣。社会学研究的兴趣点在于探究父代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与子代经济社会地位之间传递与流动的实质过程;教育学则是在教育公平的视阈内,分析特定个体和群体在教育获得过程中,诸如家庭背景、父代职业以及教育政策等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影响;而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大多以收入为指标来测查父代经济地位(Economic Position)与子代经济地位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大小”,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特定模型探索代际流动的规律。实际上,虽然代际流动的议题涉及许多的理论和事实内容,但是学者们在衡量代际流动水平和比较代际流动差异的时候,一般的操作方法即是测量代际的收入差异。正如盖瑞·梭伦(Gary Solon)所言:“代际流动是一个与经济收入、社会阶层和其他非经济收入相关的较为宽泛的概念,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代际流动主要是指代际的收入流动。”[1] 但是,不同学科之间在研究旨趣和关注重点上的差异却不能否认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在其所涉内容和指标使用上的内在关联。比如,社会学研究中往往以职业为指标来考察父代与子代之间经济社会地位上的差异,而职业与经济学研究者使用收入为指标测量的经济地位是紧密相连的,毫无疑问,子代的教育获得又会受到父代的职业和其经济状况的影响。那么,当我们整合这些指标或者要素并探讨其联系的时候,就不难看出教育在其中的“媒质”功能,实际上,“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有助于促进收入的代际流动,有利于避免收入不平等在代际的传递,有益于促进社会公平”[2]。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旨趣的结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角度,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结合”能使我们从实质上把握和理解代际流动这一事关社会公平和社会开放的社会现象。 随着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与逐渐普及,从塑造有竞争力的个体和增强社会流动性的角度而言,获得高等教育成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最主要途径;另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使得高等教育的作用在新的时期更为凸显。因为作为现代化结果之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和市场提出的一个显著要求就是所谓高素质人才的供给,而这更加凸显了高等教育获得在提升个体流动能力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影响。实际上,社会变迁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同时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获得和代际流动的样态,并且决定着两者的互动关系。 基于以上的背景分析和本文的研究目的,笔者着重探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在回顾高等教育获得与代际流动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二者的作用机制;②以第一部分所回顾的理论与所建构的机制为分析框架,探析社会变迁和转型以及因这种变迁和转型的政策调整对二者关系的影响;③运用跨国比较的视角,考察国外尤其是意大利、英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获得与代际流动方面的关系现状,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以期获得一种一般或者普遍性的认知。 二、高等教育获得与代际流动的理论与机制 代际流动涉及父代经济社会地位和子代经济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分析和关联度量。通过回顾和梳理以往的相关研究和文献,我们发现对于经济社会地位的测量可以有很多指标,也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但是不管使用何种指标和方法,都跟以下的因素有关,比如家庭背景、个人财富、社会阶层、职业地位以及所获教育等,而且这些因素之间本身也是高度相关的。我们在考察代际流动的关联时,就是分析父代在以上因素所反映的地位上的差异(优越与否)对子代地位获得过程的作用机理和实质影响。可以想象,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大多数个体的地位获得过程与其父代地位高度相关,这就意味着这个社会的封闭与固化,结果便是来自贫困家庭或弱势群体的子女将会延续父代的境况,且很有可能长期延续。而如果父代在地位上的优越性并不会对子代的地位获得过程有实质性的影响或者影响较小,则说明这一社会更加开放和公平。在现代社会中,就个体地位获得和代际流动的方式而言,获得教育尤其是获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提高其经济社会地位的实际途径和最主要的方式。而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的理论研究方面,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是“OED三角”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 “OED三角”理论是探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的经典理论。布劳(P.Blau)和邓肯(D.Duncan)在其经典之作《美国的职业结构》(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中系统阐明了这一理论的内涵。在这里,O指社会出身(Social Origin),E即教育获得(Educational Attainment),D为社会地位(Social Destination),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有三条可能的流动路径,第一条是从O到D的流动,这一流动路径的特点是个体的社会出身决定社会地位,教育在流动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第二条路径与第一条恰好相反,即教育获得在代际流动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父代的地位不会影响子代地位获得的过程。第三条路径是先从家庭出身到教育获得,再从教育获得到社会地位的流动,这一流动的特点是流动过程的间接性,即父代的社会地位不会直接传递给子女,而是通过影响子代的教育获得而影响其社会地位,教育获得在这一路径中成为一种“中介变量”。通过路径分析可以发现,代际流动分为直接流动和间接流动。直接流动指涉OD关系,即父代地位对子代地位的决定性影响,这就是直接的代际流动,而现代社会中代际流动的主要方式则是第三种途径,同时涉及OE和ED关系。实际上,这些关系会随着社会变迁及其政策设计发生变化,本文的第三部分会详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