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地理上毗邻,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丹麦和瑞典所走的历史道路却截然不同。这并非两国自主选择的结果。丹麦被占领,瑞典则没有。这导致两国的外交决策也完全不一样,在对待它们几十年来的头等外患——德国时,尤其如此。同时,这也影响到两国对于一些次要问题的考量,例如与中国的关系。 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日本战败,对于丹麦和瑞典两国而言,对华政策中最核心的问题很简单,即:承认哪个中国?是战争开始不久后便迁至西南城市重庆的蒋介石政府,还是在日本扶植下建立于中国东部的傀儡政权?①此事非同小可,因为这两个北欧国家在华商业利益所集中的地区,在八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控制在傀儡政权手中。 如果让它们自行其是,丹麦和瑞典也许会坚持“一切如常”(business as usual)。因为如果对外政策不作重大变动,就不需要特别的解释,并且一切维持原状也不会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性表态,否则便意味着回应一方或另一方,从而损害两国在华商业利益。然而,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中国的政治状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丹麦和瑞典也遭受到逼迫其调整对华政策的压力。从长远来看,“一切如常”是不可行的。 一、丹麦和瑞典对华政策的形成背景 中国与瑞典及丹麦的关系由来已久,而贸易自始便是这种关系的核心所在。目前已知的最早到达中国的瑞典人是水手尼尔斯·马特松·基奥平(Nils Matsson Ki
ping),他于1655年随一艘荷兰船只抵达中国。②1674年,丹麦船只首次被派往中国,并建立了驻中国的商馆。③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中国与瑞典及丹麦之间的贸易逐渐变得频繁起来。1731年,瑞典东印度公司(Swedish East Indian Company)开始与中国进行定期贸易④,翌年丹麦亚洲公司(Danish Asiatic Company)成立,这是一家专门与中华帝国进行贸易的公司。⑤在18至19世纪,贸易始终是丹、瑞两国与中国交往的首要考虑因素。19世纪最后十年,西方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两倍有余,这一事实证实了斯堪的纳维亚人在中国的利益。⑥ 20世纪初,尽管革命性的政治变动给中国带来极大的混乱,但这个国家的庞大人口所附带的经济潜力仍然是丹、瑞两国发展对华关系的主要驱动力。直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丹麦外交决策者心目中,中国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与丹麦的贸易伙伴关系。这多少有些让人不解,因为尽管19世纪末激增的数字预示了中丹贸易的巨大潜力,但丹麦与中国的贸易额一直较为有限,不但如此,20世纪初丹麦单独编制有关中国贸易的数据以后,显示中国一直是丹麦巨额贸易赤字的原因。⑦德国占领丹麦后,其对华贸易即完全终止。尽管如此,正如当时的外交信件中坚持认为的那样,关键在于其潜力。 与此相似,瑞典在中国的商贸机会其实也十分有限,规模也因战争而不断缩水。与丹麦的情况一样,瑞典对华贸易的赤字也相当大,由于中日冲突给正常的经贸交往带来严重阻碍,1938年瑞典的出口量比1937年下跌近一半。⑧但是,对于瑞典来说,中国之所以仍是其外交政策中具有一定重要性的问题,同样在于日后的潜在利益,而非其他。例如,1938年,维昌洋行(Ekman Foreign Agencies)⑨的一位代表在给位于瑞典城市哥德堡的公司总部的报告中称,未来瑞典公司在中国会有不错的前景。⑩同年,既是外交家,也是企业家的比约恩·普利茨(Bj
rn Prytz)游历亚洲时,评估认为身处上海的瑞典生意人们对未来并未“过分悲观”。(11) 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丹麦,在零星的冲突之后控制丹麦全境,整个过程仅持续了几个小时。这是德国以武装夺取挪威为目标的大规模行动的一部分,挪威既能作为对抗英国和法国的海上攻势的基地,又是从瑞典运输必需品——铁矿石的通道。尽管丹麦政府得以继续行使职能,但军事占领很快便引发了其施政环境的根本变化,对外政策亦受到影响。尽管没有公开表示亲德,但丹麦政府仍然受到了德国的严格限制,而且随着战事发展这些约束愈发严苛。1940年9月以后,德、意、日三国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轴心国正式形成,丹麦便不再可能实行鲜明的反日亲华外交了。 瑞典由于其西面的两个邻国——丹麦和挪威在1940年4月德国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发动的军事行动中全部落入德国之手,切身环境也骤然发生变化。1941年夏,瑞典东邻芬兰因害怕遭受苏联进攻与德国越走越近,从而对其形成合围之势。于是,避免卷入战争和被德国占领成为瑞典政府的当务之急。这一背景迫使瑞典对德国做出某些让步,其中包括一项允许德军乘坐封闭式列车过境瑞典,开赴东部前线的决定。尽管如此,在一些与德国利害关系较小的问题上,如中日之间的战争,瑞典尚可维持与其公开声称的中立地位更加相符的政策。 二、抗战爆发后丹麦的对华政策 (一)抗战爆发之初 1937年7月,当北京近郊卢沟桥附近的一次孤立的冲突升级为大规模交火时,中日之间酝酿多年的紧张关系爆发为全面战争,并最终致使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卷入其中。同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此后的几个月中,中日双方不断增加兵力投入,地区性的冲突扩大为全国性的战争。1937年11月上海陷落,华界被日军占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则得以大体维持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