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4)06-0073-07 一、前言 双重经验在本文的讨论中,是指具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居留与生活的经历,对两地都具有深刻的印象与审美体验,并且能在他们的文艺创作中具体的体现出来。居留的期限不能过短,不然难以产生刻骨铭心的本土情怀,一般性的或蜻蜓点水式的游记不能列入双重经验的范畴,必须是能够沉淀为文本的审美意识与形式结构的基型。作家所积累的双重经验,往往成为他们的双重视角,甚至多元的视角、声音、面向,避开了单向或单声的写作,不只扩大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同时建构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 对于双重经验的研究,前已有一些学者进行过过思考,特别是在华文文学研究这一板块,例如刘登翰教授及陆士清教授对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研究,揭示了这些作家由于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文化情境中,他们的作品往往流露了双重观照、展示了中华与海外的经验,使作品更趋向于复调的结构。 无论如何,对于长期生活在大陆,被一些学者误以为是大陆土生土长诗人的杜运燮(1918-2002)①,较少人对他的南洋经历给予关注,而对他创作中的双重经验进行研究的就更少了。本人认为,曾经在南洋出生与成长的杜运燮具有很鲜明的双重经验。他小学与初中都在马来亚实兆远小镇生活并接受教育,到了16岁(1934)初中毕业后才远赴福州求学,从高中到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一直留在中国大陆,1946年又回返南洋,先回实兆远老家,后再到新加坡工作,后因卷入反殖民学潮而被驱逐出境,1950又从香港第二度奔赴大陆,从此开始了他在大陆起伏转折的大半生。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到1992年他才有机会重返马来西亚的故乡。此时他感触良多,写下了十几篇“归乡纪游诗”,并第一次在马来西亚出版诗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逗留了一个月,又回到北京生活了十年,2002年走完了他84载不平凡的一生。本文以双重经验这一视角作为切入点,尝试考察杜运燮的经历如何影响他的诗文创作,这种双重经验又如何成为一个媒介在两地之间进行文学的交流与融合。 杜运燮一生写了约300首诗歌与60多篇散文,以创作量来说,不算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是由于他的经历特殊,以及他独特的诗文风格,使他成为一位值得瞩目的作家。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谈,杜运燮作为一位少数能在大陆成名的归侨作家,与南来的中国作家不同点在于,他把南洋的成长经历带到大陆,而非像南来作家那样把大陆的经验带到南洋,在南洋创作具有中国性色彩的作品。反之,杜运燮却是把南洋的色彩展现在大陆的文坛,特别是他在40年代创作的诗文,如《马来亚》《热带三友》等,以及他1990年代的一系列收集在《你是我爱的第一个》里的归乡纪游诗。 杜运燮自己说,他创作的活跃期约有30年,分成两个创作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0年代到1950年代初的第一个10年;第二阶段是从1979年到他2002年逝世约20年的时间。我们对他双重经验的讨论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阶段的创作,因为这两个阶段也是他双重经验在创作中最起作用的时期。前一个阶段是因为他离开南洋家乡不久,虽然在大陆留学,但仍然牵挂着遥远的南方家乡。第二阶段是他在大陆居住了40多年,于1990年代初带着对家乡的深刻思念而重归故土,内心涌出许多微妙复杂的感情,对家乡具有了新的审美感悟。 二、中华与马华情怀并存 发表于1942年的《滇缅公路》(1942年2月25日)②,虽然不是杜运燮所发表的第一首诗歌③,但普遍上被视为是杜运燮的成名作。他当时仍然在西南联大学习,对滇缅公路修筑工程的完成颇为感动与兴奋,因为这条贯穿了中国最崎岖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对于当时处于抗战时期的中华民族,真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啊! 他从20万修路英雄崇高伟岸的奋斗精神切入,表扬他们把生命豁出去的无私奉献,用“勇敢而善良的血汗与忍耐”、“无知而勇敢的牺牲”,铺出了一条“新的路”、“新的希望”、“新的世界”。这条跨越崇山峻岭,修建难度极高的公路,为了运送抗战物资,从1937年底开始动工,于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滇缅公路终于通车了,这消息带给每个中国人极大的鼓舞。 就是他们,冒着饥寒与疟蚊的袭击, (营养不足,半裸体,挣扎在死亡的边沿) 每天不让太阳占先,从匆促搭盖的 土穴草窠里出来,挥动起原始的 锹镐,不惜仅有的血汗,一厘一分地 为民族争取平坦,争取自由的呼吸 修路工人的牺牲精神为整体民族带来了自由与解放的可能,因此获得了诗人的高度赞扬。诗中使用“民族”这一词共有三处,另外两处有这样的表述,因为这20万修路大军的勇敢与付出,让“这坚韧的民族更英勇”;这浩大的工程是全体中国人的生命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整个民族在等待,需要它的负载”。④ 孩提到青少年时期在马来西亚生活,16岁才到大陆深造的杜运燮,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不知不觉地在大陆居住了8年,其中有3年在福州就读教会高中,1937年进入厦门大学理工科就读,1939年在林庚老师的推荐下转到西南联大外文系,受到当时的著名作家如冯至、闻一多、朱自清、卞之琳等,以及一些同侪如王佐良、穆旦、郑敏等的启发或影响而积极写诗。《滇缅公路》便是他当时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诗,诗中不只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担忧,同时高度表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