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5)02-0007-07 DOI:10.14138/j.1001-4519.2015.02.000707 作为城乡差距的表现之一,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与不平等长期存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在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农村人口数量逐渐下降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如何变化、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状况如何、有哪些影响因素,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关研究显示,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都在不断增加,但二者差距仍然较为明显,结构性差距凸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多被城市学生占据;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阶层、民族、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性别等因素是造成学生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受到之前所有教育阶段的累积性影响。杨东平根据对北京、上海、河北、辽宁等地10余所高校学生来源的分析,以及对北京、苏州、宁波等10地普通高中进行的调查,提出高等教育的阶层差距主要是基础教育的积累,是高中阶段社会分层的延续和放大。①李春玲的研究指出,高考并非排挤农村学生的唯一关口,农村学生在之前的几个阶段被逐步淘汰出局,只要农村学生坚持到高中毕业,他们进入大学的可能性并不低于城市学生。② 以往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呈现1999年扩招前后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变化情况,分析阶层、民族、家庭、性别、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三次教育分流(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影响较少被提及,常用的研究方法用高考升学率分析计算,难以体现三次教育分流对高等教育机会的累积性影响。本文以此为背景,在梳理1980年-2008年间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基础上,解析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主要路径和影响因素,尝试认识学校教育以及三次教育分流对高等教育机会的累积影响。 一、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CGSS“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发起并实施,在全国28个省市抽取家庭户,然后在每个被选中的居民户中按一定规则随机选取年满18周岁及以上的1人作为被访者,由访问员手持问卷对该被访者进行调查,收集代表性样本6000份。 该调查问卷设计有“样本类型”、“目前户口状况”、“非农户口获得时间”、“非农户口获得原因”、“户口所在地”等多项关于户籍的问题。考虑到城镇化背景下存在的户口变动、人口流动等不确定因素,认为“14岁以前主要居住地”能够更为准确反映被访者的城乡属性,更为符合本文解析基础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机会产生影响的要求。采取广义的大农村概念,将县城与镇划为农村,“14岁以前主要居住地”为县城及以下地区的视为农村样本、地级市及以上地区的视为城市样本。 在6000份问卷中,抽取符合本文条件的有效问卷5984份,运用SPSS Statistics 20和WPS 2013进行统计分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入学机会按照升学率的计算方法获得,通过某年进入某一阶段学校人数除以当年低一阶段学校毕业生数,得到某一阶段学校的入学机会。高等教育机会是一种累积性机会,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三次教育分流。本文采用连续概率计算方法,通过三次升学机会相乘来计算高等教育机会,公式如下:某年全日制高等教育机会=某年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机会×3年前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机会×6年前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机会。本文所涉及高中均为普通高中、所涉及高等教育机会均为全日制。在随后对高等教育机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采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本文相关结论。 二、数据分析
1.总体性描述与分析 在不区分时间段的前提下对5984份有效样本的教育过程进行描述,得到每一阶段学校的入学情况,通过计算全日制大学人数与有效样本数量的比值从总体上描述高等教育机会。 每一阶段的入学人数在表1中得到具体呈现,现将6类地区的数据划分为城乡两组样本,并进行连续性描述,得到城乡高等教育机会总体情况的比较,如图1所示。 农村样本数量合计4383人,城市样本数量合计1601人。农村样本数量是城市样本数量的2.74倍,经过小学、初中、高中三次教育分流,最终获得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本、专科)机会的城市样本数量319人,超过农村样本数量291人,发生翻转。还发现,各阶段农村降幅均超过城市降幅;无论城市或农村,初中升高中是一个人数陡降的过程,但农村的降幅更为强烈。同时,高中阶段以后城乡两条折线的斜率没有较大差别,在城乡高中学生数量接近的情况下,进入大学的学生数量同样接近,说明高中与大学的机会基本同构。 总体看来城市学龄人口全日制高等教育机会是农村学龄人口的3倍;基础教育与三次教育分流对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初中升高中阶段的教育分流对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最为强烈;高中与大学的机会基本同构,只要完成高中学业,城乡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无明显差别。 2.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演变轨迹 梳理1980年-2008年间城乡学生全日制高等教育机会,以常态学制下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为标准,三阶段的升学时间为脉络,倒推不同阶段教育分流情况,将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三次机会相乘,得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