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关于中学语文的“鲁迅大撤退”现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其讨论之热烈、参与之广泛都很让人瞩目。不过总体来看,这些文章多是针对鲁迅作品是否应该调整以及如何调整而展开的具体讨论,区别只在于价值立场和原因解释的不同。笔者在阅读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即多位课改实施者多次发表了类似辟谣的声明: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之一的顾之川,否认“大撤退”的说法,他指出:“实际上,现行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数量,只是比1956年版略有减少。所谓‘大撤退’和‘删减’云云,也只是相对于50年代而言的。”①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韩涵则直言“鲁迅被剔出中学课本,这是一个伪话题,可能是对新课程教材调整收录篇目的误解”②。而在另一位执行主编温儒敏看来,“鲁迅大撤退”的提法无疑是记者搞不清楚背景后的“爆料”炒作,他说教改其实早已开始,教材也早就“一纲多本”,“准确地说,2004年前后出版的7种高中语文教材,并非刻意减少鲁迅作品篇目,而是调整篇目,有些版本把《阿Q正传》、《药》等传统选目放到拓展阅读篇目范围,有的还新增了一些过去未曾选收过的鲁迅篇目(如《铸剑》、《范爱农》等等)。无论哪个语文教材版本,鲁迅至今仍然是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③。 如果情况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课改早就开始,删减也不光涉及鲁迅,原因并不是主观故意的,而且鲁迅选文仍旧最多,那么,为何舆论会如此热炒一个“伪话题”呢?这个问题是无法从具体的课改讨论中得到解答的,很显然,“鲁迅作品调整”触发了特定时代和群体的神经,由此迫使我们将关注的视野转向社会层面,来讨论作为“现象”的“‘鲁迅大撤退’讨论热”,即“鲁迅作品调整”为什么会从一个专业的课改问题,最终升级为一个关于“鲁迅大撤退”论争的社会现象呢? 一、从“鲁迅作品调整”到“鲁迅大撤退” 关于“鲁迅大撤退”的最早命名,百度百科这样解释:“2010年9月6日,编剧刘毅在其微博上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其中涉及《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等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事实上,在这之前,有关鲁迅作品将撤出语文课本的传闻由来已久。”既然“传闻由来已久”,那为何直到2010年才形成全社会的大讨论热?这是一个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1.2000年开始的“新课改” 如果我们放大历史背景,会发现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一直存在着增删的问题。1949年之后的五十年间,鲁迅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以人教版为例)的篇目,大致是1950-1955年(16篇)、1956-1957年(14篇)、1958-1965年(19篇)、1966-1976年(21篇)、1977-1979年(21篇)、1980-1999年(23篇)。所以韩涵的结论是:“它说明了鲁迅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接受和变化是普遍、一般性的,个别课文的调整并不意外。”④不仅如此,鲁迅作品的篇目总体是一个递增的趋势。但是统计显示,2000年之后人教社新版语文必修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篇目有了明显的变化:2000-2003年(15篇)、2006年(11篇,初中4篇、高中7篇)、2010年(12篇,初中9篇、高中3篇)。 之所以会从递增转为递减,是因为2000年开始的“新课改”,它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称,其目的就是落实1999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此教育部在2000年出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此之前,全国采用的是1993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版)》,它对中学语文的定性是强调“基础工具”和“社会主义公民”的培育功能,而2000年的“试用修订版”修改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基础上,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一步修改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它提出了九条“教材编写建议”,核心是突出教材的人文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淡化教材的工具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由此也带来了形式的大变化:一是一纲多本,“人教版”不再一统天下;二是区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给学生自由阅读的选择;三是顺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重新调整教材的选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孔雀东南飞》、《雷雨》、《六国论》等传统经典开始淡出必修教材,温儒敏的解释是:“有些传统的选文,虽然经典,可是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这次也落选了。”⑤ 曾经入选数量最多的鲁迅,其删减调整无疑首当其冲,有研究者对此作了专门统计: 从数量上看,初中多于高中,总量有所减少。现行的七种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鲁迅作品入选数量平均为6.57篇,与传统教材基本持平。其中人教版最多,录入9篇,语文版最少,为5篇,共涉及鲁迅作品15篇。高中六个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鲁迅作品入选数量平均为3篇,明显少于传统教材。其中最多的是沪教版,为5篇,最少的是鲁教版和语文版,各有2篇。共涉及作品11篇。⑥ 但是,由于新课改过于贴近时代和学生,也带了很大的争议,有关媒体统计了“近年来语文教改风波与争议”⑦,涉及崔健、王小波、金庸、罗大佑、刘翔等新人新文。其争议有几个重要特点:一是涉及众多作家作品,总体来看是对整个新课改的歧见,并不专门集中在鲁迅身上;二是关注点在新增而非旧减,主要是流行性的新语文是否可以进入教材的问题;三是争议虽然时有发生,但影响不大,基本局限于课改参与者和中学教育圈;四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研究中学鲁迅教学的教育硕士论文,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在高度肯定鲁迅及其作品基础上,讨论如何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基本没有讨论鲁迅作品是否需要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减的问题”。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