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重建时代传统“孝”文化之再检视 张分田(南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2015.1.164~174 在许多重要的具体规范上,中国古代之“孝”与中国现代之“孝”有重大差别,从而导致面对同一行为,古代人与现代人的道德评价会有重大差异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在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公认的评判婚姻合法性的尺度,除虞舜之类的“圣人”之外,未经父母允许,男女自主婚姻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行为,一律属于“不孝”、“淫奔”、“忤逆”,会招致舆论的谴责乃至法律的惩处,《孟子》之类的“儒家经典”为这一道德判断提供了经典依据,国家法典也有禁止与惩处自主婚姻的律条。而在现代中国,男女自由恋爱结婚是道德的,既属于公序良俗,符合现代价值观,也为舆论所赞赏并受到《婚姻法》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这一道德判断及法律判断提供了权威性依据。这一类例证不胜枚举,只要把《孝经》之“孝”与现代之“孝”逐条比对一下,就会找到许多。简言之,中国古代之“孝”的重要规范大多已经被现代中国人抛弃,并彻底丧失了继续传承下去的社会条件。这是“孝”的时代性所注定的。 人类的一切道德范畴都是历史范畴,这就注定了“孝”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孝”。同是一个“孝”字,内涵与外延会由于时代的、地域的、族群的、信仰的、思想的、个体的原因而有所不同,彼此之间的差异有时甚至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在人类历史上,某一种“孝”既可能是好东西,也可能是坏东西,是好是坏还会因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研究者不能一见到“孝”字便轻率地作出历史判断和文化判断。某一种“孝”的是非曲直及其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必须从历史的角度予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一切旨在求实求真的研究者所必须遵循的学术原则。 粉丝亚文化对青年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以“果粉”VS“米粉”为例 梁维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当代青年研究》,2015.1.29~32 人们对粉丝亚文化的盛行存有普遍担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同粉丝阵营间因不同喜好而发生的对抗。“果粉”和“米粉”虽然属于不同的粉丝阵营,但这两组粉丝阵营喜爱和痴迷的产品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以智能手机产品为主。所以,“果粉”和“米粉”在互联网上的相互鄙视、谩骂和抹黑等对抗非常激烈,并折射出他们在消费价值观上的某些共同特点。 首先,青年对流行文化的跟风式消费。张扬个性和品位是当代青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个性化的消费选择则是体现主体个性的重要表征。无论是“果粉”还是“米粉”,都反映了青年群体在时尚消费上的选择和态度,因为青年群体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与质量,更加希望通过消费特定产品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品位。而品牌商品在现代社会又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品牌产品往往肩负“商标”、“消费者”和“文化”在内的多重内涵和价值。而青年的消费行为非常容易受大众的影响,尤其是粉丝在选择消费时存在从众和跟风心理。 其次,青年消费上的虚荣与攀比。粉丝亚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后现代语境下消费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果粉”和“米粉”是当代青年物质生活条件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青年消费的时代特征。 再次,青年消费中对时尚、文化和审美要素的追求。从表面上看,青年消费特别注重品牌选择。品质和时尚兼具的产品往往容易受到青年消费者的青睐。“果粉”和“米粉”都是高科技产品的追求者,反映青年充当时尚消费和科技达人的愿望。青年通过时尚消费把个体消费与商品的符号意义统一起来,实现个体与流行文化的互动与交融。青年粉丝对时尚和文化的消费心理并不能完全用跟风和盲从等心理学观点来解释,因为他低估了青年在消费选择中的主动性,而且还要体现出它的内在价值和生产者的承诺及其可信性。青年的消费观念已经转向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消费目的也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转向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所以,青年消费中的审美要素也不能被忽略。“在当代社会的消费生活中,对于消费品的态度并不是单纯出自物质消费的需要,也不仅限于满足身体欲望的单纯需要,而是包含着品味和对美的鉴赏,包含着整体心态结构、气质、情感及美学爱好的熏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