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712.6 文献标识码:A 这篇文章专门讨论S.克里普克(S.Kripke)的信念之谜是否会在分析语句中产生这个问题。假如结果是否定的,那么,这个结果就可能表明分析性概念或分析与综合的区分是一个哲学上有意义的区分。我们最终的结论是:通常我们认为是分析的那些语句,确实不能产生信念之谜,或至少看不到以克里普克所举例子中那种方式产生信念之谜的希望。相反,对于我们通常认为是综合的那些语句,则完全可能产生克里普克的哲学之谜。因此,在进行必要的论证之后,我们可以断定,在是否存在产生信念之谜可能性这方面的区别,是对分析与综合区分存在的一个支持。为描述简便,我们把哲学家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存在分析与综合之区分这个断定叫做“断定A”,把以下大家还不熟悉的断定叫做“断定B”,这个断定是:以是否可以产生信念之谜为标准,恰好划分出两个独立的语句类,一类是我们通常认为是分析的语句,另一类是我们通常认为是综合的语句。同时,为避免论证中不合法的循环,在使用“分析语句”这个词组时,我们一般是指人们通常认为的分析语句,而并不事先假定分析语句的存在,也不假定“分析语句”这个词指称某些哲学家赋予了特殊哲学涵义的语句。 在本文的论证中,两个概念具有基础的意义。在对信念之谜产生条件的分析中,我发现实际上有两种对翻译起约束作用的原则。一个原则是在实际的翻译中,被实施翻译的那些人所坚持的原则,另一个原则是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之外,从客观角度评价翻译的人所支持的原则。不同于在克里普克典型例子中所使用的综合语句,对分析语句,一个掌握了相关语言材料意义的人(在此,“掌握”的标准并不需要比克里普克在描述其典型例子中所实际使用的标准更高),如果他诚实地且有理性地使用语言,将会在两个原则的意义上都做正确的翻译。其结果是,在分析语句的使用中,并不会有信念之谜的产生(B真)。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有如下进一步的推理:如果B是真的,且“
蕴涵
”也是真的(这一点正文中有相应的论证),则根据规则(modus tollens)A也是真。这个最终结果的哲学意义依赖于信念之谜是否真的是一个哲学之谜,如果是,那么,在关于信念之谜的一个结果上所得出的A,也非常可能有哲学意义。于是,在上述假定之下,这个结果可以理解为在W.V.奎因(W.V.Quine)的攻击下,辩护分析与综合区分的一种尝试。 一、关于翻译的两个原则及对信念之谜的解释 在《信念之谜》这篇文章中,克里普克给出了他的翻译原则:如果一个语言的一个语句在那个语言中表达了一个真理,那么,它到任何语言的任何翻译也在翻译语言中表达一个真理。①使用这个翻译原则和去引号原则,②在把信念赋予一个有能力的诚实的说话者(先后说两种不同语言)的过程中,克里普克表明了信念之谜产生的可能性。实际上,克里普克的翻译原则有两种用法,或者,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两种不同的理解有实质的不同,因此,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两个不同的翻译原则。第一个原则可以叫做“主观翻译原则”:如果一个有能力的说话者认为一个语言L的一个语句S表达L中的一个真理,那么,他诚实地接受为S任何其他语言L′中的翻译的任何语句S′,也必须是他认为在L′中为真的语句。第二个原则可以相应地叫做“客观翻译原则”:如果一个语言L′中的一个语句S′是另一个语言L中的一个语句S在L′中的翻译,那么,如果S在L表达了一个真理,S′在L′中也表达一个真理。从克里普克的文本中可以看出,他第二种涵义上(即客观涵义上)使用翻译原则。通常,翻译者在日常的翻译中实际上只是使用了主观的翻译原则(尽管在多数时候,他们也许认为自己使用了客观原则,或同时使用了两个原则)。作为实践的参加者,他们通常只是把被翻译语言中他们认为真的语句翻译成翻译语言中被他们认为真的语句。他们所接受的主观原则阻止他们把被翻译语言中的真语句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的假语句。 当然,正常情况下,日常说话者也接受那个客观的原则,并在评价翻译的结果,或反思翻译本身时使用这个原则。存在着一种可能,当客观的观察者知道正确的翻译是什么的时候,实践的翻译者并不具有同样的知识。信念之谜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认识上的不对称的可能性。因此,两个原则应用的条件和方式是不同的。根据客观原则,如果两个语言的两个语句真值不同,那么,一个语句就不可能是另一个语句的翻译。此时,如果即使翻译者认为两者均为真,并借此进行翻译,那么,就会产生一个事实上错误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第二个原则是元翻译的原则,它不用来指导或限制翻译,而用于评价翻译的结果。 为后面讨论的方便,除克里普克的原来的“佩里与伦敦”的例子,再引入一个关于自然类语词的例子。③设想张三是一个理性的信念持有者,并且是正常的汉语的说话者,但他此时只会说汉语。他原来一直听说一种生长在欧洲的花叫做“郁金香”。我们知道(但张三不知道)郁金香在英语中叫做“tulip”。在他听到的信息的基础上,他诚实地认同汉语的句子“郁金香是美丽的”字面上所断定的。根据去引号原则和克里普克所定义的翻译原则,张三相信郁金香是美丽的。后来,张三有与克里普克的佩里相似的经历,在伦敦的一个贫民窟他以直接的方式学会了英语。张三在这个地方所见到被叫做“郁金香”的花都是色彩单调、无精打采的(也许是因为无人照管,也许因为品种不佳),于是他诚实地认同英语句子“Tulip is not beautiful”字面地所断定的。根据去引号原则,他相信郁金香不是美丽的。由此得出,理性的说话者相信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于是产生了信念之谜的另一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