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哲学论稿》自海德格尔百岁冥寿时问世,①有论者将它抬至《存在与时间》的高度,因它提供了许多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指标。②但因其创作于1936-1938年间,并显露出政治倾向,批评者又将其视为支持第三帝国的隐秘宣言。③当然,主流学者多取中,一方面不避讳海德格尔的政治错误,另一方面也欣赏其哲学洞见,当中更难免有相即相融的联系。④但这部“未完成的”作品,⑤及其诸多玄妙和带连字符的词汇又不免令人却步。尤其是全书八个部分中最重要的“关节”(Fügung),即“最后之神”(der letzte Gott)这部分,篇幅却又最小(占全书281节中的4节),令诠释者难以入手。尽管如此,作者在这片断式的作品中却仍给出了一些解密暗示。从一开始他便指其身处于从形而上学过渡至存有历史之思的时代,西方思想必须进入这另一个开端。⑥当然这必涉及“谁”和“如何”能承担这一转向的问题,并引起政治性的猜想和诠释。惟全书篇幅最大的关节“建基”(die Gründung)却明显在论及此—在(Da-sein)和真理的本现(Wesung),与《存在与时间》的内容相关但又有分别。我们暂且对此—在和此在(Dasein)的分别按下不表,但两个只有一连字符之差的述词难免有一定关联,而后者又是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标志,但这怎会与诸神和(最后的)上帝扯上关系确是费煞思量。因此笔者曾就“最后之神”这关节作解读,提出一些方向性指示:由于“上帝”或“诸神”与“超越”在西方思想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而《哲学论稿》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在以往的“世界观”外谈论一种新的“超越”概念,而它又与本有(Ereignis)在存有历史中的展开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难免充斥着许多教人莫名其妙的用语。⑦早在1929年献给胡塞尔的《论根据的本质》中,海德格尔已论及此在的超越意涵:“‘此在超越着’就是说:此在在其存在之本质中形成着世界,而且是在多重意义上‘形成着’,即它让世界发生,与世界一道表现出某种原始的景象,这种景象并没有特别地被掌握,但恰恰充当着一切可敞开的存在者的模型,而当下此在本身就归属于一切可敞开的存在者。”⑧海德格尔在此仍未提及超越与诸神或上帝的关联,但作为其师辈的文德尔班却早为巴登新康德主义学派立下了一个正统的“宗教先设(a priori)”看法:“上帝”就是一种描述价值之超越与局部旨趣对立时的途径。从这里可联想到他对尼采的阅读,因这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酝酿出来的,更似是针对其师辈的观点。与《哲学论稿》的存有历史观相仿,海德格尔说过尼采的“上帝之死”意味着一个新的、“更高历史”的开端。⑨但是,“上帝之死”和相关片语如诸神的丧失、上帝的缺席等往往是用以描述现代宗教状况的说法;《哲学论稿》虽没有指名道姓,却不时把巴登新康德主义学派视为引致现代性各种症候的帮凶,把形而上学式的柏拉图主义遗传下来,连带也把尼采关联起来。⑩ 过去已有学者把《哲学论稿》尤其是“最后的神”之解读与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相比较。(11)若针对的是有关“超越”与“诸神”及“(最后的)上帝”的相互关系,从思想史看来不能忽略的是由康德至黑格尔这一段德国观念论传统;而海德格尔自己在《世界图象的时代》中也把西方现代性祛魅现象,并把其中带来的主体性哲学问题归咎于观念论。(12)再者,在创作《哲学论稿》期间,海德格尔也在处理谢林思想,(13)这会否是一种取诸观念论却从浪漫派而生的反动?沿着这线索,G.J.塞杜尔(G.J.Seidel)在比较阅读《哲学论稿》和观念论思想尤其是谢林著作后,竟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宣告:《哲学论稿》承载着海德格尔的基督论,这更是冲着“最后的神”来说的!(14)塞杜尔也意识到这个结论是具争议性的,对研究海德格尔的任何一派来说都不讨好。(15)但其论点皆基于仔细的文本阅读,让严肃的研究者难以回避。因此本文首先会引介这一争议性看法,并将笔者的见解融入其中,形成一建基于塞杜尔阅读海德格尔和观念论的诠释谱系。接着笔者会从一更宽阔的海德格尔思想发展脉络出发,从19世纪西方面对现代转向的视野来评估海德格尔的神学关怀,而其中又可看出从神学出发阅读海德格尔和现代状况的意义。 二、基于塞杜尔的诠释 乍一看,塞杜尔的提法像是一种神学狂妄。但从《哲学论稿》的遣词用语来看,此看法的表面证明是成立的。此著作出版以来,许多研究都烦扰于其玄之又玄的说法,倘要把它们翻成另一种语言更几近不可能。可是珀格勒早就告诉我们一件有助思索的事,在20世纪20年代的马堡大学,海德格尔和神学家R.布尔特曼(R.Bultmann)、F.戈嘉敦(F.Gogarten)每周六下午一起研读《约翰福音》。(16)前者除了是海德格尔的终生挚友和当代灵知主义专家外,(17)作为一代新约圣经研究泰斗,其代表作之一正是对这卷福音书的注释,指出其带有灵知主义印记。这本注释的出版年代与《哲学论稿》的写作时期相当,(18)两部著作也充满了相互共鸣的说法。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观念论者同样关心这卷论及异在上帝的福音书。(19) 从大处着眼,《哲学论稿》的副题是“从本有而来”,但Ereignis一般理解为“事件”,但“关乎事件”的说法是莫名其妙的。不过按这一理解,这书却提到在“事—件”(Er-eignis)的“成—事”(Er-eignung)过程(本—有的本—有化)中决定了人属乎存有(Seyn)“自己的”(Eigentum)。(20)论到此—在(Da-sein)时,又提出此—在就是本有转向中的转折点,要像王侯领地(Fürsten-tum)一样来理解这种“本己性”(Eigentum)。(21)对照来看,《约翰福音》的序言也提及道取了人身到了“自己的”地方(1:11),住在人的中间(1:14)。有趣的是,布尔特曼在《约翰福音注释》中恰恰把这教义核心之“道成肉身”称为“事件”,即当代神学经常提及的基督事件(Christusereignis)。(22)如此,则成—事/本—有化即暗指道成肉身?当然,在《哲学论稿》中上帝并不是存有,但存有却要在时—空中展现自身为之间。(23)这个“之间”并不奠基于神和人,却在此—在之中,故海德格尔在“前瞻”部分说:“那个地方,成为穿越之途且作为存有之启—思之途的,就是那个之间,它将此—在居—有(er-eignet)给上帝;在这种本—有化中人与上帝才变成相互‘可认识的’,归属于存有的守护与需要。”(24)当存有来到自己的“事—件”中便发生了“成—事”(本—有的本—有化),在这过程中上帝与人在“之间”相遇。(25)布尔特曼在《约翰福音注释》中也称基督为之间的本质,关注的就是道成肉身!(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