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4)04-0202-06 2008年,笔者撰文《论明末科举文风的文学效应》(《南京师大学报》2008年第5期),讨论晚明以八股文为文学活动内容的文学社群兴起后在文坛形成一股科举文风,并重点论述了科举文风对文学之影响。但仍有一个问题未能展开,即晚明科举文风何以在全国形成一股潮流,以及此种科举文风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使得文学家在创作风格上趋于一致。我想,这恐怕与晚明文学家的广泛社群结盟以及他们在社盟中的自由组合与流动这一独特文学现象有很大关系。 一般而言,晚明文学社群主要为同一地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文学家,出于共同的尊师取友需要自发组合而成。只要志同道合,文学家皆可自由组合社群,并无多大限制。如同为江西临川人的艾南英、陈际泰、罗万藻与章世纯为同学,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同举于乡。为了取得共同的科举功名,四人自发结为文学社群,共同研讨科举八股文,从事诸如选文等内容的科举活动。晚明文学社群最初之立也大多类此,如上江之南社、松江之几社、吴江之复社,等等。 此后,在文坛领袖张溥与张采的组织下,晚明文坛形成社群联盟格局,奠定了此期文学家以社盟为平台的往来交流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学社群间互不往来的门户之限,使得此期文学家在自由组合文学社群,参与本社活动的同时,又可以加入其他社群,参与其他社群的各种活动。社盟文学家在不同文学社群之间往来交流十分自由,如晚明文学家钱光绣喜交天下名士,曾加入过九家文学社群。全祖望《钱蛰庵征君述》言: 先生(钱光绣)少岁异才,随侍其父侨居硖石,因尽交浙西诸名士。……是时社会方殷,四方豪杰俱游江、浙间,因尽交天下诸名士。先生年甫及冠也,而宿老俱重之。硖中则有湛鸣社、萍社、彝社,吴中有遥通社,杭之湖上有介社,海昌有观社,禾中有广敬社,浯溪有澄社,龙山有经社,先生皆预焉[1](《鲒埼亭集外编》卷11)。 这种联盟式社群文学家群体自由流动现象在晚明文坛并非个例,且极具普遍性。如黄宗羲“自少遭多难,家仇党祸,南来北往,未尝废学。顾是时心力旁溢,既业制举,复聘诗文,就试南都,凡一时四方知名人士无不交,远近时文诗赋之会无不赴。选《文统》于东浙,就盟会于三吴[2](P404),仅黄宗羲一人就曾加入过复社、证人社、星社等多家社群。晚明文学家皆有社盟组合与交流经历,成为晚明文坛一大独特景观,也是以往文学史未曾有之文学新现象。故理应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再试举几例: 方以智 泽社、国门广业社、复社 汪道昆 南屏诗社、白榆社、西湖社 汪道贯 白榆社、西湖社 王世贞 南屏诗社、后七子社 屠隆 青浦社、福州凌霄台大社、南屏诗社 潘之恒 南屏诗社、白榆社、颍上社、芝云社 严调御 杭州小筑山房社、读书社、登楼社 严武顺 杭州小筑山房社、读书社、登楼社 严敕 杭州小筑山房社、读书社、登楼社 闻启祥 杭州小筑山房社、读书社、登楼社 曹学佺 金陵社、凌霄台大社 张溥 应社、燕台十子社、复社 赵世显 凌霄台大社、芝社 夏允彝 燕台十子社、几社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举不胜举,这足以说明,晚明文学家在文学社群之间自由流动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交流与组合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社群文学家入社大多由一地而走向各地。文学社群由于共同的科举功利目的,以及相互之间的尊师取友需要,社群成立最初多由同一地域(多限于一郡、一乡或者一村)的文学家组合而成,社群文学家大多为师友关系、同学关系或者家族关系。此举艾南英、章世纯、陈际泰、罗万藻为领袖的豫章社为例。陈际泰为临川鹏田人,罗万藻为临川行桥人,章世纯为临川箭港人,艾南英为临川新积人,四人皆为抚州府临川人,又是同学,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同举于乡。其中,罗万藻为第一名,艾南英为第二名,其次为陈际泰与章世纯[3](《艾南英年谱》)。四人由此享誉文坛,称“陈、艾、章、罗”。豫章社最初就是由这四人发起,社群成立地点在江西临川,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这与明天启四年(1624年)之前盛行文坛的诗社稍有不同,此之前的诗社文学家大多来自不同地域,社群活动也不局限于同一地域。此以明代中叶代表文坛主潮的“后七子”诗社为例。后七子结社地点在京城,组成后七子社的文学家亦来自不同地区,其中王世贞为江苏太仓人,李攀龙为山东历城人,宗臣为扬州兴化人,梁有誉为广东顺德人,徐中行为浙江长兴人,吴国伦为湖北兴国人,七人先后中进士,后在京师做官,由于共同的文学主张而结为诗社。 自明天启四年(1624年)后,以八股文为主要文学活动内容的文学社群占据文坛主流地位,并逐渐由地域性分布开始走向联盟,形成以某一社群为主社,其他地域社群为分社的辐射性文坛格局。陈际泰《豫章大社序》曾对此描绘道:“先是诸生中,有和豫章大社者,而严其人,每郡推一人为祭酒,有佚入者,比于盗地以下敌之罚,既而所轩士,大都皆其推为祭酒之人,所脱者十才二三耳。”[4]其中较为典型者,当为成立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的联盟式社群——复社。复社联络了各地府县的生员,原属一郡一县的独立社群成为复社的地域分社,参加复社联盟组织的日常文学活动。如江西豫章社陈、艾、章、罗四位领袖,除艾南英因文学主张的不同而恶意攻击辱骂复社并与之绝交外,其他陈际泰、章世纯、罗万藻三人于崇祯二年(1629年)加盟复社,成为复社联盟江西抚州府分社的领袖,常出入时任临川知县的复社领袖张采府上,并协助张采为临川百姓做了很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