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发展抑或文化大危机 — 一个后现代视角的思考 王晓升(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学报》,2014.6.44~51 今天所出现的这种文化发展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趋势。当我抱着一种批判的立场来重新思考这种趋势的时候,我的这种思考与我的文化立场无关,与我是不是文化保守主义无关,而是与我对于文化的基本认知有关。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无论人们如何定义文化,文化都必然包含这样一个特征,即超越原始和野蛮。按照弗洛伊德对于文化的分析,文明就是对于本能的压抑。如果没有对于本能的压抑,如果沉溺于“恋母情结”,那么我们就回到了原始和野蛮,一切的文化要素就都要被否定。显然,从最原始的意思上来说,放任自己的本能就是恶,而压抑自己的本能就是善。由此,文化这个概念内在地包含着某种善恶标准。于是,人类从诞生的一开始就反思自己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反思中,人类产生了文化。而人类的这种反思必定包含着某种价值的向度,无论这种反思是如何发生或者以何种形式发生的。人都是在一种价值尺度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并通过这种反思而走向文明和文化。猿猴之间的性行为是直接由性本能决定的,而人类却需要通过唱歌来求偶,这就是文化和文明,而废除一切价值向度就是彻底摧毁一切文化和文明。 中国非遗图谱制作中的图像类型及其特点 曾澜(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文化》,2014.12.42~50 我国非遗图谱制作和研究中的图像内涵极大地贴近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图像的基本内涵,即用各种线条、颜色描绘出来的非遗文化事项的形象或关系图型。由于图像承载了历史文化的讯息,因此,在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图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图像是人类视觉活动的直观再现,它在很大程度上较为忠实地记录并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关联于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等诸多文化领域,因此,图像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非遗图像则能够直观再现人类各个文化领域,尤其是民间传统文化领域的文化内涵。其次,图像具有原始记录性这一本质属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中的图像。由于非遗图像的制作在很大程度上以忠实再现为其根本原则,因此,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文字表述的主观性和间离性,使文化或观念变成直观、可视的物化形象,实现图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记事和传达功能。最后,非遗图像能够充分地发挥其文化认知的功能。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且其中大多数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都无法用文字来准确地记录和直观地再现,因此,对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图像较于文字更能够发挥其认知、保存和整理的文化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遗资源图谱的编制不仅是整个非遗资源整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主要以图为对象来进行整理、归纳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基于我国非遗文化历史性的存在形态或行为方式特征,在图谱编制中,我们仍可以非遗图像的制作方式,将其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非遗画像、非遗照像、非遗图形和非遗图表。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型文化消费探析:社会认同建构的路径选择 金晓彤、崔宏静(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01~108 文化消费作为建构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其消费主体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消费对于建构其社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消费通过两条路径来建构社会认同:一条是通过彰显文化消费的符号意义来实现消费的“示同”和“示差”功能,以此实现外显层次上的建构; 另一条是经由教育型文化消费,通过积累文化资本、发展自我,从而使个体融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实现对社会认同的内隐性建构。对农村青年三条社会认同建构路径的比较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将其文化消费的重点由外显符号意义的文化消费转移到教育型文化消费上来,积累文化资本,提升自我价值,建构城市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