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关系主义现象因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而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所谓关系主义,是相对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是伦理本位、关系导向,在关系主义下,“个体和集体的利益及其边界是动态的,因为它们是根植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之中的”。①随着西方社会学社会网分析的兴起与传入,对关系主义现象的研究也逐渐从文化描述转向实证分析,具体探讨社会关系网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社会关系对地位获得的影响。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讨论了社会关系与收入获得之间的关系,但是社会关系对收入获得的影响是否存在以及影响方式仍然有争论。这些争论主要聚焦于社会关系对收入获得的直接影响,但事实上,想要真正厘清社会关系与收入获得之间的因果关系,社会关系对收入获得的间接影响路径也是不容忽视的,而现有研究还较少涉及这点。 人力资本理论是收入获得研究中的另一种重要视角,几乎所有研究都认定人力资本对收入获得具有积极作用,只是人力资本回报在不同条件下有所不同罢了。尽管社会网分析与人力资本理论两种视角都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却很少有研究关注到二者在收入获得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本文则试图通过探讨社会关系对人力资本回报的影响及其机制,进一步明晰社会关系、人力资本与收入获得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的收入是由他们的人力资本所决定的。由于人力资本难以观察,人们一般以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作为人力资本含量的测量指标,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主要是从正规教育机构和工作场所习得的。为了研究方便,本文讨论的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个人教育水平。一般来说,教育对收入影响的大小可以用边际教育收益率(以下简称教育收益率)来表示,即指每多受一年教育所引起的收入变动,教育收益率越高,每多受一年教育所引起的收入变动越大,那么教育对收入的影响越明显。③一系列研究发现,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教育收益率总体上一直在增加,近年来这一上升趋势趋于平稳。④ 关系网络对地位获得影响的研究肇始于格兰诺维特的“找工作”研究。他发现,劳动力市场中大量工作并不是经过长期搜寻得到的,而是通过社会关系中流动的信息将人与工作联系起来。与此同时,格氏还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均能帮助求职者获得好工作,而是弱关系具有强力量,通过弱关系求职的人往往能够流动到一个地位较高、收入较丰的职位。⑤这是因为,强关系是群体内部的联系纽带,传递的信息往往也是雷同的;而弱关系是在不同群体之间发生的,传递的信息重复性小,异质性高。⑥ 林南等人拓展了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并提出社会资源理论来解释弱关系的强力量,他们认为,个体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社会关系之所以有作用,是因为关系网中的社会资源促使理性行动目标得以实现;而弱关系之所以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好工作,是因为弱关系使得求职者更有可能接触到位置更高的中介人,他们拥有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可以帮助求职者获得更好的工作。⑦ 虽然“弱关系假设”得到广泛证明,但也有研究不支持“弱关系假设”。⑧边燕杰基于中国城市调查的数据认为,社会关系与地位获得的联系将会受到社会制度结构的影响。他发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求职不是一个自愿的过程,而是靠计划来分配的。在这一体系中,要想获得好工作就必须通过人情关系与分配工作的实权人物获得联系,而这种人情关系往往是强关系,因为强关系中隐藏着人格信任和互惠义务,从而对分配工作的实权人物产生影响,人情关系越强,托人办事的成功概率就越大。⑨边燕杰等人的后续研究证明,强关系在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流动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⑩ 尽管边燕杰的研究对弱关系假设在不同社会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但并没有否认社会关系对地位获得的影响,而穆尔(Mouw)则对社会关系的真实作用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由于社会网具有同质性以及使用的内生性问题,关系网络在求职时的作用可能是无效的。(11)针对这一质疑,目前已经有学者试图通过工具变量、内生转换模型等方法控制内生性,从而获得社会关系的真实作用,不过结果依然不一致。(12)吕涛则认为,目前的研究争论仅仅集中于关系网络对地位获得的直接作用上,事实上,关系网络的作用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也可能会通过其他因素而间接作用于地位获得。(13) 沿着这一思路,笔者发现,较少有研究注意到社会关系与人力资本在收入获得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一方面,有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有利于教育获得,(14)从而对收入获得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更隐蔽的途径,社会资本还会通过影响教育回报间接作用于收入获得。一项对荷兰经理人员的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教育收益率存在抑制作用,即只有当社会资本很低的时候,教育对收入的影响才较大。(15)而边燕杰等人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则提出不同观点,他们发现广泛型社会资源对教育收益率没有太多影响,而达高型社会资源存在正面影响。(16)虽然这些研究已经注意到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回报的关系,但这些研究所讨论的社会资本都是“获取的社会资本”,(17)而不是实际动用的社会关系,而且目前的研究也没有揭示社会资本影响人力资本回报的内在机制。因此,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在求职过程中,实际动用的社会关系对教育收益率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其内在的影响机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