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4)12-0122-06 七月派是指以抗战时期由胡风于1937年创办的杂志《七月》和1945年1月创刊的《希望》等杂志为中心聚合的文学团体和文学流派。这是一批有着相似文学观念的作家,他们融身于时代,深刻感受到了时代的开放性与复杂性。他们的文学写作,一方面拓展和深化了30年代左翼文学批判的思想空间;另一方面,文学积累、作家体验与时代思潮的复杂拓展了七月派的表现空间,尤其是七月派现代主义诸种艺术表现方法的突出运用——生命意识、存在之思、主体焦虑等,赋予了七月派文学精神丰富的心理层面,丰富和深化了左翼文学写作批判的思想空间与表现的美学空间。 从抗战初期丘东平的写作到40年代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的儿女们》,七月派创作的风格特征愈加突出与成熟,他们在现代文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审美风格。它集民族主义意识、阶级意识、个性主义及文化批判意识于一体,构成了左翼文学格局中的独特思想空间及美学空间。 审美现代性——溢出的审美意识形态 七月派文学写作与胡风文艺理论间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胡风文学理论对七月派作家的写作有着精神指导性;另一方面,七月派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及文学写作与胡风文艺理论也构成了一种强烈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体现出他们彼此呼应的一致性。胡风对作家主体性及表现人物深层精神的强调,在七月派作家作品中体现为人物丰富的原始生命意识及潜意识心理的呈现,这无疑具有非常明显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胡风的文学理论建立在对主流左翼文学缺失的反思基础上:“胡风的反思一方面连接着左翼文学的社会政治批判,一方面又深入到人的生命存在深处的扭曲与搏斗,处在左翼文学与中国新诗派的连接点上,为20世纪40年代民族文化大反思的整体多元格局的形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①胡风对如何实现创作文学性深度的探索,是对主流左翼文学过于强调政治批判功利性的反拨。胡风文学理论的形成,既是他汲取各种文学观念积累的爆发,也是时代环境触发的产物。战时的政治文化氛围,鲁迅传统的继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理论的创造性继承,对厨川白村对创作是“生命力”的显现奔突观点的吸纳,这些思想影响使胡风摆脱了正统左翼阶级斗争阶级意识二元化的固有思维模式,而从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出发,形成了具有文化深度与人性深度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 胡风的启蒙式左翼文学呈现出试图从深层的文化视角考察无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探索与努力。同时,“主观战斗精神”强调创作中作家主体精神情绪介入使作品表现出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人的潜意识心理的美学倾向,与“精神奴役的创伤”所强调深入表现人物精神心理世界表现的现代主义文学倾向,赋予了七月派独特的现代主义文学审美风格。不同于西方社会现代主义文学作为对资本主义世俗社会审美批判的特点,这种文学的现代性体现了具有鲜明中国特定文化与时代思潮背景的左翼文学的审美现代性。 胡风对创作主体性意识及精神奴役的创伤的强调,无疑是对左翼文学突入人物精神心理的深层探索。“胡风在一系列文论概念上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是比较突出的,但我们却也发现,这样的一些理论表述恰恰是得之于胡风本人对当下文学创作经验的深刻观察与总结,而模糊性与不确切性也正为他关于复杂创作现象的描述提供了超越一般规范的多种可能性。换句话说,胡风的理论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混沌之处,但它同时也为思考的纵深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可能。”②他试图将现代主义对心理的深层呈现与现实主义融合起来。 毋庸置疑,这种审美现代性的汲取,极大地发挥了作家个体的主体性,拓展和丰富了左翼文学表现的文学审美空间。七月派将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运用于社会批判性的文学世界中,使左翼文学呈现出了丰富的表现层面:政治批判的维度,启蒙文化批判的维度,文学性的生命呈现维度交织在了一起。七月派作品与胡风的文艺理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左翼审美现代性,呈现出左翼文学写作的另一种探索,使七月派得以营造左翼文学最复杂、最丰富的文学表现空间。 胡风文艺理论无疑是以左翼政治思想立场为中心的,但胡风强调这种思想立场应当通过作家突入生活而获得,同时胡风强调思想需通过文学审美性暗示出来,这使他的文学理论有更泛化的包容性,与主流左翼文学审美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而作为胡风理论文学表征的路翎小说,非常关注底层大众的苦难命运,书写着他们悲苦无告的生命。路翎小说从未明确书写农民或工人阶级意识的自觉性,而是将他们那种盲动的情绪与自发的反抗的复杂精神世界予以呈现。这种文学性的探索显然是胡风非常肯定的,胡风激赏路翎小说中对人物命运与真实困境的呈现,肯定路翎作品这种没有明确阶级斗争宣传的意识。 作为左翼批评家的邵荃麟对路翎的小说也颇为认同,他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肯定路翎小说的成就:“所谓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对于客观现象的描写和分析,或者单纯地用科学的方法去剖解和指示社会的现实发展,而必须从社会的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底内心的矛盾和灵魂的搏斗过程中间,去掘发和展露社会的矛盾和具体关系……那么,我以为路翎的这本《饥饿的郭素娥》,可以说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可以说在中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中已经放射出一道鲜明的色彩。”③由此也反证出路翎小说对底层灵魂与精神表现的独特视角。 同一时期的刘西渭(李健吾)则认为路翎的小说体现出左拉的自然主义式的文学风格:“我们翻开《饥饿的郭素娥》,恍如当着高揭自然主义的左拉的理论,我们不期而在远眺的中国为他找到一个不及门的弟子。”④他指出了路翎的特殊性,而将七月派作为左翼文学异己者进行批评的开端始于《大众文学丛刊》,胡绳批评路翎小说表现着“不管作者所写的是什么矿工,但所反映的都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心情……要写工人的思想,但写出来的恰恰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是的,这个作家用他的作品相当明确地反映了在一个苦闷的窒息的时代中孤立的知识分子的矛盾和烦恼心理”;批评路翎“我们的作者不但没有能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而且也没有很好地写知识分子”。⑤这两位批评家显然注意到了路翎作品的特殊性,但路翎作品并非自然主义式的生活实录,而是对人物深层欲求及自我心理的外射,是更具有现代主义质素的。显然这种非主流左翼文学的质素,是为主流左翼文学所批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