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14)12-0095-23 国际关系理论从其产生起就进入范式研究的路径之中,并且长期处于范式争论不休的状态。范式间争论的结果是旧范式的基本终结和改进后的新范式的生成。这一争论的进程要么使范式经过修补后其解释力得以适度增加,要么使旧的范式研究获得新的解释方法,然而国际关系研究始终没有走出范式束缚的“牢笼”,在解释上始终存在范式鸿沟而难以取得新的突破。范式融合方法可以打破这一“水火难容”的僵局。笔者将从范式的困境入手梳理范式间的融合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范式融合方法的两种解释模型和多种解释方法,并进一步分析范式融合方法的解释优势和缺陷。 一、范式困境与范式融合趋势 长期以来,范式(paradigm)被认为是“任何一个既有的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①然而范式一经产生就遭到各种批判从而陷入范式困境,范式融合趋势就是在这一批判中逐渐出现的。 (一)范式研究的困境与范式批判 范式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认为,范式是指“提示出某些被实际科学实践接受的范例——这些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model)”,“一个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pattern)”。②它是库恩提出的所谓“常规科学传统”中“由一个公认的理论决定的,这个理论包含研究方法和技术”。③库恩认为科学史由“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构成。长时期的常规科学由单一范式一统天下,短暂的科学革命则是新范式代替旧范式。学者一旦进入范式研究,就会受到范式的约束,包括其思维方式、研究的基本思路、使用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术语以及评价研究水平的标尺等。在范式思维的框架下,两个范式之间不可能比较其理论的优劣。在库恩看来,“不同的范式之间不存在一种中立的、客观的、可用于比较两者优劣的中性语言,两者间是‘不可通约的’”。④正是其不可通约的特性使范式研究陷入困境之中而不能自拔。要建立一个理论范式,必须把某一领域与其他领域隔离开来,这是建构一个解释其内部现象的理论的前提条件。⑤正因如此,范式研究只能从某一视角和方面分析问题,无论是权力的视角还是制度的视角,物质的视角还是观念的视角。因此,范式研究为寻求理论的简约和观点的明晰而一直陷入眼光的短视或单一视角困境之中。 范式研究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涉及的内容包括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之间的区别、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和范式研究的社会性与范式垄断等。库恩认为科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这样的循环过程,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之间的交替发展是以理论危机作为动力的”。⑥一种范式通过科学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⑦然而,范式研究提出的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之间的差异性问题受到很多学者的批评。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认为,常规科学与非常规科学之间的差别并不完全像库恩所说的那么鲜明,最多也只是模糊地意识到这种差别。⑧英国哲学家约翰·沃特金斯(John Watkins)也认为,历史上没有涌现过任何清晰的范式,也没有出现过常规科学的典型征兆。⑨ 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命题也受到了学者们的质疑。因为如果不可通约命题是正确的,范式之间就缺乏交集,那么不同的理论范式之间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分歧,“因为这一命题在两种理论中意思不同”。⑩既然理论范式之间有冲突,“就有充分的理由质疑不可通约性命题”。(11)正因为如此,库恩本人也在范式间的绝对不可通约性上有所后退。他强调范式的不可通约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无法比较。他认为“不同范式间的部分转化仍是可能的”,支持不同范式的学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交流”。(12) 关于范式研究的社会性与范式垄断,斯蒂芬·图尔敏(Stephen Toulmin)认为,当范式研究的团队在研究中出现了不能解释的实例时,就由团队的负责人来调整,他们遵从家长式的权威。这是社会学要点,而不是哲学要点。由于库恩把科学共同体视为一个封闭的社会,范式研究的这一社会性制约着科学家的思维,导致范式垄断。因为范式是绝不会容忍竞争者的。根据库恩的逻辑,处于某个范式的支配下时,研究者不能“又去热衷于接纳另一个对立的范式”。(13)范式是要通过创造一种常规科学把众多的理论减少为一个,限制其他学派的批判。波普尔对此指出,在很大程度上,“科学共同体”实际上也确实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无论其如何权威和卓有成效,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任何理论,也没有任何范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14) 国际关系学界也没有逃出范式“魔掌”。在当代国际关系的研究中,“被高度具体化了的‘范式’话题很常见”。(15)“学界敏感地将不同的论点作为独特的和竞争的范式具体化”,“常常在缺乏深入思考和论证的情况下,学者们倾向于假定不同的论点直接或间接地相互竞争”。(16)对国际关系研究影响最大的堪称三大理论范式: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制度为各国提供信息和沟通平台,并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使国际政治的参与者对各方的行为有一个遵守制度规则的未来预期,从而大大减少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状态的不确定性,国家间的合作可以持续。自由主义很好地解释了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和制度化现象。然而,自由主义却无法解释有关国际社会的权力结构、文化与规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