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肩负着向劳动力市场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对于高素质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在发展中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高校毕业生规模也在大幅度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仅为16.5万,①到1999年增长到84.8万,[1]年均增速仅为8.1%;扩招以后,猛增至2012年624.7万,年均增速高达16.6%,[2]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一)问题提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预期良好,但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连续四年超过900万人。[3]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4]在这样的经济背景和就业压力下,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状况如何,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是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使用北京大学课题组“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上述问题,为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思路 就业问题的形成是转型过程中特殊制度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5]高校扩招后毕业生规模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吸纳和调整需要时间,因而造成毕业生短期过剩的现象。[6]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结果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2005年毕业生就业调查的数据发现,个人素质等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7]文东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家庭背景包括父亲的学历层次和受教育程度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显著影响。[8]曾湘泉则分析了户口、就业协议等就业分配制度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构成的不利影响。[9]陈成文等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择业观念包括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求职主动性、工资水平期望等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10]岳昌君和杨中超利用2011年的数据,印证了人力资本是影响毕业生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11] 基于上述研究,首先,本文认为,作为劳动力市场重要来源的高校毕业生,其就业势必受到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影响,这种影响造成了客观上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整体”的失业问题。但具体来看,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长期存在,使得结构性失业必然导致群体内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体现在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就业地点、行业、职业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整体”的就业状况难以反映我国高校毕业生真正面临的就业问题,难以为不同高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难以对高等教育提出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发展方案。因此,本文将借助北京大学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从不同方面具体描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其次,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找寻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落实工作,这是毕业生能否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标志,是一个关键的门槛性问题。而一旦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的起薪水平是个人被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认可程度的重要体现。针对这两方面进行的影响因素研究是本文实证研究的核心。 此外,我国目前正处于“后金融危机”的经济转轨时期,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中变化,这种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更加复杂的影响因素,除了高校毕业生自身人力资本、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因素,还有来自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残存、中国传统人情文化盛行和变革中尚不健全的社会制度下,高校毕业生、家庭、高校与劳动力市场多重作用关系中,必然存在着一些涉及权力与关系的违规就业行为,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结果及起薪水平。因此本研究关注从人力资本到家庭背景,再到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健全,最终真正体现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自身素质,将会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而在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时,也应该注意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当前公平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的趋势下,毕业生自身所最能把握的,同时也是最符合公平标准的因素,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在本文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中,更多关注了人力资本层面因素对于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 (三)理论基础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复杂性,一个理论难以解释全部就业现象。教育经济学中有关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理论,如人力资本理论、市场分割理论等,都从不同方面解释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部分现象。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和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也都发挥着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