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6-0082-05 波兰社会学家弗·兹纳涅茨基用“知识”的概念来指称庞大而抽象的知识群体,“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或长或短地致力于知识的耕耘”[1]。进入20世纪,知识大规模地膨胀、分化,包括大学在内的社会组织制度化水平越来越高,独立的知识人个体普遍进入以学科为单位的学术体系当中,知识人被分化为知识分子、大学学者、专家、顾问等不同的角色。其中知识分子与大学学者角色指向模糊,相互替代、混用的情况不胜枚举。但知识分子与大学学者是一类人吗?他们的人格特质、精神气质存在差异吗?二者之间的交叉和关联如何体现?只有厘清这两类知识人的角色特质,才能深刻理解“消失在大学中的知识分子”和“学院知识分子”所谓何者。 一、知识分子的形象 知识群体来到近代有了一个使用广泛的称谓——知识分子(intellectual)。知识分子一词出现于19世纪初期,真正流行肇始于1894年的“德雷福斯事件”。在此事件中,一批珍视真理、正义、良知的学者联合起来,对现存的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提出质疑,声称知识分子代表社会的良知和公义,对社会和政治问题拥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的裁决权,可以监督和批判政府及权力机构的所作所为。自此,关于知识分子的讨论就从未间断过,但是却没有产生一个可以获得共识的知识分子的确切定义。葛兰西曾说:“一切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不是一切的人都在社会中执行知识分子的职能”[2],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角色既被无限扩展,同时依然有别于其他社会成员。而我们所了解的知识分子形象更多的是通过不同研究者的描述而逐渐形成的。 (一)具有批判精神的流亡者 批判性是从“德雷福斯事件”中遗留下的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征,这一特征在之后关于知识分子的讨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在萨义德看来,有过流亡经历的知识分子更接近于知识分子的本意,他们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被压迫、被孤立,在不同的环境中以“局外人”的身份审视周围的世界,让他们可以抛开俗世传统的羁绊,独立自由地提出观点和见解。事实上,“流亡”成为了知识分子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种隐喻,“对这个隐喻意义的知识分子而言,流亡就是无休无止,东奔西走,一直未能定下来,而且也使其他人定不下来,无法回到某个更早、也许更稳定的安适自在的状态;而且,可悲的是,永远无法完全抵达,永远无法与新家或新情境合而为一。”[3](P48)许多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当中有自身固定的位置,从事某个具体的职业,过着安稳而规律的生活,但作为以发现知识、寻找真理为责任的人,知识分子需要在思想和精神上成为远离安逸生活、权力争斗的“圈外人”、“流亡者”。“流亡意味着将永远成为边缘人,而身为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必须是自创的,因为不能跟随别人规定的路线。”[3](P56)知识分子不能被权威和利益所左右,不能将自己固定在一个程式化的思维模式当中,而是要随时保持自由独立的思想。萨义德甚至认为“知识分子一定要令人尴尬,处于对立,甚至造成不快。”[3](P17)这类“具有批判精神的流亡者”,他们“活动的永恒目的是挑战、探索、正视和瓦解——也就是说,构成权力结构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反抗力”[4](P247)。 (二)掌握文化资本的新阶级 随着公共教育体系的发展,各学科领域培养出一大批具备深厚专业功底的专家、学者,古德纳认为:“20世纪,在所有成为正在形成的世界社会经济秩序组成部分的国家中,一个由人文知识分子和技术知识分子①组成的新阶级,开始了与原先控制着社会经济领域的集团的竞争,这些集团由商人或政党领袖组成。”[5](P1)知识分子将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技能作为资本,获取资源、权力和社会地位,形成了与旧阶级抗衡的新阶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获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新阶级中至少有两种精英:(1)兴趣基本上是‘技术性’的技术知识分子;(2)兴趣主要在批判、解放、解释并通常具有政治性的人文知识分子。两种精英都利用详尽阐释的语言变体(elaborated linguistic variant),且都信奉批判的话语文化,所以他们都在反抗旧阶级,尽管反抗的方式不同、背景有别、程度相异。”[5](P66)知识分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正是知识领域的“现代性”变革,这种变革提高了“有机的知识分子”的地位,他们从乡村走向城市,从散落于市井逐渐集中到大学、研究所、工业企业和政府部门这类固定的机构当中。知识和文化的资本化使知识分子进入到社会的制度结构当中,与权力和地位发生关系,成为以文化作为资本的新阶级。 (三)复杂社会中的知识阶层 相对于知识分子是新阶级这样的说法,德国学者卡尔·曼海姆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知识分子“处于各阶级之间,但它并不构成一个中间阶级。它当然不是悬在社会利益没有渗透其间的真空之中,相反,它包含了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利益”[6](P149)。知识分子不直接参与到经济过程中,也不具有完全一致的利益诉求,更没有统一的政治观点。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阶级中,其职业角色可能是教授、商人、政府公务员、艺术家、作家等。知识分子不归属于一个阶级,“但所有知识分子群体之间都有一个社会学的联结纽带,这就是教育。教育使他们显著地连接在了一起。对共同的教育遗产的分享,会逐渐消除出身、身份、职业和财产上的差别,并在所接受的教育的基础上,把单个的、受过教育的人们结合起来。”[6](P147)教育是塑造知识分子身份的基础,也是知识分子最根本的一致性来源。正是因为知识分子接受过教育的训练,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对知识和文化的掌握能力,所以知识分子具有更大的思想包容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知识分子可以被理解为能够吸纳不同思想潮流,为各个阶级、群体之间思想交流和相互理解创造可能性的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