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 姚磊(梧州学院)/《广西民族研究》,2014.5.117~126 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经历了30 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丰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但也存在着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一) 跨学科交叉研究,持续拓展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视野,但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所涉学科的广泛性,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文化学、艺术学、美学、法学等学科都从不同角度切入研究,涵盖了文化传承的内涵、传承主体、传承手段、传承场域、保障措施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在传承主体、传承场域、传承机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然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专业研究范式。由于研究者多来自其他学科的边缘学者,受自身学科背景的影响,往往是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做得较深入,而各个专题研究之间缺乏紧密的关联度,因而研究成果呈现杂乱无章的状态,没有从整体上建构一个结构严谨的具有操作性的传承体系。 (二) 延续“经世致用”为主导的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即“强调关注社会现实,勇于面对社会问题,致力于达到济世安民的目的”,这种范式讲求功利、尚实务实。虽然人们自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富裕,却不能安“富”乐道,最根本的原因源自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陷入了传承困境,造成了社会归属感危机,生活幸福感下降。面对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学术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既唤起了全社会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又能随时发现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新问题。当然,传承民族文化需要解决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即“传承什么”和“如何传承”,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针对文化本体设计传承机制。因此,要立足于文化本体研究,才能找出适于文化传承的科学路径。目前,针对文化本体的学术研究非常薄弱,没有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挖掘文化传承的内在规律和理论建构,所设计的文化传承机制难以发挥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 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田野调查缺失较严重。在研究范式上,沿着“现象关注—问题分析—对策设计”的逻辑展开,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定性研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特征及主要内容等进行了翔实的描述,累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然,做好定性分析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的定量研究,并深入田野进行长期、细致的调查,这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乡土性所决定的,而这些恰恰是文化传承领域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很多学者的田野工作是“短平快”,导致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不够翔实,又缺乏真实性,所做的定量分析不充分; 部分学者甚至只在书斋中进行文献整理和挖掘,欠缺定量分析。如此一来,定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难免带有主观随意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民族文化传承难题。 试论重庆巫溪五句子歌的价值功能与传承保护 傅国群(重庆三峡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6.32~36 五句子歌作为一种下层民间文学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认同与再认同阶段。早在清道光《夔州府志》中,五句子歌与杜甫等人的作品一并收录,与上流文学享有同等的地位,得到文学史上第一次的认证和传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巫溪五句子歌又逐步地被地方认同,并显示出自身的文化价值。20 世纪50 年代,巫溪五句子歌曾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完成了五句子歌的又一次文化价值展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大众文化席卷而来,流行歌曲呈现出不可抵挡之势,并被现代民众所认同。五句子歌在地方的认同过程中经历了一个遗弃、再认识和再认同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五句子歌所蕴含的特有文化内涵和所表现出来的独有音乐特质,一些民间艺人开始重新将五句子歌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其功能也日益丰富。具体说来,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传播交流功能、传承地方文化功能、调节功能、教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