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14)06-0038-08 DOI:10.13763/j.cnki.jhebnu.psse.2014.06.006 胡适在《老残游记·序》中指出,中国旧小说何以这样缺乏风景描画,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由于旧的文人多是不出门的书生,缺乏实物实景的观察,所以写不出来。第二,我以为这还是因为语言文字上的障碍。”[1](P540)胡适很自然地把风景叙事和小说的叙述模式联系起来,这为现代小说的结构艺术建立了新的范式。事实上,人们所认识的自然和所看到的自然,并不是一种天然的存在,而是被人们“加工”了的人化的自然。换言之,传统风景和现代风景的区别不在于对自然风景的观察,而是观察风景背后的特殊感受。观察现代风景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观察风景本身,而是寻找更高一层的意义,风景只不过是这意义中的图景而已。因此,现代小说中提出的“作为风景之风景”问题,是在人们对风景的认识中,通过文学的想象所看到的风景,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对象的风景自身的问题。有画意的风景才会有韵味,才会有研究价值。这样的“画面结构”是鲁迅和张恨水小说都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所谓小说的“画面结构”指“以景物、场面为主体的画面式情节单元的组合”[2](P75)。 如果说,鲁迅和张恨水对外国小说的题材和形式有所借鉴的话,那么二人对外国小说创作艺术手法则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首先,二人以对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的描写来表现那个时代的人生和社会的全貌,从而弥补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不足。在鲁迅小说中对生活场景的描写较突出的作品有《风波》《示众》《头发的故事》等。这里的场景虽然是生活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场景,但是深刻地表现了整个社会的画面。与鲁迅的作品相比,张恨水对生活场景的描写更立体化、全面化。如《小西天》《燕归来》《北雁南飞》《满江红》等,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域的生活风格。其次,二人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二人大胆吸收了外国文学中的第三人称心理活动的手法,丰富了塑造人物的表现方法。这种结构特色,从不同方面显示了鲁迅和张恨水小说的非凡魅力,因此有必要分析其小说的深刻思想和艺术效果。 五四现代作家对个体的审美观和主体意识的重视,凸显了现代风景叙事的主要特征。与传统小说中的由说话人所描述的风景叙事,平面式的故事情节所不同的是,个人的经验和实地的观察使得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开创了一个具有深层结构的风景叙事模式。也就是说,传统自然观中的那种“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超越和隐喻式的田园山水概念,在现代人眼里以客体存在的方式而成为现实人生的组成部分。“诗与画同是艺术,而艺术都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徒有情趣不能成诗,徒有意象也不能成画。”[3](P100)如诗如画的风景描写,在展示着作者文字功底的同时,也影响着作品的审美和意境。虽然表面看来其在作品中占的容量不大,但是在文中起到的实际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可以说,景物描写在揭示社会背景、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场面气氛、展现人物的活动空间以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泛读鲁迅的小说,我们很少能找出大段的自然景物描写。他常常用简单的描述,创造出人物活动的客观场景。正如美国小说理论家利昂·塞米利安所说:“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具体行动,就是发生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一个具体事件;场景是在同一地点、在一个没有间断的时间跨度里持续着的事件。它是通过人物活动而展现出来的一个事件,是生动而直接的一段情节或一个场面。场景是小说中富有戏剧性的成分,是一个不间断的正在进行的行动。”[4](P6)鲁迅向来不为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也不为歌颂风花雪月多用笔墨,而是以最简洁的笔法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有力地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加深作品的主题思想。 有趣的是,在鲁迅的小说中,风景叙写从叙事者本身的多种感触中表现出来,叙事者不仅用视觉,而且通过听觉或嗅觉等各方面来把握风景。作为诗人的鲁迅在他的小说里展出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诗意画面。如《药》的开头和结尾中写出了鲁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构成了一幅“安特莱夫的阴冷”的画面: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5](P463,471,472) 这就是叙事者以敏锐的视觉和听觉来描述对黎明前黑暗的某种悲哀、恐惧、绝望的复杂心理,同时也达到揭示当时时代背景的目的。在《故乡》中,对严冬雪寒的故乡风景的叙写,凸现了叙事者所看见的天气的“隐晦与苍黄”,这隐喻着鲁迅对精神故乡的失落和生命轮回的幻灭感。《在酒楼上》的“我”从这座酒楼的窗外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种画面令他感到“惊异”: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6](P25) 在小说整体令人感到阴冷、压抑、悲凉的气氛下,突然出现这样的“亮”景,带着强烈的震撼力。这让读者看到世俗的吕纬甫在“几乎无事”的平常人生的悲剧里寻找心灵的归宿,而“我”的漂泊是对世俗的一种颠覆。这幅画卷也蕴含着作者面对生命无奈的伤痛,对世俗无法抗拒的悲哀,从中看穿了“我”愈来愈难以脱离这宿命式的轨道。这正是代表着鲁迅式的往返质疑。虽然“景”有限,但“意”无穷。《铸剑》是在“三·一八”惨案的背景下写的一篇表现复仇主题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一副“骇人”的景象: